“老司机”回归创业 掀起设立公募基金热潮

2017-07-31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佚名

一批“老司机”正在回归公募的路上,越来越多的资管圈专业人士向证监会递交了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请材料。自监管层明确自然人可以成为基金公司的主要股东发起设立公募基金后,已有泓德基金、汇安基金、鹏扬基金等捷足先登,如今干得风生水起。

 

困扰公募基金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投研人才流失。而今,这些专业人士的“回流”,对于完善公募行业的股权和治理结构无疑具有借鉴意义。他们的回归会不会成为公募基金改革激励机制的契机?他们会不会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鲶鱼”?

 

变革,会不会就此到来?

 

专业人士

 

申请设立公募很火爆

 

据记者统计,目前正在证监会排队等待审批的基金管理公司中,专业人士作为发起人的就超过了20家,他们有的单枪匹马申请设立基金公司,更多的是专业人士“组团”申请,有的则联手上市公司等合作发起公募。

 

比较知名的有原华安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王国卫申请设立富汇基金,原汇添富基金总经理林利军申请设立正心富基金,原鑫元基金总经理李湧申请设立恒信基金,目前进度均是第一次书面反馈。今年以来,另有胡德佳、杭州滨创股权投资、智度科技、浙江金固股份联合申请设立证源基金,朵元、王学涛、赵楠、黄艳琼等4人申请设立元德基金,唐红林、天壕环境、张慧琴、朱彦蓉联合申请设立汇赢基金。

 

记者发现,这些申请公募的专业人士中,有不少曾经担任公募基金公司的高管、投研团队的领军人物,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告别了公募的平台,或奔向私募江湖,或加盟保险、券商资管等机构,而今欲重新返回公募行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申请人士告诉记者:“当年因为股东的诉求和基金经理不太一致,所以我们离开了,但毕竟对公募基金还是很有感情的,而且比较熟悉公募的运作机制,现在有机会再做公募,我们就积极申报了。”

 

近年来,由专业人士为主发起设立基金公司的大门已经打开,并且出现了不少成功案例。2015年2月,泓德基金获批设立,第一大股东(持股26%)是原阳光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王德晓,他也是国内第一位发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的专业人士;2016年4月,汇安基金获批设立,成为业内首家全自然人股东的基金公司,股东是何斌、秦军、赵毅、戴新华、郭小峰、刘强、郭兆强、尹喜杰、王福德,第一大股东何斌、第二大股东秦军分别持股35.7%、35.5%。随后诞生的鹏扬基金、凯石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博道基金等,均是属于专业个人为主发起设立基金公司。

 

奔私后回头

 

“当家做主”意愿强

 

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热衷于申请设立公募基金公司?

 

“我在基金公司工作多年,比较熟悉公募的运行机制,也很认可。公募基金非常透明,每日公布净值,定期公布投资组合,持有人能够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操作,同时,公募基金有托管方等,保护投资者的资金安全,申赎也比较容易。”华南一位申请公募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很多人在公募基金的这种机制下成长起来,并且都做得很不错,虽然后面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或“奔私”,或加入其他资管机构,但实际上他们还是很热爱公募行业的。

 

华东某位申请公募的专业人士则表示,公募行业经历近20年的积累,在产品、流程、市场等方面都相对成熟,但也存在自己的问题,就是股东的利益诉求往往和基金经理、投资者不太一致,有时候是投资者亏钱,公司赚钱,“股东更看重规模,收取更多管理费,但基金经理更想把产品管好,为持有人创造价值。比如前几年公司要发某类产品,市场部坚持说好卖,我从投资的角度提出了反对意见也无效,这种销售的短期诉求和实现共赢的想法节拍上不一致。此外,基金经理的付出和回报经常不匹配。所以,我现在就想做一家自己的公司,力争实现公司和客户的共同收益。”

 

华南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原来公募基金多由大型金融机构发起,更偏向于做大规模,而不是做强,看重营销方面。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更希望找到一个平台,实现自己的价值,“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机制、机会,能够让专业人士决定自己的公司的发展、导向,所以他们都愿意去尝试。”

 

