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1+1>2:不仅要匹配区域资源,还要理解政府意图

2021-05-22
来源:融中财经 作者:融中财经
产业投资:不仅要匹配区域资源,还要理解政府意图

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直接融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而在LP领域,各类LP机构百花齐放,其中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人依然是当中的中流砥柱。

中国私募股权行业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直接融资、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而在LP领域,各类LP机构百花齐放,其中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人依然是当中的中流砥柱。2020年,随着在金融领域的不停摸索,各类LP机构推陈出新,积极丰富对股权投资机构出资的方式、通道。


2021年是资本变革的一年,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其中LP已经真正蜕变成一个可以促进各类产业发展的价值源头、活水之源。


值此之际,融资中国2021(第五届)有限合伙人峰会暨颁奖盛典于4月28日在北京四季酒店如期举行,来自地方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母基金等金融机构领导们齐聚一堂,共同对行业生态进行一次全面的观点挖掘和问题探讨!


产业和金融业本就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在产业引导基金专场,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副总裁张小娟、长江产业基金副总经理陈健、凯联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李哂时、广东粤财基金总经理刘志成、天津津联国鑫投资总经理唐洁、四川发展产业引导基金副总经理张志强、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执行董事周飞等,对投资机构如何创造效益的同时回归产业生态价值,以及在存量和增量产业下如何有效布局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以下为会议现场论坛实录,由融中财经(ID:thecapital)整理:


张小娟:这场论坛的主题是产融结合协同双赢。产融结合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今年,中央几次重要会议也都对产融结合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提到要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


作为连接资本和实体经济的纽带、引擎,私募基金已经成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首先,请几位产业基金的掌门人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陈健:大家好,我是湖北省长江产业基金陈健。


李哂时:我是凯联资本李哂时。凯联资本更多是直投子基金,也有社会化母基金、S基金,也会和地方政府有更多产业协同和合作。


刘志成:粤财基金是广东粤财投资控股公司的子公司。粤财控股是广东省政府所属唯一的综合金融集团,基金管理规模超过800亿元。粤财基金目前主要管理广东省产业发展基金、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两支基金。


唐洁:天津津联是天津国资委下属平台公司,旗下津联国鑫肩负资产管理、产业引导、股权投资等职能。目前管理具备母基金性质的基金,同时进行了母基金主动投资的尝试。


张志强:四川发展产业引导基金是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四川省财政引导的收托管理,围绕集团做市场化基金、产业化基金投资运营。


周飞:陕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经过两年运作,目前管理子基金10支,子基金规模100多亿,其中引导母基金出资20多亿。


01

作为省政府引导基金,

支持区域产业振兴是天生使命


张小娟:请大家结合自身机构属性、资源禀赋,谈一谈产业链价值中的投资逻辑。如何在创造财务收益的同时,又能够很好实现产业价值?


陈健:长江产业基金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的抓手。自设立以来,长江产业基金与多家顶尖机构合作,发起设立产业基金群,重点聚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全球视野广泛整合资金、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湖北省取得突破性发展。


成立5年来,以引导基金为平台,与国投集团、航天科工、中信科等大型央企,与红杉、宽带、IDG、高瓴、凯辉等顶尖投资机构,以及与社保基金、中投公司、国家大基金、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集团、中金公司等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了41支母基金和36支子基金,已出资母基金和子基金认缴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总实缴规模2135.52亿元。母子基金共投资项目614个,投资金额1536.08亿元,带动返投湖北项目151个,基金及项目总投资金额超过5000亿元。做产业要回归初心。


对于湖北地域的资源匹配,可以做什么,哪些是短板,不利于湖北发展,这些我们当时在省政府的指导下做了统筹规划和负面清单。我们做的是国家八大战略新兴产业。财务收益并不是我们的唯一核心诉求,长江产业基金主要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只投战略新兴产业、坚持产业投资理念。当然,现在回头看,我们所投的项目收益还是较为可观。做投资最重要的还是基于项目本身的质量。


对于赛道,我们不是投赛道,而是投出赛道,投出来以后,才成为了赛道。未来,我们要投的科技类项目必须是干货,科技度够高,我们才会直投、重投。

李哂时:作为市场化直投子基金,一方面要对产业有非常深刻的了解,社会化资本在投资的时候也是分行业、阶段的。


对于好的公司,一定是持续跟踪和投资的,对于某些行业的早期项目,也是持续跟踪。在我们体系内还孵化出产业研究部,把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早中晚期标的囊括其中。对早期标的,很早就进行产业研究和跟踪,甚至跟他们保持非常紧密的联系,甚至会嫁接业务,等到适合的时机才出手投资。


对于市场化基金,追求的是给投资人绝对收益,我们的做法是从产业的角度去思考。


这些年,我们投的标的,越来越多企业在发展中需要扩张,在一些城市达不到诉求,就要向经济更发达、人才更聚集、上下游产业链结合更紧密的地方流转,这时候,作为投资计划,在投后会给他们很多建议和赋能。


