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极医疗穆力越:从美国硅谷回到西安,我想做出医学界真正有意义的激光产品

2023-09-22
来源:融中财经

源自:公众号【舞着羊鞭的诗人】|「100个西安人的故事」第20期:从美国硅谷回到西安,我想做出医学界真正有意义的激光产品


在舒适与焦虑之间,你会选择什么?

大多数人的成功轨迹,基本都是沿着求学和就业这样的路径去规划的,无论是大学还是更高阶的学历,最终我们都要从象牙塔落入烟火人间。

有人讲,拥有大学文凭的真正含义是好找工作,而找工作的终极出路是给别人打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文凭只是我们加入“打工族”的特别通行证。

很难说在被动安排的社会角色中,我们能真正遵从内心的好恶,选择执着于某些追求,或者舍弃某些不切自己趣味的东西。多数人选择向现实屈服,在平凡中过完一生。同时还有少部分人,他们不愿意因循惯例,主动跳出命运之谷,不断突破天花板,书写了精彩而卓越的人生奋斗史。后者我们称之为创业者,也是改变世界的人。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穆力越,就是这样一位创业者。他从知识分子蝶变为科技企业家,用近30年的创业历程,致敬情怀也致敬理想。

△ 图为穆力越1996年从罗切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照片

大学毕业之后,他进入到名校当高校老师,在美国拿到了博士学位,随即入职到硅谷里的顶级公司,一步步走完了在外人看来非常漂亮的成长履历。然而他却不安于各阶段的舒适区,选择了用专业所学连续创业,从0到1刷新了无数个不可能,同时为社会创造了不俗价值。


01 舍弃美国硅谷公司高薪,年少气盛选择创业

我叫穆力越,西安人,1962年出生,父亲是西北大学的教授,母亲是中学老师,出身于这样的书香门第,我求学各阶段的成绩都还算过得去。

我高中就读于西安二十中,也就是现在的西安高中。高考之后,我考上了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随后又在武大攻读了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987年硕士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当教师。两年之后,我进入到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机械工程系。罗切斯特大学是美国激光领域最好的大学之一,拥有世界顶级的激光能量实验室,被称之为世界光学中心。因此我选择攻读并最终获得了激光工程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 1993年左右穆力越在罗切斯特大学读书时的照片

博士毕业后,我先在美国一家激光公司工作了两年。随后加入到美国硅谷,在一家顶级半导体晶圆片检查设备公司从事研发,经过严格的历练,我积累了从激光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丰富经验。

△ 穆力越(右一)和同事们于2004年在美国硅谷的Applied Harmonics Corporation (AHC公司)

做出的绿激光手术系统的照片

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底层支撑,激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激光,就没有现代半导体产业。因此在那时候,激光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人才也是非常抢手,各家公司给的薪酬也很可观。作为美国硅谷里为数不多的华人,依靠着专业能力和技术背景,我既能得到外国同事的尊重,同时也能赚取到比在中国高很多倍的薪水,人生好像已经非常志得意满了。

但在我看来,这种成就感并不能使我得到精神上的富足,反而让我感觉到很没有挑战性,而且很容易就能触及到职业的天花板。这种恐慌和焦虑感,就好像我当年在大学教书一样,30岁就一眼能看到自己60岁的样子。

一方面是不满于稳定且无趣的现状,再加上那时候年轻气盛敢闯敢干,两年之后,我主动跟公司提出了辞职,准备自己创业,我的目标是要做出世界上最好的激光器产品。

1999年,我在美国硅谷创办了Applied Harmonics Corporation (AHC) 公司。主要业务是研发生产包括绿激光、紫外激光、固体激光等在半导体领域有所涉及的激光产品。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产品无论是性能质量还是参数指标,在全球范围来说都还不错,但是市场太小。后来我们就把产品线条扩充到工业等其他领域,相关产品一度远销至美国、日本、韩国、以色列、法国等地。

△ 图为Applied Harmonics Corporation 公司门口的照片

当然创业并非我想象中那么轻松容易,由于是技术出身,早期的我对技术产业化还有很多认知误区,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做出了一流的技术却没有市场价值。在创立美国公司的时候,我自认为技术上我们已经做到了行业顶级,于是就找了美国一家激光公司的老板谈合作,希望通过对方的渠道来销售我们的产品。结果当对方满怀期待地看完我们的BP介绍后,毫不客气地甩了句:“你们这根本就不是产品,只是一个技术”!

