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50天,我们和天图聊了聊这几个问题

2024-04-01
来源:融中财经 作者:融中财经
作为VC第一股,天图仍在砥砺前行。

去年10月,港交所传来的一则消息震动了整个创投行业——天图投资IPO了。

在这之前的数十年,中国投资行业一路摸爬滚打,经历了创业板开板前的数年煎熬、数次IPO暂停、科创板开闸以及风口的数度转换。作为本土创投中的老牌机构,天图一路打拼一路苦熬,见证了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一路发展。

随着行业更加成熟,开始有机构希望能够登上资本市场,打通募资渠道之余,与海外KKR、黑石等私募巨头看齐。这一等,就是数年。

直到天图投资的上市,让整个行业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天图,这家扎根深圳的消费投资机构在业内名气不小,它的身上有几个独特的标签:

首先,专注大消费。

事实上,在业内,垂直某个赛道的基金非常少,尤其是已经拥有22年历史的老牌机构,更是凤毛麟角。能够在一条赛道持续深耕,在中国市场上,这是独树一帜的。

其次,用人民币基金的性质去投美元基金的领地。

一个行业共识是,消费赛道的领航者是美元基金。可以说,大多数人民币基金错过了一整个消费时代。2011年开始,天图在决定专业化转型时,前瞻地将自己的战场确定在消费,这个决定并不好做。而能坚持十多年,更是难得。

通过深挖消费产业,天图在过去投资了一批头部项目,如小红书、百果园、周黑鸭、WonderLab、三顿半咖啡、飞鹤乳业、奈雪的茶等220余个项目,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50亿元人民币。

此后,天图开始谋求更平台化、规范化的发展,并在去年10月登陆港交所,成为本土创投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回顾上市之路,冯卫东坦率的说,“这条路,并不容易。”

自从天图上市后,不少同行到访,探求风险投资行业的上市路径。从天图的已有经验看,冯卫东给出了两个关键点:

其一、较大的自有资金规模。

VC的核心商业模式是管理他人的资产,这样一来,基金规模就不太稳定,靠管理基金规模支撑的管理人估值也就比较低,不容易达到有流动性的最低市值门槛。冯卫东直言,风险投资机构想要谋求上市,要求管理人自有资金规模足够大。天图成立之初就主要是用自有资金投资,这一路径选择使得自有资金规模即净资产较大,这是天图能够成功上市的原因之一。

其二、良好的治理结构。

天图开始管理外部资金后,募资对象就从最初的高净值个人快速转向专业机构LP,而专业LP对规范治理的要求一直比较高。在新三板开设不久,天图就成为了新三挂牌的VC机构。冯卫东告诉融中,天图在港交所上市前,已在新三板挂牌8年了,治理模式已经流程化、体系化以及透明化。

时至今日,作为VC第一股,天图仍在砥砺前行。

01

谈IPO

估值变化带动业绩的波动

市场教育仍需一定时间

融中:目前,天图投资已经上市近半年时间,体感如何?

冯卫东:到公开市场IPO,对于公司治理、品牌影响力都有着极大的提升,但另一方面,宏观经济下行、地缘政治等原因交杂之下,使香港资本市场流动性减少,导致公开市场的发行量受到影响。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有个新词“丐帮发行”,主要体现在发行量较低。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天图仍然得到了很多基石投资人的认可和支持,但也不得不说,天图上市之路,确实不容易。

作为首家上市的创业投资机构,天图探索了创投行业如何发行定价、如何体现业绩等问题。

目前业绩主要用账面估值体现,但企业的估值受到市场、环境、政策等多方面影响,起落浮动较大,也直接导致天图的业绩变化较大。比如,在市场环境较好的背景下,企业估值较高,天图的业绩就会上涨,反之则业绩下降。

比如,奈雪的茶,在市场表现较好时估值一度高企,但如今,波动之下市值大幅降低。但从逻辑看,天图的投资阶段较早,所以仍然是盈利状态,但因为企业估值降低,我们的业绩也会呈现波动性。

这样的情况在较为成熟的海外市场很普遍,诸如黑石、软银、伯克希尔哈撒韦同样如此。但中国投资市场仍在探索中,仍需要一定时间去熟悉和适应。

融中:很多头部机构也在谋求资本化,您看来,距离第二家实现IPO的投资机构出现,还有多久?有什么经验?

