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华软资本:​新能源产业链将是最大的受益板块

2021-06-03
来源:融中财经 作者:茁勇
“投资机构应该使用更多的金融工具,除了传统的VC/PE的形式,在金融服务上也需要更多的创新,需要发展更多的金融工具如绿色债券、消费金融等来支持产业发展”。

“碳中和”“碳达峰”已然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新名词。在一众白马股动荡杀跌的时候,碳中和板块的环保、新能源企业凭借着政策红利一骑飘红。碳中和概念股成为最新投资热点。


2020年9月,我国做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今年全国两会上 ,“碳达峰”与“碳中和”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推进碳中和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


碳中和不仅肩负着能源转型的使命,也将对我国的产业布局、发展质量、生存空间产生深远影响。


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市场化资本注定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此之前,国内早有部分VC/PE在低碳产业领域深耕已久。碳中和的浪潮中会催生出什么样的商业形态和技术创新?又如何辨别、抓住稍纵即逝的投资机遇?对此,本刊采访了华软资本董事长王广宇。

 

01

谁是碳中和最大的收益板块?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据全国政协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城市发展智库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宋青介表示,“‘碳中和’从概念上理解就是指一个组织一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二氧化碳去除的技术应用来达到平衡。”


推进碳中和到底会对我们的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王广宇认为,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将“倒逼”企业的低碳转型,促进着传统经济体的进化重生,真正迈向新实体经济。实现碳中和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领域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机会,带来经济竞争力提升、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多重效益。


截至目前,王广宇带领着华软资本已经投资了不少新能源领域的项目,包括风机叶片的紧固件生产厂商飞沃科技、锂电池湿法隔膜生产厂商金力股份、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厂商金富力、非正规垃圾综合处置和资源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格林雷斯、由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的阳煤化工等。


在未来,华软资本表示,希望积极参与碳中和领域的投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或模式,履行投资公司的社会责任。


当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的布局重点之后,究竟哪些才是值得投资的产业领域,王广宇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产业领域来看可以关注以下4条投资主线。


一是,低碳能源对于高碳排放能源的替代。如利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代替传统煤炭发电,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带来对化石能源依赖度的降低。可以预见,未来十年我国光伏和风力发电的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二是,节能节材。通过对工业、消费等领域节能、节材措施来降低能源消耗,从而间接达到降低碳排放的目的。


三是,循环经济。通过对废弃原材料、污水、危废等回收和二次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以降低新增碳排放。碳中和趋势下,固废处理专业化也是未来政策将继续着力的领域,如垃圾分类、垃圾焚烧等等。此外,发展工业领域的循环经济,包含废钢、废铝、废塑的回收等等。


四是,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产业也将深入融合。围绕碳排放监测与核算,绿色低碳技术、节能减排、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协同处置等领域的产学研探索和数字化管理将成为产业趋势。另外,在工业领域上,园区产业结构低碳化,加快推动低碳园区建设和数字化管理,也将给产业带来新机会。基于大数据的绿色消费导向将成为新经济、新基建的增长点。不过,短期内,化工、造纸、有色、建材、钢铁等周期行业内有优质产能的标的将受益。中长期来看,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是最大的受益板块。

 

02

拥有优秀人才和前瞻力资本

才有更好未来


从全球来看,碳中和已经成为各国的重点工作之一。我国也处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重任时期。作为排放大国,我国的碳中和之路任重道远。


丁仲礼院士表示:“要发展就难免排放,排放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排放权即发展权。”


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资本的力量,解决丁仲礼院士所说的矛盾,值得我们思索。只是目前国内金融机构相对海外市场在探索有关“碳中和”产业和ESG投资时仍面临巨大挑战。至今缺少样本丰富的实践案例可供借鉴,也亟待适合中国国情的标准指导投资实践。


