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英特尔芯片制造业务的未来,市场上出现了众多传闻,导致其股价大幅波动。最新消息称,中国台湾制造商台积电TSMC正与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AMD和博通Broadcom探讨成立合资企业,计划收购英特尔陷入困境的芯片代工业务Intel Foundry。
据悉,台积电的提议是在宣布其新的美国半导体工厂建设计划之前提出的。尽管台积电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该公司在此前的运营中很少通过合资方式开展业务。然而,在过去几年里,台积电已逐渐改变策略,例如在日本与索尼、电装Denso及丰田成立半导体公司JASM,在德国与博世、英飞凌和NXP建立半导体公司Europe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ESMC)。
美国政府对英特尔工厂落入外国企业手中持谨慎态度,特别是在特朗普的影响下,美国正积极推动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为了应对这一担忧,台积电提出的方案确保其在合资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不会超过50%,剩余股份由美国企业持有,以保证Intel Foundry仍在美国控制之下。此外,该方案还涉及合资企业的合作伙伴承诺购买来自Intel工厂的芯片,作为交易的一部分。
据报道,英伟达和博通已经开始测试英特尔最新的18A制程芯片,而AMD仍在评估该技术的潜力。美国半导体制造商高通此前也被列为潜在合作伙伴,但其已退出相关谈判。
英特尔近年来在芯片制造领域面临巨大挑战,2024年公司迎来自1986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净亏损达188亿美元。尽管该公司大力投资芯片代工业务,以期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重新占据领先地位,但业界普遍认为英特尔需要更多合作伙伴来分担高昂的制造成本。
目前,英特尔董事会倾向于整体出售芯片代工业务,但希望将其与核心处理器业务(包括Core和Xeon处理器的设计部门)打包出售。然而,这种整体出售的模式可能会增加谈判难度。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 Tan已明确表示,不会单独收购英特尔的芯片制造业务,但如果由台积电牵头建立合资企业,这种模式可能会被接受。
受该消息影响,英特尔股价一度上涨10%,但随后因市场不确定性再次回落。此外,由于美国政府可能调整《芯片法案》(CHIPS Act)的补贴政策,英特尔的复苏计划可能受到影响。
如果台积电的合资计划能够成功落地,这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英特尔可借此缓解资金压力,并提高工厂利用率;另一方面,台积电也能进一步扩展其在美国的制造业务,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台积电正通过合资企业模式尝试收购部分英特尔工厂,同时确保不失去美国政府的支持。然而,谈判的最终结果尚不明朗,英特尔是否会接受这一方案,仍需观望。无论如何,这一事件将对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