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踏空,没踏空,我用事实去证明

2017-12-18
来源:公众号“豪言”


“前几年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一平米的房子也不销售了,全部持有。这两年房价太高,我也就卖掉了两个项目。翻了一倍半。也不知道谁踏空了?!”

当听到一位嘉宾说自己这几年看走了眼,在房价大涨年代踏空时,潘石屹反唇相击道。

4月下旬,美国费城宾州大学安妮博格剧院。2017宾大中美峰会的“文商地产的改革和前景论坛”上,作为对话嘉宾之一,在国内久违不见的潘石屹出现了。

现在,在国内见不到潘石屹不奇怪,他已经连续多年不拿地,隐出主流开发商行列。在美国遇到潘石屹也不奇怪,这位中国著名地产商,虽然现在说普通话仍偶带西北乡音,但一直以来却与美国颇有渊源。

首先,潘太太、SOHO中国联席主席张欣炫目的美国大投行背景,在那个年代尤为罕见。潘在事业上的畅顺,得张欣之力颇大,这一点曾使得冯仑羡慕不已。所谓“最强夫妻档”,非浪得虚名。

其次,从2013年起,潘石屹和张欣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已投资了两个项目,金额达数十亿人民币。

第三、2014年,潘、张夫妇又分别捐给美国哈佛和耶鲁大学1500万和1000万美元。

第四、作为中国最擅于炒作造势的开发商,潘石屹曾被称为中国的特朗普。

其实,潘与特朗普还有另外一个相似之处,就是都经历过房地产业的甜蜜和凶险。

二十年前,潘石屹成功躲过了海南地产泡沫破灭的那一劫。彼时,在看到土地转手的利润比盖房子还高时,他果断地脱手获利、挥别冯仑、撤出海南,杀入还是市场化蛮荒之地的北京。

之后十年,在中国房地产第一波黄金岁月里,潘氏夫妇财运亨通。

他们将海外设计先锋潮流、各路媒体赞弹笑骂、晋蒙土豪手里余财,还有与大炮任志强的唱和,整合杂揉在一起,在京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自己的发家史变成了中国地产界最有味道的段子。

但慢慢地,看着京沪房价翻筋斗式的上涨,潘石屹又闻到了多年前海南那股烧焦的味道。

于是,他再次选择退出。一、不拿高价地,甚至不拿地;二、不沾手住宅。

只不过,这一次他好像失算了。

正是在他“退中进美”的数年内,以房价和房企规模论,中国房地产迎来了黄金年代中的黄金年代。

所以,在宾大论坛上,一位对话嘉宾开玩笑地问潘石屹:你是不是有种踏空的感觉?

潘的精明敏锐不减当年,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一方面笑着辩称,自己在美国投资的两个项目亦有增值,一方面旁敲侧击、话里有话讽谕国内楼市的隐忧。

潘石屹美国问答录

问:一线房价高企,透支年轻人的生活品质和创造力,你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答:解决方案不是该我想的,那是习总书记的事,我就不操他的心了。

我觉得他好像已经想好了,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而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解决办法。可是后来也没怎么做,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时机还不够成熟吧。

房价对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从香港和深圳的对比上看得很明显。

当年我下海,没有特区通行证,就从铁丝网下面钻到深圳一边。呆了一年,当时的深圳和今天的深圳是一样的。特别有活力,都是年轻人。崛起好多不错的企业,如万科、华为、招商和腾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到深圳去创业。

可是一河之隔的香港,房价贵得要死,很多人只抱怨、不做事。

问:对国内房地产调控怎么看?

答:说句题外话。曹德旺前一段很火,因为他说美国的税低,中国的税高。但有人反驳,说中国的税低,争论了好长时间,都还没有结果。

我就在想,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在计算机时代都算不清楚?中国派了这么多留学生到宾大来了,美国税高还是中国税高都算不清楚?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清朝,用算盘都能算清楚。

什么原因?和十年前的房地产一样。中国的房产交易,都要用房管局的标准合同,都有非常确切的数据。但房管局就是不把数据提供出来。

十多年前,我付了30多万元的咨询费,买了一套数据,发现当年北京成交了17万套房子。我就将这套数据从头到尾分析了一遍,搞出了一份报告,送到了当时北京的王姓市长手里,受到他的表扬。

现在,对中国的房地产,每个人都像中医诊病,一见面就说上火了,但具体什么病不知道。在美国看病,从来不说你上火不上火,首先给你把所有指标查个底朝上。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是政府没有调控过的,包括面积、需求、容积率等等,最后房价还是大涨,这只能说明:钱发多了。

问:对当下热谈的文商地产,或说文化因素对地产的影响,你有什么感受?

答:我们开发商,一般来说文化水平都很低,所以要做做有文化的项目。在SOHO中国开发的24个项目中,最有文化的就是前门项目,因为2008年要开奥运会,赶着让我们在当年4月建完了。但结果却成为我们回报率最低的项目。

而望京SOHO起初时并不被看好,因为在五环边上,当时觉得很偏远,周边还有玉米地,也不在地铁上盖,更谈不上文化。但正是这个项目,成为我们24个项目回报率最高的。很难想像:在它租金最高时,几乎与北京CBD看齐。

我的切身体会,创新倒是特别重要的。是房地产产品发展的源动力。在这个时代,作为开发商,要做出与众不同的建筑产品。

记得十年前,参加一些名其为创新峰会的论坛,坐了一大群人都谈创新,可是他们做的网页,跟别人的都一样,做的手机和人家做的也一样。

既然做得一样,就得向人家学习呀。可是却反过来骂人家,说什么苹果手机做的没我们好。我就奇怪,都是一些小偷强盗,把人家的东西偷抢过来,怎么反倒成了创新者?

我们要从心里面真正尊敬为行业做出创新产品的人。

我们公司的目标,就是成为房地产的苹果公司,要向乔布斯学习。中国很多开发商,从哈尔滨到深圳盖的房子都一样,我认为是个悲剧。

问:怎么看待长租公寓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租房市场的重视?

答:再说个题外话。我在中国走过好多城市,凡是这个城市的领导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把中央政策说得头头是道,并能总结出来的,这个地区的经济一定不好。凡是普通话说不好,中央精神也说不清楚的,像温州、广州、深圳等地方,经济一定很好。

所以,政府应该多做些伟大的事情,这种租房子的小事情还是交给我们商人去做。政府就不用多操心了。

问:在美国投资地产的体会是什么?

答:首先,我们在美国投资了两个项目,第五大道的GM大厦,占股25%,公园大道项目,占股50%。公园大道项目比GM大厦投资时间早了三年,现在升值70%,而GM大厦则已升值一倍。

这说明了房地产投资的铁律仍然是“地段、地段还是地段”。

第二个体会是,美国工会组织是美国房地产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美国盖房子不容易。最不容易对付的就是工会,工人效率低,干着干着活儿就回家了,质量还不一定有中国好。

问:现在中国人到美国买房,但钱出不来?怎么办?

答:前段时间,我曾说过中国外汇管制,钱出不来,所以还是持有房产好。但外管局不高兴,我就以SOHO中国的名义发了一份“检讨”。现在我也搞不清楚外汇是不是管制,但就是钱出不来。

去年由于汇率变动,作为香港上市公司,SOHO中国损失了2.4亿美元。

前几年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一平米的房子也不销售了,全部持有。到现在(资产价值)翻了一倍半。

(又回想一下,补充道)因为这两年房价太高了,我也就卖掉了两个项目。所以,才能证明翻了一倍半。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