已成立公募基金的凯石集团董事长陈继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私募基金相比,公募基金风控更为严格,规范性更强,而风控、合规其实是资产管理行业的生命线。他认为,单单冲业绩是很难在这个行业里长久发展下去的,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公司纳入严格监管的范畴,以公募式的严监管倒逼公司的业务合规开展,这样他的公司才能够在资产管理行业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也认为,一些公募人士“奔私”后纷纷回头,积极申请公募,其核心原因是发现公募相比私募更具优势。“一方面,公募能公开宣传,并且能做大做强,但私募不能公开宣传;另一方面,公募是正规的金融持牌机构,比私募的形象更‘高大上’。现在公募和私募的规模都超过了10万亿,但公募才100多家,私募将近2万家,从平均每家机构、每只产品的规模来看,公募更大,所以,从规模、行业形象、人员素质等各方面来看,公募要好很多。这些人回到公募更想做一番事业。”

 

某“私转公”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则表示,未来大资管行业持牌金融机构的优势会更明显,在持有人看来信誉度更高。公募作为持牌机构,未来业务发展的空间和想象力都要大得多。

 

专业人士持股

 

激发公募潜力

 

如今,一批由专业人士发起申请的公募基金正在等待审批,蓄势待发;而他们的先行者已经成立基金公司,以个人持股、核心团队持股的全新模式杀入公募行业。这类公司能否“小而美”甚至成长为实力强劲的基金公司?

 

公募基金行业这几年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少公司尝试用股权激励等方式将持有人、股东和管理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建立长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是公募基金行业探索更加完善的股权和治理结构的一大举措。

 

前述“私转公”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如果基金公司治理出了问题,专业人士从公募出走,实际上对客户是不负责任的,因为客户买基金主要看重基金经理,但更换基金经理后业绩不再领先,对客户是一种伤害。

 

他说:“如果基金经理是股东,可能就不会走了。我们现在拿出股份给核心团队人员,就是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未来,如果越来越多专业人士持股的公司出现,对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的争夺也会越来越激烈。”

 

近年来,围绕着公募基金的股权激励,整个行业都做了相当多的努力,最为知名的是中欧基金施行的事业部制改革,通过外部引入和内部培养专业基金经理,成立投资事业部,与公司分享投资收益,使得基金经理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

 

中欧基金的事业部制改革在股权层面也不断得到落实,自2014年窦玉明在中欧基金启动事业部制改革,就将核心人员的持股作为事业部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此后,中欧基金的核心管理层持股比例不断提升,近期,窦玉明等核心人员持股总额已超过原大股东。而从过去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中欧基金在改革之前仅几十亿规模,发展到今年上半年,仅开放式公募基金规模就有700多亿。事业部制改革对于中欧基金来说,变革成效显著。

 

在中欧基金之后,国内基金行业还曾掀起一股事业部制改革风潮,不少基金公司先后进行了事业部制改革,期望这种改革方式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推动公司规模发展,而从改革成效来看,成果不一。

 

实际上,事业部制改革也不是万能的。事业部制本身会使得公司内部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不利于公司统筹,这一点基本成为行业共识。同时,事业部制改革依然需要落实到股权结构的变化上,对于那些很难拿出股权进行股权激励的公司来说,要将改革落到实处也很困难。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公募基金都在股权激励上有所动作,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对核心层或公司骨干进行股权激励。

 

从私募回归公募的公司,一般会在股权激励上承袭私募式的管理层持股方式。鹏扬基金表示,在股权结构中,预留了20%以上的股份激励公司的核心骨干和优秀投研人才,把公司的优秀人才变成公司的股东,分享与公司共同成长的收益。凯石基金也表示,要从股权结构上下手,把公司骨干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这些公司的股东结构相对简单,相比较许多传统公募企业来说,落实股权激励要更为容易。

 

王群航告诉记者,这些公募行业的高手纷纷回归,对行业肯定是好事,也更能在市场上树立公募的标杆形象。“他们能给行业带来更多的活力和竞争,他们的经验对行业有利,公募行业需要不同股东背景的公司。但未来这些专业人士的公司能否做好,则是另外一回事了,不是说搞股权激励就一定能成功,现在时代、平台都不一样了,最后还是要凭业绩说话。”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