冯卫东:

我们判断,第二家的出现应该并不容易。想要上市,有两个关键点:

其一、较大的自有资金规模。

VC的核心商业模式是管理他人的资产,这样一来,基金规模就不太稳定,靠管理基金规模支撑的管理人估值也就比较低,不容易达到有流动性的最低市值门槛。冯卫东直言,风险投资机构想要谋求上市,要求管理人自有资金规模足够大。天图成立之初就主要是用自有资金投资,这一路径选择使得自有资金规模即净资产较大,这是天图能够成功上市的原因之一。

其二、良好的治理结构。

天图开始管理外部资金后,募资对象就从最初的高净值个人快速转向专业机构LP,而专业LP对规范治理的要求一直比较高。在新三板开设不久,天图就成为了新三挂牌的VC机构。冯卫东告诉融中,天图在港交所上市前,已在新三板挂牌8年了,治理模式已经流程化、体系化以及透明化。

02

募资:小步快跑

巨型基金正在减少

融中:在倡导投早投小投科技的当下,作为消费赛道的捕手,募资方面有什么新的感悟?

冯卫东:近几年,机构募资越来越困难,市场上主流的LP以地方引导基金和国资为主,他们更乐于投资半导体、医疗等项目,消费投资大为缩减。

对于一家专注于消费赛道的投资机构,天图也遇到了不小的挑战。

不过,经过多年的品牌和认知沉淀,天图仍然在和一些有地方消费特色的城市和引导基金达成共识,成立了数只小规模的赛道基金。

不同于过去的大规模基金,采用了小步快跑的策略。

除此之外,过去我们投资了一批具备成长性的项目,如今已经成长为产业龙头,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和产业链上的头部项目合作。

03

谈战略

与时俱进,攻守兼备

融中:在战略变化上,天图有什么新的计划?

冯卫东:主要是找到不依赖IPO的投资方式。二级市场投资、一级市场并购和分红型投资都是不依赖IPO的投资方式,我们正在进行机会评估。

融中:天图的目标是做中国的KKR、黑石?

冯卫东:

可以这么理解,更准确的说,是成为一家能够覆盖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业务的投资机构。

04

谈投资

提高标准,关注企业盈利能力

融中:过去一年我们投资节奏如何?

冯卫东:

相对而言,去年在投资节奏上比较缓慢和谨慎。

之所以更加谨慎,是因为我们投资门槛变高了。

最近几年,我们意识到未来环境的变化,比如资产的估值进一步回落,要实现大规模投资,还需要等待更好的机会,在投资节奏上,也需要匹配募资节奏。

融中:对于项目的具体标准进行了哪些调整?

冯卫东:

股权方面,我们增强了生物医药和科技属性项目的投资,在消费领域则更加关注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对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流有了更高的要求。

融中:更多的消费投资人纷纷开始转型去投科技,或者将文化消费与科技相融合的进行投资。天图如何理解?

冯卫东:

我们过去也投资了一些有科技含量的消费品。

比如我们投资的Wonderlab益生菌和三顿半咖啡,他们都应用了当前领先的技术从而能方便携带的同时,具有非常好的使用体验。因为技术创新能力,这些项目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壁垒,对于消费者而言,也创造了比较大的价值。

融中:现在挑选细分赛道布局的逻辑主线是什么?

冯卫东:赛道主要逻辑就是能代表着未来方向,比如去年我们投资了机器人相关项目越凡创新和行知行机器人。

从赛道看,我们认为机器人是工业自动化的延续,我们的投资不是投噱头,而是挖掘那些在垂直领域有真实应用场景的项目,这类项目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者人身风险。

在消费赛道,近两年我们投资了专注于铜锣烧产品的泽田本家,其实这是我们比较擅长的纯消费项目,也代表了消费的方向。泽田本家的盈利能力很强,商业模式简单且能够复制。这是我们擅长的项目类型,同我们投资的周黑鸭、鲍师傅都是一个类型。

融中:天图投资了不少消费项目,随着市场估值走低,如何看待这类项目的投资价值,如何面对波动?

