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杀后的股市

2018-07-03
来源:融资中国


讨论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时,一位做实业的朋友突然发问:“我们大半辈子的这点积蓄究竟放到哪儿才不会消失?”我想了半天,并不很坚定地回答:“还得是股权投资,除非你选择移民。”

说是做实业的,其实这哥们儿四年前已关闭了他的服装厂和贸易公司。是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日渐衰落终于撑不下去了的小企业。那之后他把三千万现金分做三份:买一套房子出租,一部分放给租赁公司拿12%的年息,剩下部分跟着我炒股。租金很低,房价却翻了一番;放高利的钱有了40%的回报,但融资方资金链断裂,他的本金基本上收不回来了;而股票,2015年昙花一现的纸上富贵后,至今已亏掉一半--单笔亏损最大的是中兴通讯!

他的故事很典型的反映了中国中产阶层的困境,也折射了中国经济的纠结,更透视了股市“三重杀”的惨淡。

不得不关掉大半生赖以立业的公司,是中国经济痛苦转型的缩影,这种充分竞争的低端行业早在这轮“去库存去产能”的重化工业洗牌前已经难以为继。跟随“脱实入虚”浪潮进入高息的庞氏游戏,本身玩的就是击鼓传花,被大刀阔斧的“去杠杆”打漏实属必然。股票投资流年不利,偏偏又折戟中兴通讯,吃了贸易战的“瓜唠”。经济转型,去杠杆,贸易战“三重杀”接踵叠加,中国股市正陷入三十年来第一次全方位、深层次、长期性的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之中,那个投资者不是伤痕累累!

但我们还是离不开股市。我辈大多年过半百不可能再创业的老中产,只要还倔强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想保住已有的积蓄不贬值,或许还得靠“鸡肋”式的股权投资。在中国经济陷入困境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遭遇严重的贬值和通胀不可避免。非移民的财产转移是违法的,我们也没王中军大佬们买顶级艺术品的能力和手段;房产回归居住属性已上升为国策,“地上河”般的房产泡沫随时面临崩溃;“脱虚入实”政策正全面整饬理财产品,规范的保底产品其收益比年息高不了多少还,肯定跑输通胀。于是只剩下“鸡肋”股市,“鸡肋”总还有点儿瘦肉呢。


从比较价值来看,只要我们把预期调整为抵御贬值和追上通胀,四十年成长起来的部分优质公司尤其品牌消费品公司还是能够提供稳定回报的。并且股市已预期甚至放大了所有风险,更存在结构性和交易性机会。结构性机会是规避转型淘汰标的,规避贸易战受损标的,规避“去杠杆”高负债标的,寻找“三重杀”中被错杀的股票,国家必将拼力发展的产业中的龙头公司自会蒸蒸日上。交易性机会是极端情绪提供的差价空间,一时涨不上去,却一定有跌出来的机会。为分散风险,我们还可分配出相当的比例的资金参与前端的股权投资和横向的港股投资。

我是说,三重杀后的股市还是比较价值突出的。或许这是我辈得以保住大半生积蓄的最实际的方式。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