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系统所俞跃辉:打造独特的“三位一体”产业化模式

2020-10-13
来源:融中财经 作者:夏县明
作为中科院第一个系统级型号任务的技术单位,上海微系统所近年来成绩卓越:突破了多功能复合传感器等关键技术,确立了特种宽带无线传感网系统解决方案,实现了在我国相关单元的大规模应用和通信体制由窄带向宽带的技术跨越;研制成功国内第一颗基于SOI材料的0.13um工艺大规模高可靠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等国家关键工程,为我国航天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可控奠定坚实基础;超高g加速度传感器为我国战略装备提供了不可替代产品,打破国际禁运。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史。该所设有传感技术、纳米材料与器件、太赫兹固态技术、微系统技术、物联网技术、宽带无线、硅基材料与集成器件、超导、仿生视觉等九个研究室。凭借其独特的“三位一体”的产业化模式,上海微系统所孵化出了上海瀚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瀚讯”)和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沪硅产业”)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三位一体”的产业化模式


近年来,上海微系统所率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三位一体”产业化模式。


何谓“三位一体”?即研究所-工研院-新微集团“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上海微系统所提供技术研发平台,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提供中试化产品与技术转化平台,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提供科技创投融资与产业化平台。依托“三位一体”协同创新发展模式,上海微系统所的科技成果能较快地实现转移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也进一步推动了产学研的融合创新。这是上海微系统所与地方科技创新体系有机集合,大胆探索机制体制创新的结果。


2017年12月,以“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为特色,上海微系统所成功获批“传感器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示范单位。本批次全国共有33家单位成功入选,上海微系统所为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4家研究所之一、上海市3家单位之一。


2018年6月,上海微系统所“三位一体”模式率先通过中国科协第三方评估,获高度评价。2018年10月全国双创周期间,在国家“全创改推进会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交流会”上,中国科协将上海微系统所作为典型性案例进行重点介绍(中科院两家之一),高度评价上海微系统所在双创领域的相关工作。


image.png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俞跃辉


孵化出超1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硬科技”实力凸显


截至目前,上海微系统所孵化出了10多家“硬科技”企业,包括上海瀚讯、沪硅产业、江苏尚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尚飞光电”)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这充分践行了以上海微系统所-工研院-新微集团 “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在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中的优势。


上海瀚讯是由上海微系统所宽带无线通信实验室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及通信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工程实施,向行业用户提供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缘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布局的现代通信技术,解决了国家特种领域宽带通信系统难题。近年来中科院战略先导项目及STS等项目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了创新原动力。


2019年3月14日,上海瀚讯在创业板上市,上市当日即封涨停,此后连拉15个涨停板,市值也从上市当天的31亿元攀升至130亿元,半个月时间,市值涨4倍有余。这是上海微系统所培育高科技企业的典型成功案例。


沪硅产业成立于2015年12月,是由上海微系统所发起成立,国内首家专注于硅材料产业及其生态系统发展的公司,是集成电路材料领域第一家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企业。


这是上海微系统所硅基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历经30余年努力的结晶,它突破了4-8英寸SOI硅片和12英寸大硅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解决国家集成电路领域“卡脖子”材料难题。


2020年4月20日,沪硅产业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当日,公司股价开盘高开高走,首日上涨180%,收于10.91元,而在仅3个月之后的7月中旬,公司股价上摸到69元,较上市首日上涨超6倍,公司市值也从首日的270亿元,上涨到近1600亿元,投资者的青睐程度可见一斑。


沪硅产业将以上市为契机,进一步实现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业务能力的提升,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的占有率和影响力。


尚飞光电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分支机构南通光电工程中心孵化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技术的支持下,公司成长为公共安检和工业无损检测核心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解决了国家公共安检领域核心探测器件难题。


尚飞光电2019年1月获批新三板挂牌,2019年3月27日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中心正式敲钟,成为上海微系统所孵化的又一成功案例。


新微资本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直投资金超4亿元


在科研院所成果转移转化的过程中,资金的力量不可或缺。上海微系统所的“三位一体”平台中的上海上创新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新微资本”)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资金支持的作用。


通过汇集上海微系统所、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安徽省政府等地方的科技、人才、产业资源和创新优势,依托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母基金,嘉兴科微基金应运而生。这只基金将打造成为一只真正基于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创投基金,重点投资于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助推长三角经济带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中科院作为国家的科技战略力量,每年的科技成果和论文产出很高,如何将这些成果转化,形成直接有益于国民经济的生产力,这是一个长期性难题。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出来,到批量定型生产,这中间的产业化阶段存在超高死亡率,又被业界称为“死亡之谷”。


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微集团”)作为上海微系统所的资产管理平台,承担着促进上海微系统所乃至中科院体系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使命。经过多年积累,新微体系已形成三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战略布局,将重大科技成果输出、孵化种子企业、培育高增长企业与壮大产业龙头企业相结合,打造集成电路企业孵化和生长的“苗圃”,形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生态。


新微资本作为新微体系内的创业投资平台,始终以上海微系统所与新微集团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深厚技术实力和产业积累为依托,坚持市场化运作,凝聚社会资源,充分发挥资金的放大效应,以弥补中科院的资金短板,通过基金的纽带作用,让IP(知识产权)、GP(普通合伙人)、LP(有限合伙人)、SP(战略合作伙伴)形成良好的战略协同,帮助科技创新企业走出“死亡之谷”。


截至目前,新微资本已在半导体材料、芯片及传感器、物联网等核心领域参与孵化及投资了12个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直接投资金额达4.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超20亿元,培育了沪硅产业、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中科飞测科技有限公司、尚飞光电等一批中科系“硬科技”企业。


展望与结语


研究院所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开展科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为中国转型升级提供了硬实力基础和科技创新推动力。上海微系统所在专注科技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研究所相关产业进行产业布局与孵化,并依托“三位一体”的模式优势,孵化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服务于国民经济。


明年是我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期间,上海微系统所将巩固微系统特色学科科研优势,在微电子领域聚焦集成电路材料、超导集成电路和智能传感器,在通信领域突出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物联,集中资源加强布局,在长期积累的技术基础之上保持国内领跑地位,全面向国际领先迈进;并积极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在中医药信息化和生物信息技术融合等交叉融合的新兴增长领域率先行动,谋划研究所长远发展方向。


为保障战略落地实施,研究所将打造基础研究实验室“2020 X-Lab”,加强基础研究,支持科学源头创新,推进百年研究所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强化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平台实力与创新能力,新建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集成电路材料技术创新中心、5G毫米波移动终端测试认证平台,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作用,加速实验室成果再研发与中试生产,跨越科技成果转化死亡之谷,填补产研鸿沟;更加深化研究所与沪硅产业、上海瀚讯、上海新微半导体有限公司等所培育企业的协同创新,探索有机融合新模式,在多个领域形成“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的优势组合,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促进科研创新,协同产业创新力量打造产研共同体。


对于中科院科技创新投资产业联盟(简称“中科院科创投资联盟”)的成立,上海微系统所表示,中科院科创投资联盟的成立恰逢其时: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挥中科院科技创新优势,促进中科院旗下的投资机构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也可以聚集起一支懂科技、懂产业、懂投资的专业队伍,更好地为国家创新战略和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上海微系统所还表示,中科院科创投资联盟成立以后,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将在资本的力量下得以加快,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中科院模式或将形成。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