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委托书称,世界上最具知名度,也最具争议性的投资者之一卡尔·伊坎(Carl Icahn)将放弃在Illumina董事会的竞选连任。
至此,这位被称为“企业掠夺者”的激进投资人与全球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的代理权之争,伴随着两年间企业近百亿的损失迎来尾声。
能有如今“和平分手”的结果,能看到双方都作出了不少艰难让步:Illumina将如伊坎诉求所称,在不晚于今年二季度正式分拆三年前花费71亿美元重金买下的Grail;而伊坎索赔4.76亿美元的诉讼目前已不了了之。
一起80亿的收并购案,是如何牵扯到美欧多国反垄断监察机构,激怒华尔街群狼,最终迫使首席执行官在董事会逼宫下仓皇辞职,以总亏损近百亿的惨痛结局收场的?
Illumina的这场梦魇也成为了生物医药企业,在反垄断收并购案中的一本“反面教材”。
基因测序巨头 深陷反垄断泥潭
2016年上任的CEO弗朗西斯·德·苏萨(Francis deSouza)曾是全球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毋庸置疑的一把手。
在他的带领下,Illumina坚定的选择了临床导向路线,重心从科研转向临床销售,业务范围从实验室一步步扩展到医院和诊所。
期间公司业绩从14亿美元增长到45亿美元,实现了超12%的年复合增长率,让Illumina市值攀到了巅峰时期的750亿,也牢牢控制住了全球80%以上的测序市场。
在前FDA专员、Illumina董事会成员Scott Gottlieb的眼中,deSouza一手开创了基因测序的新时代,让这门前沿技术从研究工具转变为临床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这位掌舵人盯上了癌症早筛这块蛋糕,并且承担了一个重大风险: 没有等待美国和欧洲反垄断监管机构的批准,就直接以71亿美元完成了对泛癌症早筛企业Grail 的收购。

这不是他第一次冒险,在收购Grail前,Illumina曾试图以12亿美元收购长读DNA测序领域领导者Pacific Biosciences,最终这笔交易陷入反垄断审查的泥潭,在当局介入后终止,Illumina还搭上了9800万美元的终止费。
梅开二度,Illumina对Grail的收购同样遭到了欧盟与美国双方反垄断当局的强烈反对,但deSouza领导的团队一意孤行的完成了这笔交易,噩梦就此开始。
首先是“顶格罚款”,欧盟反垄断机构处对Illumina处以了创纪录的4.32亿欧元罚款,罚款额占公司全球收入的10%。

在2022年报中,Illumina透露出因这次收购造成了企业约47亿美元商誉减值、12.5亿的运营亏损和难以预估的无形资产减值,企业净利润就此由盈转亏。


随后的两年间,深陷反垄断审查“泥沼”的Illumina市值从顶峰的700亿美元缩减至最低127亿美元,伴随着投资人的质疑声,激进派代表“华尔街之狼”卡尔·伊坎入场。
收割过苹果、微软、eBay等巨头的伊坎出手“稳准狠”,通过一封致其他投资人的公开信直接指向“重组管理层”。
在两个月的拉扯下,deSouza迫于压力辞职,甚至没有获得与他离职相关的薪酬。从安捷伦挖来的新任首席执行官雅各布·塞森(Jacob Thaysen)上任不到三个月就宣布了剥离Grail的计划。
此番“闹剧“结束后,按照欧盟的裁决Illumina最多还能保留14.5%的股份,而在三年前Grail的招股说明书中,Illumina的股份占比本就是14.6%。
百亿美元如一梦,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次错误的决策 一笔疯狂的亏损
这次收购事件怎么会引起全球反垄断部门如此强烈地反对?
相关报告中明确指出,本次并购不是横向扩张业务版图,而是纵向往产业链下游延伸,或将大幅减少多种癌症早筛市场的竞争和创新,以构成行业垄断。
这也与Illumina一意孤行的真正原因不谋而合。
现在的泛癌症早筛已算不上蓝海,但在2020年率先获得FDA认证,可检癌症类型高达50种的Grail是毋庸置疑的泛癌种早筛领头羊,巅峰期估值达80亿美元,甚至宣布冲刺纳斯达克。
拿下Grail完美符合Illumina加速向下游探索,寻找新的增长曲线的企业发展规划。
然而事与愿违,由这场过于匆忙的收购引起的监察机构抗议与资本市场波动,直接或间接导致Illumina在商誉减值、运营亏损、分拆赔偿等多方面损失了近百亿美元,资源、人才的损耗更不可估量。
尤其是人才,在伊坎大战董事会后,多达四位核心高管相继离职,除开上文提到的CEO还有首席医疗官 Phil Febbo 、首席技术官 Alex Aravanis和首席商务官 Susan Tousi,几位高管此后相继加入了Veracyte、Delfi等竞品公司。
更何况时间就是金钱,Illumina陷在官司里的三年,尽管核心产品DNA测序仪仍在陆续放量,但在华大智造等后起之秀的围剿下,基因测序赛道已是危机四伏。
对即将被分拆的Grail而言同样如此,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挤进了泛癌种早筛赛道, GRAIL虽然依旧领先,却已经绝对算不上独占鳌头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伊坎尚未发声称抛售股票,公司股价与口碑也在逐渐回升,承受了三年的拖拽和惶恐后,抛下包袱的Illumina如今终于可以如释重负,轻装前行。
结语
当各种不确定性徒增,华尔街要求的是实打实的业绩增长,毕竟生物医药企业本就是与时间赛跑,更应该规避“反垄断制裁”此类不安定因素。
期待未来的基因测序巨头能够专注在研发和商业之上,日拱一卒,共同推动人类生命科学应用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