这个事情对我的打击很大。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才认识到创业绝不能信奉以技术至上,而是应该具备完整的产品思维。再前沿的技术成果没有市场,也不过是白纸一张,这也是很多工程师出来创业失败的原因。

当然,仅仅拥有技术基础和产品思维,并不能保证我们的创业一定成功。创业最大的悲剧,就是钱花完了而产品没做出来。因为做产品是需要不断消耗成本的,在这过程中企业发展就必须不断去融钱,保证长期的现金流。而我当时在美国公司,包括在后来的北京公司,都遇到了类似问题,最后结局下场要么是研发停滞、人员离散,要么是处处掣肘于投资方。

经历了这些教训,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技术创业的人,要首先拥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同时要懂产品思维和客户思维,否则任何创新都是无意义的。另外你在把技术转化成产品的过程中,一定要和钱并肩跑,跑的太快或太慢都会错失良机,这样才能保证公司的生命基础。这些惨痛经验,最后都成了我们后来创立西安蓝极医疗,一以贯之坚持的理念。

2006年,在跑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激光产品在医疗领域前景广阔,比如说激光可以针对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提供有效治疗手段。尽管当时医疗行业的门槛并不高,但是利用激光器做前列腺手术在国内市场还是个空白。于是,我们便结合团队技术积累,决定入局到医疗领域,同时在北京成立了一家激光科技公司,主要业务方向是生产用以治疗前列腺疾病的绿激光设备。

△ 2008年左右,穆力越在北京瑞尔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做绿激光手术系统时的照片

从行业发展阶段来说,我们当时的产品,是针对前列腺疾病而研发的第一代国产绿激光设备,其操作便捷性、手术效率和术后效果等,相较于传统手术手段都有了明显改善提升。但由于绿激光本身的局限性,使得产品设备的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很难全面铺开市场。

2010年,在参加全国泌尿学科学术会议的时候,我结识了西安交大一附院贺大林教授。因为都是西安人,同乡情结加同行关系让我们相见恨晚,随后两人成了私交非常要好的朋友。2016年,在跟贺大林教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探讨了如何用激光技术治疗膀胱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症的话题,分析了现有绿激光的利弊等,最后他提出了一个需求——能否研发一种成本更低、应用更广泛的新型激光?

△ 受访者穆力越与贺大林教授在一起研讨技术

带着这个问题需求,我带着团队开始不分日夜地研究讨论,最终决定选择用蓝激光来做一款激光手术设备。当时的蓝激光技术还不太成熟,其主要应用场景在家庭影院和大屏显示中,尚未与医学治疗领域有所结合,蓝激光作用于人体的稳定性可靠性等,均需要大量科研数据及临床实验去验证。但是通过对比蓝激光和绿激光等其他产品,前者在功率、安全性及成本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在贺大林教授及其团队的支持下,我们从技术源头开始,逐步找寻规律原理,并通过无数次实验进行取证研究,最终证实了蓝激光在激光切割手术上无可替代的优势。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通过采购设备组件,做成产品后在公司里闷头做实验。后来西安交大一附院泌尿研究所给我们提供了动物实验平台,多番实验论证之后,我们发现蓝激光的效果特别显著。


02 打造行业颠覆性产品,“医工结合”改变世界

当然,最终促成我跟贺大林教授并肩携手去创业的前提还有时代的大背景,当时包括西安交大等院校都在响应国家双创的号召,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贺大林教授作为医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而我又是激光方面的工程师,在前期友好且深度合作的基础上,我们联合成立了西安蓝极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定位于通过医工结合,促进蓝激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实现行业变革为社会造福。

2016年蓝极医疗刚成立的时候,因为蓝激光在医学界还是个全新的东西,技术及理论等各方面还不完全成熟,尽管我对蓝激光技术本身非常有信心,但对其临床意义并没有万无一失的把握。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很感激贺大林以及交大一附院的帮助,有赖于他们在临床实验上的专业支撑,能够使我们很多创新性想法和颠覆性产品,能通过科学审慎的医学方式得以验证,最终加速了蓝极医疗在行业内脱颖而出。

△ 图为蓝极医疗实验室图片

自蓝极医疗创立之始,我们就一直秉持着技术驱动的路线,前期稳扎稳打做好技术铺垫和临床验证,逐步再开拓市场和引进融资。幸运的是,在我们团队成立3年多的时候,就先后拿到了中科创星、西交1896及陕创投等本地机构的天使投资,后来曲江金控、道彤资本、纳通科技等知名机构也陆续向蓝极医疗进行了再融资。

