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港股QUANTUMPH-P(下文简称“晶泰科技”)上市首日高开,盘中最高涨超24%,盘中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据悉,2023年3月31日,港交所主板新规正式生效,其中,新增针对“特专科技公司”一个章节(“18C”制度),而晶泰科技为首家通过该制度上市的企业,因而有“18C特专科技第一股”之称。
或因带“18C特专科技第一股”光环,晶泰科技备受关注。公告显示,晶泰科技本次全球发售共计187,373,000股股份(在超额配售前),每股股份最终发售价为5.28港元。此次,公司自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估计约为11.41亿港元。其中,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获103.35倍超额认购,国际发售部分则获2.13倍超额认购。
国际发售中包括Successful Lotus,IntelliMed,Mammoth Medical Solutions,海棠壹号,Bradley L. Pentelute教授,Ginkgo Fund I,百奥赛图及FaaS Capital Longevity Limited等8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规模3.37亿港元。
除此之外,晶泰科技本身实力不俗,由温书豪、马健及赖力鹏3名麻省理工博士于2015年联合创办,主营业务为提供药物发现解决方案和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与辉瑞、强生及德国默克集团等很多世界领先的生物技术与制药企业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
据悉,晶泰科技曾帮助辉瑞加速抗新冠特效药PAXLOVID的研发,仅用6周就完成了药物晶型预测与实验结果的相互印证和准确匹配。
据了解,晶泰科技十分受资本青睐。招股书显示,晶泰科技先后共进行了8轮融資,已筹集资金约732百万美元,投资方不乏红杉、Mirae Asset、谷歌、腾讯、国寿成达及五源资本等知名企业。股东列表中,腾讯持4.399亿股,持股比为12.91%。
研发投入上,2021-2023年,晶泰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14亿元、3.59亿元和4.80亿元,分别约占公司同年总经营开支的52.4%、53.5%及49.8%。截至2023年12月31日,晶泰科技拥有超过160项授权专利。
业绩上,2021-2023年,晶泰科技实现收入分别为6279.9万元、1.33亿元、1.74亿元,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同期分别净亏损21.37亿元、14.39亿元及19.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