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下,电商的焦虑与门店的机会

2018-01-18
来源:亿欧

线下实体本来是没有存在感的,直到对手撞到墙上那一刻。

“只做电商必然是死路一条”,互联网教主马云发出这声呐喊,紧接着,阿里大旗一插做了盒马鲜生。这家能吃饭的超市试图重构人们的线下消费体验。随后,腾讯京东等重点布局线下新零售,动作不断,落子有力。

追随电商平台的大小商家这回也难赋深情。

在线上运营路上狂奔数十年,早年时候,一个人、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开展电子商务,不需要店铺租金成本,省去众多中间环节,薄利多销,将利润部分让渡给消费者,快捷高效。

如今,赛道已然泾渭分明,寡头垄断。获取千人客流的平均成本几乎追平在有“宇宙中心”之称的成都春熙路和上海南京西路开旗舰店的花费。“关键线上还没有广告牌效应,投入像丢进黑洞中”,无论是连锁品牌还是小商家,随着流量成本趋同,人人自危。

经济开始向线下实体“回流”。线上成本高,赚不到钱了,大家就纷纷开始换方向。可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线下实体的玩法已悄然发生改变。如果用十年前的认知看今天的实体运营,揣摩消费者的喜好与态度,则是刻舟求剑。

重估门店价值

当门店不在意消费者是谁的时候,是产品时代;当门店开始差异化来寻找消费者的时候,是品牌时代;当消费者以服务和体验为标准来选择门店的时候,是消费升级时代。

店商,这个古老而传统的生意模式,在过去的十年被年轻互联网电商吹得风雨摇摆。如今,门店的定义发生改变。门店不再是产品物流的仓储,更不是一个产品转移的窗口,从产品交易中心到服务体验中心,门店承载着企业产品、品牌文化、服务体验、价值观全部触点。

纯电商已经成为过去式,从上世纪百货商场、品类大卖场到品牌专卖店、购物中心,以及前二十年的电商和移动电商,都是由技术引领生产和信息变革,继而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新零售则是由消费者和消费方式逆向牵引消费变革。

当消费者进入新商业时代,门店最重要最核心的转变是经营逻辑的转变,即门店所有的经营活动必须从过去的以产品所有权的转移为中心转变为以打造顾客体验和服务为中心,企业需要门店来迎接和满足个性化的产品和精神追求。而线上渠道,功能将更多的是作为产品渠道的一个补充。

重拾线下消费半径

线下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消费者半径较之线上偏小。基于地域的局限性,消费者可“运动”的半径较小,选择区间小,分子变小,机会变多。

“位置,位置,位置”是商业地产投资的第一要义,现在的城市商业中心依然验证着这则黄金信条。同一品牌,同一城市,不同地点的分店面对的消费群体和需求差别很大。品牌重回线下,需要修正自身对目标消费群体内涵的理解。在获取区域内的消费者真实完整的触点后,方能真正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

乔布斯在任时期会请新入职场的年轻人做其导师,这正是现在流行的“逆向导师制”。当品牌领导者都不知道他的目标群体和年轻消费力在关注什么,又何来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千人千面,一家拥有千店的连锁品牌若只拥有标签式的整齐划一的消费者描述,又何来差异化的消费升级?

重新定义数据

洞察消费者需求,线上强调消费者行为数据,分析和预测消费者过去购买情况和未来购买趋势。

线下经营将数据推进一步。对一个信息时代的决策者而言,行为数据已经不再稀缺,供销软件和CRM可以规律性地将这些报告呈现在董事会上。稀缺的是“知其所以然”,是这些行为数据背后错综复杂的原因和各色各样的态度。在线下运营的环境下,运用互联网和数据技术,可以打破原有的沟通边界,实时获取消费者态度数据。

在态度数据的赋能下,品牌就有机会了解消费者偏好,探究消费者态度,不断优化升级消费者服务,最终达到“我提供的即是你偏爱的”,这样一种双向互动共赢的结果。

一切的商业归根究底是对人性的把握,是对客户的把握,以客户为中心是很多企业的宣传语,但是却停留在喊口号,线下实体店根本不清楚到店的客人是哪些?到店多少次?消费频率的高低?消费体验是什么样的?消费者更青睐的产品是什么?一系列林林总总的问题,是消费者行为轨迹和消费态度所在。

但遗憾的是,线下实体企业不重视数据,而消费者态度也无处表达,这无不上演了一场“悲催的对牛弹琴”,是非成败转头空。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