作为子基金,在打造生态的时候,前期就要考虑和政府的紧密衔接,这会帮助企业在上下游建设。此外,S基金本身也能承接政府基金出资不足,或者不能进行后续托管,这样也可以缓解区域产业基金在设立前期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简而言之,生态、产业、直投方以及政府之间的合作都要非常和谐紧密,也是缺一不可的。


刘志成:作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者,最关键的,要理解本地政府的政策意图。

广东产业非常多,重点发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我们要精化细化,围绕重要的产业链投资,做深产业研究,扶弱补强。我们的资金都来自于财政,要跟广东产业链有机结合。按照这样的逻辑,目前围绕六大产业链做投资。


第一个产业链,是半导体基金,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方向。第二个是5G通信。这两个产业链都是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再加上智能汽车、城市互联网、工业自动化等,形成五大产业链条。此外,围绕新能源技术,比如氢能。每一个产业链条都要加大力度做直接投资。


对于合作伙伴,要精准引导他们在产业链上做“专、精、特、新”的投资。我们要以“专业聚焦+精准引导”的方式,促进产业跟政府的资金合作,再与社会资本有机结合,实现新一轮科技创新以及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唐洁:母基金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补短板。投出产业链和供应链。之前,在北方的产业布局相对南方稍有欠缺和落后,但现在尤其围绕京津冀,随着国资投资的市场化程度加深,很多头部企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都相对完善。预测未来,这些龙头企业的经济比重中北方会增加相应的比例。


第二,促改革。一要更加推进市场化,通过国资产业引导和产业投资,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二要做国资产业引导,同时扶植优秀民企,区域内要投到领先的关键技术和民营企业,做到市场资源和金融资源均衡分布。


第三、盘存量。大量的国有资产、土地资源,从市场化机构到国资平台公司,感觉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


张志强:四川发展引导基金主要依托产业资源、管理经验、资本运作等方面优势,积极发挥投资拉动和引领示范作用,围绕军民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投资。截至2021年2月底,公司目前管理及联系基金共29支,累计募资规模为757亿元;累计投资项目144个,累计投资额297亿元,通过基金带动社会投资3103亿元。


我们的投资主要有三个逻辑:


第一,服务我省经济发展大局,围绕我省“5+1”产业发展战略开展投资。省级产业引导基金作为省委省政府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疗、大数据、先进材料等行业,大力培育产业新增长极。各基金在5+1产业领域投资项目达72个,占项目总数量50%。


第二,着眼全川,与地方政府合作,促进重点项目投资落地。省级产业引导基金所投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地方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集安基金投资的仁寿信利高端显示项目,对我省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绵阳和眉山为两翼的新型显示器产业带,提升四川新型显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项目满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29亿元,税收7.6亿元,税后利润9.7亿元,解决当地就业5000余人。


放眼全球,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助力资本入蜀入川。通过对外合作设立基金,引导一流智慧、一流资本、一流项目入川落地。近年来,公司先后完成了“国新建信股权投资基金”、“国家制造业基金”的设立及出资工作;完成组建旨在加快聚集院士顶尖智力资源、让更多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在川落地生根的“院士基金”;完成“5G产业基金”和“四川川沪合作创新股权投资基金”两支市场化基金的组建工作。完成服务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基金”的设立.通过这些对外合作基金不仅完善了四川发展的产业布局,也通过“南北联动”、“东西联动”、“内外联动”打通了优质项目、优质资源入川落地的通道,更加有助于推动四川省先进制造产业、5G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大数据产业向高位推进、向纵深推进、向世界前沿推进。


周飞:作为陕西省政府引导基金,天生使命就是执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产业发展目标,结合陕西省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布局做产业引导工作。成立以来,我们基本投资逻辑有几点:


第一,填补空白式,“缺什么、补什么”。


作为政府引导基金,不与民间或者市场化机构争利,如果是市场化机构投资很好、获利很多的领域,一般政府引导基金就不主动进入,反倒是需要出现了困难。今年,我们确定的重点是——投早、投小,这也是结合对陕西省产业现状研究基础。


陕西省是科教大省,科研院所、高校、院士、工作室、国家实验室数量非常庞大,按照国家战略,省政府十四五开局之年确定“科技驱动战略”,追求高质量经济发展目标,子基金设立的重点就是天使阶段,甚至比天使更早的种子期,重点布局一批天使种子期基金。


截至目前,我们也储备了一批天使种子阶段子基金。目前,陕西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价值洼地”之一。也是优秀的市场化投早投小机构的可以施展才能的区域。


第二,作为省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兼具“延链”“补链”的使命。现阶段,陕西的很多产业链其实还不够大、不够强,通过引导基金、设立子基金的方式延展、补充陕西产业链。


最近,我们也在围绕军民融合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有色金属领域研究,想要与全国知名头部机构合作。另外,乡村振兴、现代农业领域这也是传统市场化机构投入不足或者不愿意进入的领域。我们希望适当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


最后,作为省级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区域产业的振兴是我们天生的使命。立足陕西,放眼全国。


02

存量项目要按时清理,好企业要跟着一起成长


张小娟:做优存量,做大增量,这在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抓手。请各位嘉宾结合自己机构的产业基础和对未来产业方向的思考,从聚焦存量和增量的关系谈谈投资布局。


