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端与招商银行骂战始末

2019-12-06
来源:零壹财经 作者:沈拙言
钱端今年5月宣布大范围逾期后,开始了与招商银行的攻讦。

11月末,据多家媒体报道,广州市天河区经侦方面联系部分投资者时表示,于6月份立案侦查的“钱端”平台一案有新进展,钱端平台实际控制人陈强、招商银行曾主管钱端项目的负责人等几名涉案人员被抓捕。

后续招商银行的回应是不回避、不护短、不姑息任何员工的涉嫌犯罪行为,等待司法机关作出裁决后,承担应负的责任。

钱端的资产逾期始发于2018年末,最早的逾期如约兑付,及至今年5月宣布大范围逾期,并开始与招商银行的攻讦。

相关负责人已被批捕,相关涉案资产、投资人本金的处置工作只能等待司法裁定才能落实责任承担主体,只是所有的投资人都迷糊,这其中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钱端的爹,到底是谁?



与招商银行骂战始末


今年5月,钱端先动的手。

当时,钱端对外宣布该公司所售产品逾期,并表示投资产品无法按期履约与招商银行相关,已于5月22日向招商银行发出律师函,要求招商银行对截至5月20日已开展的业务提出处置方案。

钱端的第一次逾期出现在2018年12月,彼时按照合约进行延期兑付。在钱端致广州市金融工作局的《关于钱端App运营现状及问题的情况说明》中表示,2018年12月份起,招商银行发布的部分项目开始出现逾期未兑付问题,后续可能出现待兑付的金额约14亿元(含投资额及投资收益)。

至于项目逾期原因,钱端称由于招商银行迟迟不协商处置方案。

随后招商银行发布声明,称在2017年4月份就与钱端解除所有合同,其逾期资产与招商银行无关,不存在招商银行与钱端公司协商处置方案的情况。声明中还表示,合作终止后,钱端公司未经同意擅自使用招商银行标识和名称,误导投资者。对此侵权行为,目前法院已做立案处理。

钱端再次发布声明,称2017年4月后,招商银行仍持续在钱端APP上发布、销售投资产品,且一直对钱端APP各方面工作进行督导。同时指出,双方签订的合同需要解约发起方提前三个月通知另一方,并就已开展的业务协商处置方案方可解除,而招商银行并未履行此条款,无权解除合同。

5月29日,招商银行再度表示,以招商银行提供“信息见证”的金融资产为底层资产的钱端APP投资产品,已于2018年初全部到期顺利结清,没有出现任何资金回款风险。其关联方广东网金控股也向招商银行出具了结清说明。

5月30日,钱端针对“网金控股出具结清说明”一事回应称,招商银行实际主导了小企业E家智能投资业务的整体运作,而非仅仅提供融资见证服务。

双方各执一词,一个想就逾期资产处置问题让对方负责,另一个则声明解约之后的项目乃“子虚乌有”,自身毫无任何责任。

6月26日,广州天河警方通报称钱端已被立案侦查。

随后第二天,招商银行总行相关负责人与钱端事件中的投资人在深圳东海社区街道办进行了第二次会面沟通,招商银行承认通过公司项目“员企同心”推广过钱端,并表示会对此次事件负责到底,至于最后招商银行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则由法院判决或者政府来决定。

入局者仅是招行?钱端背后的网金控股是条大鱼

此次被抓捕的除招商银行此项目负责人之外,网金控股董事长陈强则显得有些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企查查显示,钱端APP由广东钱端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股东包括广州鼎盛汇盈资产管理企业(有限合伙),持股83.6%,广州数动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2%,自然人陈钰锴持股4.4%。

初步看不出钱端与陈强及网金控股的相关性,但查阅工商变更资料就可知,在2017年5月9日之前,陈强一直为钱端的大股东,后将他本人直接持股及通过广东网发行企业管理公司、广州泓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的全部钱端股权“转手”给了鼎盛汇盈。而实际情况是“转手后”陈强仍为钱端实际控制人,冯巍等人仅是代持了鼎盛汇盈。



来源:企查查


陈强于2009年创立广东优迈信息有限公司(网金控股前身,2015年9月改名),2013年12月,A轮融资获IDG资本“数千万元人民币”投资;2015年2月开始的B轮融资,红杉资本入局,IDG继续跟投,融资规模同为“数千万元人民币”。

B轮融资后,陈强与奥飞娱乐(002292.SZ)老板蔡东青进行了一系列的股权进出交易,闪转腾挪之后网金控股市值突飞猛进,最高一次估值超过30亿元。

随后陈强把目标瞄准了上市,彼时的网金控股难以实现A股或H股直接IPO后,急于推动上市融资的陈强想到了借壳上市,最终他相中了被暂停上市的新都酒店。

陈强控股的泓睿投资(持股99%)领衔四家联合体组成重整投资人参与新都酒店的破产重整,在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恢复生产经营、注入重整投资人及其关联方旗下优质资产后,深交所重新受理了新都酒店的上市申请。