冯卫东:我们投资了不少大热的消费项目,也看到了行业趋冷,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受情绪控制,而是更加理性的、长期的看待赛道,并在其中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对于项目的创新而言,我们希望投资那些产品有特点的项目,比如在中式烘焙赛道我们投资了鲍师傅,这个项目有着非常好的产品和简单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强,也更能经受得住时间和产业周期的考验。

天图对消费项目的覆盖时间长、覆盖面也比较广,对于这类拳头产品非常突出的项目,我们内部是非常喜欢的。在团队方面,鲍师傅核心团队来自烘焙世家,属于稳扎稳打型。

在最开始接触的时候发现,因为这个项目创业早期没有资金,所以很多店都是半加盟或者联营状态。我们对其进行了投资后,帮助鲍师傅将门店都调整为直营,然后推动企业做规范化。

我们投资的泽田本家,也是烘焙类项目,我们在同一个赛道挑选项目,会避免同质化竞争的项目,虽然都是烘焙,但是泽田本家主要是做铜锣烧。两家产品差异比较大、路径也不同,比如商业模式、选址策略,针对人群都有比较大的差异。

再比如我主导投资了锅圈食汇。之所以投资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们认为这种在家吃火锅的消费场景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在疫情中增长较快,属于新型零售的一种,他顺应了一种消费的趋势。

不过,在投资时,我们也有疑虑,就是在家吃火锅的需求会不会是一时的,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是企业持续扩大品类,把在家吃饭、做饭这个事情简单化。通过产品组合的迭代解决单一食品的不可持续性。

后来锅圈也证明了自己,他们从火锅探索到烧烤,将标准化食材不断做扩展,变成了新一代生鲜超市。

05

谈退出

把握好退出节奏,让LP更早看到DPI

融中:最近几年,一级市场的退出路径在收缩,天图是否满意当前的退出节奏?

冯卫东:

去年我们有两个项目实现IPO,在复盘时,我们认为天图还是投到了一些不错的项目,但反思是,退出的还不够坚决,没有控制好节奏。项目组千辛万苦投了一个项目,肯定是想等上市,但其实中途退出一定份额,整体回报下降但风险同时也下降了。

我们复盘发现,天图很多项目投资之后非常抢手,我们可以卖得更多一些。尤其是回本之前,应该抓住机会适当的退出。回了本之后再等上市和高额收益。这样做才能更好的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控制风险和回报率,也让LP更早一点看到DPI。

融中:今年以来很多GP都在强调退出,天图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冯卫东:未来几年,退出可能比投资还要重要。

IPO通道太窄,整个行业积累了10万个项目,这样来看,如果有10%是好项目,那也有一万个项目需要IPO,如果一年IPO 200个,也需要50年才能退完,这显然是个行业性难题。所以我们要在退出端进行创新,不能指望自己是IPO幸运儿,因此要找到不那么依赖IPO的投资方式。

融中:今年有什么新的退出策略的变化和调整?

冯卫东:我们最大的变化是,明确要找到不依赖IPO的投资方式。IPO固然重要,但是它的出口确实比较窄,目前我们已经有了几个方向:

首先,重视并购机会;

在并购方面,天图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并购团队,过去也有了诸如蒙天乳业、优诺酸奶这样的标杆性项目。

其次,分红型投资;

在投资上我们更倾向于投资那些有现金流、能盈利的项目,并约定优先分红机制。这样一来,即使在迟迟不能上市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一个不错的分红回报率,这样的基金就可以长期存续,哪怕到期了之后,还能通过卖S份额的方式退出。

融中:天图成立于2002年,到今年已经拥有22年时间,这样一家老牌机构,如何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前进并保持领先?

冯卫东:

体系化的建设,投资理念的不断的迭代,把握当前的时代的脉搏;

风控体系的建设,犯错误是免不了的,但要强调风险的控制能力;

第三、培养年轻人。目前,我们很多VC项目都是年轻团队去投资,大多都是80、90后,我们70后主要看一些大规模、后期项目。

最后,就是要长期坚持,看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并对自己的逻辑长期坚持、且建立信心。

很多人都在怀疑消费了,但我们认为消费这个概念足够包容,消费的机会仍是巨大的,新消费也是新质生产力,通过创新持续投消费,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另外,思考投资会越来越理性,投资人要有坐冷板凳的决心,要有自己的深度思考,才能够长期的坚持。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