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集团监事会已批准其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分拆计划,并提议2025年股东大会正式通过该决议。若获批准,汽车零部件业务将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独立上市,计划时间为2025年9月。根据分配方案,每持有两股大陆集团股票的股东将获得一股新上市公司的股票。为确保新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大陆集团计划为其提供15亿欧元现金,并额外设立25亿欧元的循环信贷额度,以支持运营发展。
此次分拆是大陆集团整体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监事会主席Wolfgang Reitzle表示,独立运营的企业能够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价值创造能力。首席执行官Nikolai Setzer也强调,分拆后,公司各业务部门(汽车零部件、轮胎和康迪泰克ContiTech)能更贴近市场和客户,更好地释放自身增长潜力。
分拆后,新公司的董事长将由现任监事会成员Stefan E. Buchner担任,而Philipp von Hirschheydt则将继续领导该业务,确保业务平稳过渡。他表示,2024年的经营业绩证明了公司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独立上市后,汽车零部件业务将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提升盈利能力。
大陆集团计划调整股息政策,在分拆后将向股东分配集团净利润的40%至60%(此前为20%至40%)。汽车零部件业务作为独立公司,其股息分配区间预计为10%至30%,具体支付情况将取决于未来的业绩表现。
汽车零部件业务近年来持续亏损,成为大陆集团的“拖累”。面对行业挑战,集团已采取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包括削减1万多个岗位,其中管理和研发部门各占一半。此次分拆意味着大陆集团将更加专注于轮胎和康迪泰克等核心业务,而汽车零部件业务则需独立寻求市场增长机会。
工会方面对分拆持谨慎支持态度。IG Metall主席Christiane Benner认为,汽车零部件业务的资本配置有助于其独立发展,但公司需要明确的市场策略,以推动创新产品发展。而化工行业工会IG BCE的代表Francesco Gioli则呼吁,集团应制定长期的增长战略,确保剩余业务的就业稳定性。
大陆集团的这一决定标志着公司结构的重大调整,旨在通过独立运营提高各业务板块的竞争力。对于汽车供应业务而言,独立上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公司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加大投入,以摆脱过去的业绩困境。而大陆集团本体将专注于轮胎和高性能材料(康迪泰克)领域,力求在核心业务上取得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