得益于蓝极医疗团队和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2021年11月,历经5年技术攻关,由我们团队自助研发的30W蓝激光手术设备正式取证并投入临床,这是世界首台30W的蓝激光手术设备,也是蓝极医疗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该款设备在全国各大医院投用后,无论是医院科室还是患者本身,总体反馈都特别好。相对于被称为前列腺手术金标准的电切术,包括类比绿激光、红外激光等市面产品,利用蓝激光进行手术切割,不仅速度快效果好,而且还能保证患者手术全程不出血。更为重要的是,蓝激光不受环境的影响,完全实现了日间手术,如此既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而且大幅提升了医院的床位使用率,这些结果都出乎了我们团队的预期。

尽管30W设备的客户评价非常不错,但我们还是持续保持着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的步伐,并作出了研发一款输出功率为200W蓝激光手术设备的战略规划。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现有高功率激光由于手术时间太长或技术难度较大,都无法成功地普遍用于男性前列腺疾病的治疗。而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发现200W的蓝激光可以突破上述这些不利因素。但因为现有高功率光纤无法承受蓝激光特有的高光子能,导致光纤使用寿命仅有1-2分钟,因此我们必须研发一种全新的光纤,以满足高功率蓝激光手术的要求。

带着问题需求,我们埋头苦干了近一年的时间,测试了所能想到的各种技术方案,最终如愿实现了技术攻克——将原来使用寿命仅有1分钟左右的手术光纤,改善到了可以持续使用数个小时,如此不但使得200W蓝激光手术成为可能,还大大降低了手术费用。

2022年4月,蓝极医疗自主研发的200W蓝激光手术设备,顺利拿到国家批号获准应用于临床。经由临床对比,200W设备在汽化能力、止血效果、手术时间及操作难度等各方面,都有了更为明显的进阶,因此产品甫一上市便广获好评,迅速打开了西北和全国市场,同时还帮助公司在次年之后,获得了来自中合欧普和陕投成长基金等机构的新一轮融资。

△ 蓝极医疗首创的200W蓝激光手术设备

目前来看,从最开始的蹒跚学步,到逐步自立行走,蓝极医疗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技术革新、团队能力和市场拓展等各维度,都已渐入佳境。然而我们并没有止步于此,我始终认为,一个公司要想长期发展,不能仅依靠一款产品,一定要打破工业界的第二产品困境。那么如何做好第二产品,就是蓝极医疗眼下最大的挑战。

自从去年以来,经过与贺大林教授等团队成员持续的研讨,我们计划将蓝激光手术设备应用于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领域,同步实现将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预防等全流程整合到一起,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这个想法和设计的技术论证,样机正在研发阶段。相信随着这个项目的最终落地,我们能打造出蓝极医疗第二款能被市场广泛认可的医疗激光产品。

膀胱肿瘤是中国十大癌症之一,致死率极高。如果我们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这不仅是蓝极医疗的能力体现,更是中国医学界的重大突破。

△ 蓝极医疗核心团队在秦岭的战略发展研讨会合影

(左一为贺大林教授,左二为穆力越,左三为总经理刘海刚,右一为副总经理孟涛)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蓝激光设备拓展到了其他学科,比如用在齿科、皮肤美容、疼痛管理、妇科疾病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等领域,目前都有了相关的成果支撑,包括研究文章的发布,专利的申请及临床实验的佐证等等。

从技术工程师到企业创始人,从美国硅谷到西安,20多年的创业过往,给我最大的体会是,技术创业者一定要锲而不舍,就像一只走在沙漠中快渴死的骆驼,它并不知道水源在哪里,也许翻过了这个沙丘后就会出现一片绿洲。那么如何抵达绿洲呢?首先是需要用基础研究作为方向引导,其次要注重实用性研究,也就是走万里路去验证真理,最终找寻到真理可以落地的价值。

除此之外,创业者更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特质。我虽然是激光专业背景,但我的爱好涉猎很广泛。从上学阶段开始,我从来都不自恃清高,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过是个中等偏上的人,所以我保持了对知识的渴望,一辈子都在学习。无论是物理学、医学还是文学历史,我都会尽全力去钻研,这样才能保证我不至于人云亦云,也不会轻易被某些观点误导左右。

△ 穆力越于2023年6月在宝鸡刚跑完半程马拉松时留影

中国人过去常常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我今年已经61岁了,却一直在学习的路上。对于一个创业者而言,我始终认为,除了你的天资情商,勤奋和运气之外,终身学习是我们必须要有的能力,学习可以支持我们追上时代,也可以让我们时刻保持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去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改变世界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