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新冠病毒爆发、疫情席卷全球,不仅对整个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对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导致的大萧条,以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经济损失已显而易见,世界各国出现民族主义浪潮,全球资本市场经济体系四分五裂。在实体经济有可能大衰退的情况下,各国政府为应对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下行压力,采取了多项历史性的经济刺激方案,阻止经济急剧衰退,包括降准降息、量化宽松政策等。
受新冠病毒疫情的严峻影响,中国的出口、消费及投资指标大幅下降,有史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及供应链中的作用也受到很大影响,韩国同样面临着产业、经济活动急剧萎缩的问题。
后新冠时期,如何在经济结构转型当中调整预期抓住机遇?如何加强韩国与中国的合作,增进信任关系?如何预测双方资本市场,怎样寻觅投资机会?
这些焦点问题,在由《融资中国》和韩国知名财经媒体TheBell联合举办,MoneyToday媒体集团提供赞助的第九届中韩经济论坛中得到了解答。
会上,西江大学教授丁有信、SV Investment代表洪源皓以“从投资角度分析中国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现状与前景”为主题进行精彩对话。以下为融中财经整理编辑的对话精华。
丁有信:洪源皓代表,其实在风投行业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韩的vc合作投资并不是那么积极,有没有特别的理由?
洪源皓:我是从2002年开始进行对华投资,过去15年,有很多韩国vc进入中国市场投资,非常积极,但是最近两三年尤其是疫情爆发之后,韩国的vc进入中国投资或基金的建立方面,有了大幅萎缩。主要原因是疫情爆发之后,很难到中国当地出差,其实我们也要推动几个中国项目,但是没办法到中国去尽职调查,所以只能拖延。但是近期我们比较担心的部分是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实际上美国对中国的攻击,比方说美国的资本进入到中国市场也有一定限制,中国企业到美国上市都有一定管制,这次瑞星咖啡在美国上市发生会计造假问题,会计方面有严厉调查。所以我们进行投资退出跟过去相比变得更加苛刻,这是韩国vc投资中国时候面临的一些问题。
中国的vc没有到韩国的投资的原因,主要是现在韩国的产业竞争力其实跟中国相比,比较优势高的企业并不是特别多,中国的人工智能或大数据领域比韩国走得快,其实在高端技术领域,韩国反而要跟上中国,但还是有一定的机会。
最近四五年间,中国的企业或投资公司,针对这些高端技术到美国到欧洲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但是美国加强监管力度之后有一定限制,中国企业很难投资到这样的美国公司。所以韩国的半导体公司,或韩国政府最近大力支持的材料零部件装备相关的优质企业,受到中国资金的支持,能够加强合作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
当前不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结构性转变,全球价值链有一定的改变,看起来好像风险很大,但实际上也是一种机会,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利用这样的机会。母基金投资像给萌芽期企业浇水补给营养成分,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政府扶持培养民间企业,可是这导致基金类型不够多样,韩国的vc也在做很多跨境业务,韩国的母基金以这样的宗旨出资建立资金,所以我们能够尝试一些新的挑战。但是让我感到遗憾的部分是,尽管如此,韩国的出资公司对海外投资还有一定政策目标的限制,希望能够进一步放宽这方面的管制,能够自由的投资到这些自由的运作基金,我相信这方面会变得更加活跃。
丁有信: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政策的灵活性,但毕竟政府预算是税金,母基金如果介入,就是介入政府的信用,运作的时候在政府之间的信用基础上加强民间合作的方式,母基金能够发挥奠定合作基础的作用。看具体的行业,只是单方诉求是没有用的,要有双方的利益切入点,怎样合作才能实现协同效应。
洪源皓:基本上我们通过压缩的方式着力看哪些国家在哪些行业比较有优势,在变化的大格局中哪个领域有投资的空间,我们决定行业决定企业最后进行投资。
从这样的观点来看,韩国的比较优势,近期是时尚或美容行业,生物领域、诊断领域。韩国的诊断领域有优势,而中国在疫情发生之后,诊断领域实现快速增长,在这方面有很大的需求,也在发展,韩国早在生物领域进行了很大的投资,过去30年韩国最优秀的人才都进入到这个行业,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技术。
丁有信:所以中国非常关注这个领域中国在新基建进行大规模的投资,韩国也在做数字化新政,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在现在具有优势的领域上进行投资是有意义的,但是投资到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可能有更大的意义。
洪源皓:其实让我感到担忧的部分,所谓第4次工业革命核心的部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最为关键的领域,当然还有云计算等,怎样扩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其实这些行业中国反而比韩国领先先一步,所以中国希望的投资合作模式是落后于韩国的科技金融,或者是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希望在韩国进一步加强合作。
现在这个时代,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所以用中国拥有的技术在韩国试点运作,进行测试,然后我们到东南亚或者是到其他国家可以开拓第三方市场。
丁有信:经历这次新冠疫情,韩国的科技金融从速度层面来看发展非常快,我觉得韩国扮演试点市场的角色非常适合。
刚才您也讲过诊断部分,其实不光是诊断,所有的产业新的增长点,都可以在韩国进行测试。大数据层面来看,虽然我们人口少,数据量并不是很大,但是怎样扩大应用程序应用场景,韩国有一定的优势。东南亚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中国当做楷模,大力推广移动互联网。东南亚有6000万华侨,他们在掌握经济,所以韩国跟中国加强合作其实有很多合作空间,以前我认为金融不是出口行业,但是现在我的想法完全改变,我相信这方面有一定的合作空间。
现在是从传统时代转变为数字化时代的大转换期,肯定存在一定风险,二级市场上市公司虽然有了反弹,如果再次崩溃,还有回升的机会,包括美国在内,全球无限制地投放流动性。从结构层面来看,以长远目光来看,哪个领域哪个行业有投资机会,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论坛得到一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