不料,因一项财务处理存在争议,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在追溯2017年财报的过程中将2015年的净利润由正掰负,上市计划折戟。

新都酒店的上市失败让陈强此前的付出打了水漂,更背负着5个亿的债务压力,随后陈强将深交所、广发证券和会计师事务所通通告上法庭,然而接连败诉,股权被冻结、资产被强制执行、部份公司更是被列入失信企业名单。

通过上述操作不难看出,陈强及相关公司缺钱是事实,也难怪有钱端投资人怀疑其所投资金最终可能都已流入到了网金控股。

网金控股给自己的定义是“一家金融互联网运营商及金融信息服务商,为银行、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创建并运营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交易型银行平台及生态。”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网金控股代为运营多家银行的直销银行,主要业务形态是网金控股搭建投融资平台,资产由银行筛选并发布在直销银行官网或APP上,资金来自该行直销银行客户。

近似于P2P的业务模式。

据零壹智库不完全统计,同网金控股合作的银行机构有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宁波银行、华润银行、甘肃银行(陇盈e投)、浙商银行、齐鲁银行、江苏银行、江西银行(金e融)、兰州银行、齐鲁银行(智慧盈)、柳州银行(龙行e融)、广州农商银行(赢家e站)、尧都农商银行(e融九州)、阜阳颍淮农商银行(e惠农商)、潍坊农商银行(潍融E)等。

到底谁是钱端的爹?

从钱端运营公司的股权关系上来看,招商银行与前者并无任何股权关系,就连网金控股也是通过多方穿透而来。

但钱端APP曾经属于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于2016年推出,彼时推广名称为“员企同心”,分为企业版和个人版两个端口,通过网银接口可以直接注册为企业用户,而个人版就是钱端APP。


除了接口之外,招商银行通过总-分-支架构,自上而下进行层层动员,运动式推广大幕由此拉开,钱端的推广任务也顺利进入到了新一年的所有一线营销员工的平衡计分卡当中。据相关人士透露,每一个人的业绩完成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考核和等级评定,还关乎到每一家支行行长甚至分行,总行层面的各类福利和竞聘升级。

从朋友圈、微博,到对每一位进入厅堂的客户,最大限度营销,得到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注册。

不止一名的招行员工表示,钱端在当时是一个“投资人抢着买,员工抢着做”的产品。因为钱端这边的业务提成比较高,有时候有些业务员连传统的业务都不做了,为了赚钱端项目的提成,把一些客户贷款也开成了银行承兑汇票,再用来做互联网金融的项目。当时无论业务大小,因为提成比较高,他们做得不亦乐乎,几乎天天都要往去分行送项目资料。

“没有招商银行的推荐,谁会知道钱端这种规模较小的平台?”一位投资人表示。

双方骂战开始后,招商银行表示自2017年4月便已停止了与钱端的合作,但彼时招商银行并未以公告的形式告知投资人合作终止,或许仅以内部通知或邮件的形式告知其员工。

据《时代周报》报道,一份从钱端公司获取的会议记录显示,招商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的领导季剑华、金勇攀在2018年12月,对钱端的逾期问题进行介入指导。

在钱端提交给广州市金融工作局的《关于钱端APP运营情况及问题的情况说明》中提到,2014年招行有意推出“小企业E+”的移动端手机APP,同年7月钱端成立,目的是与招商银行合作,并根据招商银行的需求开发运营“小企业E+”的移动端手机APP。

若按照这个说辞,钱端是为了迎合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的移动化而产生的。

钱端的另一个“嫌疑爹”网金控股则是招商银行“小企业E+”的运营方,在2018年1月30日发布系统关闭及数据清除公告,表示已经在2017年4月28日关闭运营与招商银行相关的互联网投融资平台系统。

正是由于这份公告,招商银行可以在2019年骂战开始后声明已于2017年4月终止合作。

合作既然终止,那后续的招商银行针对钱端逾期的指导工作则显得耐人寻味了许多。

那么投资人最关心的钱端14亿逾期款项到底去哪儿了?钱端在今年6月发布的《就钱端用户关心的重要问题的答复》中提及,钱端用户的资金进入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招商银行专用机构号1443,该机构号为招商银行“小企业E+”清结算专用账号。

根据相关报道,钱端的项目流水情况已提交公安机关,等待司法裁决界定招商银行责任。

静待水落石出。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