陈健:政府引导基金运行了几年,在运行过程中,诉求不能穷尽。与国内机构合作,投资的多数也是战略新兴产业,五花八门,存量项目并不聚焦,并不是在某一个行业重投。市场化投资机构比较关注回报。


对于存量项目,我们也在逐步清理。我们根据具体情况把存量项目归纳为不同类别,有的可以退出;有的在探讨S基金接手。我们会在某一个领域重投、先投,以基金为纽带助力产业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整体发展,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对于政府而言,如果投的比较散,没有很多亮点,可能还是一地鸡毛。在项目上,如果最初投资的时候,项目比较闪耀,但经不起时间磨砺,随着时间推移项目逐渐平庸化,加上“撒胡椒面式”投资,投的比较散,最后就会没剩多多少项目。


在存量管理上,要按时清理。在增量上,要比较聚焦,特别是大项目、高精尖项目,我们会通过市场运作和政府目标的高度融合,通过长江产业基金管理公司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对接政府和企业诉求,搭建政府和市场链接的桥梁。


未来,我们会对关注且看好的项目投入全身心精力。


李哂时:政府基金管理的领导更多关注比较宏大的问题,子基金管理人则是更关注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发展问题。我们跟区政府合作的时候,对企业投后会考虑,如果选择一个区域延伸发展,区域政府是不是能够做好市场化服务。


比如,在三四年前投汽车,那时候中国汽车产业非常凋零,连续三年中国汽车销量都在下滑。我们认为,在中国不可能长期持续搞房地产,真正能够带动产业上下游经济,带来中国技术进步的就是汽车行业。所以,我们选择投汽车——汽车的整车设计、核心电子控制系统、胎压电子监测、零部件传感器,以及智能驾驶应用环境。


这是我们长远的考虑。但这个过程中,企业发展也是非常艰难的,一路成长遇到很多阻碍,优秀企业除了要有很强的产品、供应链能力,外部也还是需要更多政府在区域上的帮助,甚至是政策倾向。


对于好的企业,我们要跟着一起成长,比如,与头部企业、枢纽型企业一起成立产业基金,然后在区域上落地,帮助企业进行上下游发展,这是有利于建设生态环境的良性合作。


作为社会化投资机构,对于企业发展也需要考虑长期价值和长期发展,对于企业的投后管理,更加关注区域政府是不是能够给更多服务、关注和资源倾斜等。


在选择与政府合作的时候,也会在流程和服务意识上倾向于考量有利于企业发展。任何一个经济环境,不可能只有国资或者民营,只有大家共同协同发展,彼此理解,互相建设,才能形成好的生态环境,才能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多成长。


刘志成:首先,在产业技术方面,重点关注半导体、5G通信、新能源(氢能),这是产业技术高精化的布局。其次,在信息应用方面,未来新的业态主要在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做存量和增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围绕这些链条做投资和布局。


唐洁: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环保产业领域,天津之前的产业链发展是挺好的。在未来,产业升级是我们的主要任务,更加绿色,更加智能,尤其是天津的工业基础比较好,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方面帮助地区工业转型升级。


国资背景的基金在容错程度方面,相对市场化资金还是差一些,但是资金比较充沛,同时对于企业后期运营、产业落地等方面是很有优势的,国资投资机构对已投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并在项目成熟过程通过投资“加估值”方面是有优势的。


张志强:四川发展引导基金前五六年一直处于投的阶段,去年开始我们在投后管理和投后赋能上上着重布局。


对于100多个存量项目,我们做了分级分类管理,除了正常的市场化退出,如果项目有问题,我们着重从投后赋能角度,针对企业遇到的困难,在人才、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投后赋能,我们希望帮助企业解决现在问题。


对于有风险的项目,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处理,兄弟公司有很多上市公司,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来看,被投企业也是有可能被上市公司收购,这也是退出路径之一。


在增量方面,围绕全省“5+1”工业体系布局,现在想要着重做新能源产业。在四川,风电、气电产业方面,作为政府引导基金一定要走在前面,把相关基础设施搭建好,让社会化机构从中后端参与进来。另外,四川省还是一个军工大省,今年也会做军民融合产业的重大布局,投资策略主要是重大产业并购

周飞:在陕西榆林地区,煤炭地区比较发达,关于榆林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非常重。现在,国家的方向是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就榆林而言,未来这是万亿增长级市场,带动GDP快速增长。


在新时代追求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时候,从政府引导基金角度,对存量的调整,要导入绿色产业。最近,我们和榆林市政府洽谈,在全国寻找相关领域比较强的投资机构,导入相关资源,比如国家绿色基金,定向导入到榆林做绿色产业,改变已发展的模式,做经济结构的调整,这就是存量结构的调整。


同时,在增量方面,陕西绿色产业链条,如光伏产业已经诞生世界级的龙头企业,隆基硅业,在产业链条上形成一批相关上下游产业,这就是做增量部分,也是我们引导基金未来的重点方向。未来结构调整上,增加绿色、增加科技含量投资是重点方向。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