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1: 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危机管理战略的理解

2020-07-08
来源:融中财经 作者:融中财经
现在中国的发展已领先一步,中美之间不断发生矛盾的原因也在这里。

2020年初,新冠病毒爆发、疫情席卷全球,不仅对整个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导致的大萧条,以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经济损失已显而易见,世界各国出现民族主义浪潮,全球资本市场经济体系四分五裂。在实体经济有可能大衰退的情况下,各国政府为应对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下行压力,采取了多项历史性的经济刺激方案,阻止经济急剧衰退,包括降准降息、量化宽松政策等。


受新冠病毒疫情的严峻影响,中国的出口、消费及投资指标大幅下降,有史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中的作用也受到很大影响,韩国同样面临着产业、经济活动急剧萎缩的问题。


后新冠时期,如何在经济结构转型当中调整预期抓住机遇?如何加强韩国与中国的合作,增进信任关系?如何预测双方资本市场,怎样寻觅投资机会?


这些焦点问题,在由《融资中国》和韩国知名财经媒体TheBell联合举办,MoneyToday媒体集团提供赞助的第九届中韩经济论坛中得到了解答。


会上,来自韩国的中国经营研究所所长、龙仁大学中国学教授朴勝贊,中国证券行政研究院安玉花院长以“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危机管理战略的理解”为主题进行精彩对话。以下为融中财经整理编辑的对话精华。


朴勝贊:中国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实现了新的创新,数字货币诞生之后肯定会带来很大的变化,有没有可能数字货币替代现在的纸币,现在的趋势以及往后的发展方向等,安院长有怎样的观点?


安玉花:很多人认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属于科技金融,其实只不过是把既有的技术,利用扫二维码的方式转账,不算是了不起的科技金融,第二点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市场可以拒绝接受,但是DCEP数字货币跟这些完全不一样,它是一种法定货币,不管是坐出租车或到商店使用,不能被拒绝接受。韩国企业和中国企业进行交易时,韩国企业想在中国通过货币结账,在两国政府达成共识,能够使用对方货币的情况之下,不能拒绝DCEP的使用,这跟我们口袋里的100块纸币现金是完全一样的价值,只不过它放在电子钱包里而已。


5月份中国开始试点运行DCEP,江苏省苏州、北京附近的雄安、四川成都等4个城市使用DCEP向公务员发放交通费。现在中国所有银行已经完成测试,拉开了数字货币的时代。


朴勝贊:很多人觉得中国的这种变化趋势称之为中国式创新,是在既有的基础上通过新的商务模式,以庞大的市场规模来发展,这中间有重要的大数据,有了大数据之后就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商业模式,这个市场规模超出我们的想象。


现在中国的发展已领先一步,中美之间不断发生矛盾的原因也在这里。接下来的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从产业的角度,也就是从投资的角度将会深入探讨,讨论微观的部分。


在这次两会我看到了三个关键词,稳就业是最为关键的部分,第二点是扩大内需消费,为了扩大内需消费需要一定的投资,但是这种投资不会像过去那种方式,通过新型基金建设来进行投资,然后重构社会安全网。问题是风险对冲管控,怎样把危机转换成机遇,这是中国政府一直在苦恼的部分,也是我们韩国要关注的部分,不管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或稳健的货币政策,当前的疫情大流行带来的这种风险,我们该怎么突破,该怎么把它化为危机,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不仅是中韩关系,所有的行业全部都是连接在一起的,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