据王广宇表示,机构对ESG和绿色投资理念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加深认知的过程。国内市场上与ESG和绿色投资相关的配套政策及市场激励机制也亟待健全。从资金来源角度,需推动国内长期资本对ESG和绿色投资领域加大投入力度。ESG信息披露意愿和质量参差不齐,需要监管层、企业、投资人等共同推动信披制度完善。我国ESG与绿色投资生态圈中的评级机构、咨询服务机构、研究机构、数据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的提升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构建。


也就是说,基础设施、上层建筑的双重发力将助力国内投资机构迎来一个更好的“碳中和”产业和ESG投资的环境。王广宇举了一个新能源汽车的例子。他说道,“2020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披露融资总额达到1200亿元,过去十年里融资总额在3800亿人民币左右。3800亿人民币大概600亿美金,比不上一个特斯拉


显然,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整体投入还不够。目前意识已经明确了,要的就是整合资源、协同发力、从政策层面加大资金导入。”


在他看来,政府起到政策引领的作用,全社会都应该参与其中,包括投资机构、产业从业人员、智库、平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要成功,离不开两个事情,让中国更优秀的人能够投身到这个领域里面来,包括释放中国的国有企业里和传统的汽车公司里优秀的科研人员,更多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投身到这个行业,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石。


最后,王广宇表示,创新从来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尤其对于新能源企业,投资周期较长,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更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所以要想催生出来一个代表未来、定义未来的一个新能源汽车公司,应该有更多优秀的人才和前瞻力的资本去关注这个行业,这个行业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03

推动产业变革,收获绿色“红利”


当前国内投资机构在“碳中和”产业和ESG投资上面临的困难不少。国民碳素养有待提高、低碳绿色意识薄弱、部分投资机构缺乏ESG投资意识、政策体制不完善、缺乏高新技术人才等等都意味着未来我国实现碳中和道阻且长。


从资本的视角来讲,如何帮助国内的VC/PE爬坡过坎,搭建完整的投资理念和投资体系迫在眉睫。王广宇从资金端、配套激励、榜样力量、风险防范和管理四方面来叙述。


据王广宇表示,从资金端,政府应积极鼓励大量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流向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领域和企业。从配套激励上,通过税收优惠、风险补偿、备案绿色通道、绩效评价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同时,榜样的力量可以带动更多机构行动起来,股权投资领域中越来越多的头部机构积极践行ESG与绿色投资理念,这给众多行业机构起到了表率作用,通过交流和分享ESG投资与绿色投资的相关经验,相信最终能够形成既能对标国际市场又符合中国国情的ESG投资框架与评价标准。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核心理念。由于股权投资领域的投资周期较长、创新投入风险和挑战较高,因此从风险防范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将ESG与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到投资流程中可以有效帮助投资机构更好地识别与管控风险,尽可能避免或降低“爆雷”事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同时,抓住绿色产业机遇,在推动绿色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过程中收获绿色“红利”,保障投资人的回报和收益。


相比其他产业,“碳中和”产业周期长、退出难,一直是投资机构进入意愿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面临这样的状况,王广宇认为,“整个社会也应该提高对这个行业的重视与认可,与之配套的应大力发展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教育和科研体制,企业发展核心是人才,所以要想催生出来一个代表未来、定义未来的绿色企业,应该有更多拥有创新力的人才和资本去关注这个行业,政府除了给与很优惠的政策和补贴以外更应呼吁整个社会对行业的关注程度。我们看到权益金融领域里面,债券、消费金融还没有给这个领域提供更多的支持,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没有形成与一个现代化、高水准,创新型的经济体相配套的内生机制。所以人才和金融是阻碍这个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对于支持产业发展,华软资本自身也尝试了更多的创新,比如华软的“投贷联动”。“投资机构应该使用更多的金融工具,除了传统的VC/PE的形式,在金融服务上也需要更多的创新,需要发展更多的金融工具如绿色债券、消费金融等来支持产业发展”,王广宇如此说道。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