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造就焦虑一代,炫耀性消费和高杠杆勾肩搭背,年轻人你就作吧!

2017-11-28
来源:融资中国



中国人的储蓄比例越来越少,而负债却越来越多。

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买手机、家电,甚至于买衣服、日常用品,都可以采取先借款后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透支消费。

在刚刚过去的双11之前,各商家及银行各种提高信用卡消费额度的广告更是铺天盖地的袭来。马爸爸通过“花呗”大幅提额,年轻人甚至是在校大学生花呗额度都被临时提升到了10000+,各种分期免息、信用卡消费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这种花着明天的钱,享着今天的乐的消费主义让不少人的iphoneX的梦想在马爸爸的“普惠金融”下实现了!

在这种“年轻人就要学会花明天的钱”的口号下,透支消费让各种“买买买”更加酣畅淋漓,但购物狂欢之后更多的是年轻人焦虑感。

信用卡正在透支人生

一项针对都市青年的调查显示,有57%的受访者表示“敢用明天的钱”,48%的人称自己“不会因为负债消费担忧”。可以预见,随着年龄结构变化的持续,消费主体向80、90甚至00后迁徙,未来的“先享受,后付钱”的需求也将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

图片8.png


以双11购物节为例,仅11分钟,招商银行信用卡官方微博就宣布交易额突破10亿,下午15时突破100亿,到24时达到了创纪录的155亿。

来自2015年中国央行披露的数据,北京、上海的信用卡人均拥有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到1.70张和1.33张。

在北京街头,如果你拉住一个人问,十有八九,他会说自己手中拥有不只一张信用卡,而且会告诉你办一张信用卡有多么容易。

起初只是想办一张信用卡便于消费,也能借助信用卡的免息期,投资理财。到最后,不知不觉沦为卡奴,如果你月工资一半以上都还信用卡,已经连续半年都只能还款最低还款额,甚至都要借钱还信用卡。

如果你是个刚刚参加工作的上班族、如果你是个收入稳定、工作稳定、无存款的上班族、如果尚有贷款需要偿还、如果你每月收入一半以上都用来还信用卡、如果你需要借钱才能还信用卡、如果你每月只能还最低还款额、如果你毫无消费自制力......那么,你最好不要使用信用卡!

透支的不仅是金钱,还在透支自己人生。


图片9.png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政府开始大力推动信用卡产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消费,不难发现,这和我国现在所处的情况非常相似。

仅仅过了三年时间,韩国就成为亚洲最大的信用卡市场,发卡总量突破1亿张,15岁以上人口人均拥有4张信用卡,同时,信用卡债务总额膨胀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据调查,韩国由27.4%的无家可归者拥有各种信用卡。

很快信用卡滥发的病发作了。从2001年开始,韩国的信用卡逾期率大幅上升,从2001年的3.8%,上升到2003年1月末的11.1%。最终,信用卡市场崩溃,韩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LG集团下的LG信用卡公司资金流动性断裂,接受了16家银行45亿元救援及母集团的3.2美元注资才避免破产。包括LG、三星、Woori银行在内韩国8家主要信用卡公司,总共亏损34.6亿美元。

当时有新闻报道,一位妇女不堪还款压力,将自己的三个孩子从天台上推下,自己也坠楼身亡......

这种悲剧在那个时代时有发生。韩国信用卡的呆账高达54.8亿美元,382万人被列入信用不良者名单。

消费金融加速透支年轻人的未来

一方面是各大银行信用卡的普及和使用,另一方面,例如“京东白条”、“天猫分期”相继推出,个人消费者在不使用信用卡的情况下就可以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服务,后者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信用卡功能,同时,许多消费金融产品的门槛已远低于信用卡的申请门槛,惠及更多的群体和领域;再次,深化在不同场景中的特定消费金融产品,可以给予特定的利率优惠等特权,这些都是当前信用卡所无法比拟的。

图片10.png


有业内人士表示,到2017年,消费金融类贷款余额将增长至30万到40万亿元。到2020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可能占据非放贷消费金融1/3的份额,市场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左右。又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引来各路资本和玩家摩拳擦掌,纷纷入局。

线上消费90后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其人群的消费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已经由原来的“量入为出”逐步接受“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居民透支消费意愿的增强有利于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传统消费的平稳增长,消费的需求也不断升级,个性、品质、讲究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目前已经逐步进入到一个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消费时代,信息消费、绿色消费、跨境消费、旅游消费等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增速最快的消费市场;消费的快速增长、消费的需求升级与消费金融产业相互促进,我国消费金融即将进入爆发性增长期。

实际上,部分消费金融平台,已开始出现腐坏变质的征兆。有业内人士曝出,一些一线平台的坏账率,已高达10%,而一些互联网平台,已高达20%以上。为了掩盖高坏账率,只能通过高利息来覆盖风险,行业中很多秘而不宣的现状是,很多平台的利息已高达100%,甚至400%。

丹东港巨额债务违约事件

在10月30日,东北大型企业——丹东港集团发公告,称由于公司有息债务负担重,短期支付压力较大,“14丹东港MTN001”因未能按期兑付本金,出现了实质性违约,违约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

当然,这已经不是东北企业第一次违约了,在此之前东北特钢、大连机床这两家大型企业也出现了巨额债务违约。

但这事儿笔者要特别说一下,在国家的金融体系里,也就是我们所信任的银行、证券、信托体系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刚性兑付。

这个事儿最早是从信托开始讲的,如果信托计划出现违约,那么信托公司是要完全兜底的。这么些年来,即便是2014年出现了“11超日债”事件,但最后依然是国资进行了兜底。刚性兑付依然一直都是金融行业的潜规则。

如果这次丹东港债务违约最终真正落实,投资人的钱收不回来。这将发生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违约时代的真正到来!

全民透支消费 中国违约时代到来

现在,上层认为国内企业的杠杆太高了,不能再加了。并且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一些产能面临淘汰、过分依赖宏观环境和政府补贴支持的企业举步维艰。

还有一些企业财务杠杆过高,一旦所处行业波动较大,风险将暴露无遗。比如东北丹东港集团这些债务违约的企业,都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这些企业一定要降低杠杆率。

但是,杠杆是不能短期消失的,杠杆只能转移,而政府部门的杠杆又不能再往上加,所以只能把杠杆转移到居民消费。

居民加杠杆的方式有很多,除了从银行借钱买房子外,还可以借钱去买车、装修房子、出国旅游、上MBA、买奢侈品、甚至去娶媳妇。

我们现在讲消费升级,提高内需,其实过去的消费大部分跑到了购房上,这其实是央行现在所要抑制的。而未来,居民加杠杆的路径要从所有的内需增长动力从资产型消费转变为消费型消费。

全民加杠杆意味着,势必有相当一部分人群会透支自己的消费能力,很多低资产和未来赚钱能力孱弱的个体将像丹东港一样在未来无法承兑自己过去的消费账单。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