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小红书最新估值已飙升至3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2211亿元),短短三个月内上涨了50亿美元,涨幅约19%。
这一估值变动并非空穴来风,也不是小红书主动披露,而是源自金沙江创投旗下一只基金分发的投资组合文件。
一份VC文件,曝露小红书最新估值
该文件记录了2025年上半年易手的基金占有率。
文件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小红书在该基金总资产中占比高达92%,较上一季度进一步上升。
由此,彭博社通过该基金的账面净资产价值推算,小红书的估值,已从2025年第一季度的260亿美元,跃升至310亿美元。
这一估值增长,不仅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小红书商业模式和未来增长预期的信心强化,也引发了外界对其是否即将启动IPO的猜测。
有市场人士预计,小红书IPO最早可能今年启动,具体时间则将取决于市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估值并未得到小红书官方确认,金沙江创投方面也表示不予置评。
此外,这一估值水平在中国的互联网平台中也具备较强竞争力。以2025年数据为基准计算,小红书310亿美元的估值,约为阿里巴巴(市值约3000亿美元)的1/10,是哔哩哔哩(市值约100亿美元)的3倍,与百度(市值约300亿美元)基本持平。
同时,这一估值也高于其美国同行Pinterest和Snap这两家公司。其中,Pinterest的最新市值为257亿美元,而Snap的最新市值仅有158亿美元。
已完成7轮融资,10余家VC/PE投了
小红书的故事始于2013年。创始人毛文超与瞿芳最初将其定位为“出境购物攻略分享平台”,主打海外购物信息的社区化分享。
彼时,中国出境游市场快速增长,但用户在海外购物时普遍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小红书凭借真实用户分享的购物笔记,迅速积累了第一批核心用户。
此后小红书便引起了一级市场的重点关注。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至今,小红书已经完成7轮融资,背后VC/PE多大10余家。
包括,2013年10月份,天使轮融资,金额为数百万人民币,投资方为真格基金;
2014年6月底,完成A轮融资,金额为数百万美元,由金沙江创投领投,真格基金跟投。此后小红书开始布局电商闭环。
2015年6月初,B轮融资,金额为数千万美元,投资方包括GGV纪源资本,金沙江创投。此时小红书开始上线电商平台“福利社”,实现“内容+电商”双轮驱动。
2016年3月底,完成C轮融资,金额为1亿美元,投资方包括元生资本,天图资本,腾讯系基金。此时,小红书用户突破1000万,平台逐步从“购物攻略”向“生活方式社区”转型。
2018年6月初,,完成D轮融资,金额为3亿美元,本轮由阿里巴巴领投,以及包括金沙江创投、腾讯投资、纪源资本、元生资本、天图投资、真格基金、K11郑志刚在内的新老股东,全部参与此轮融资,投后估值突破30亿美元。
2021年11月初,完成一轮战略融资,金额为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淡马锡、腾讯投资、阿里巴巴、元生资本、天图资本。投后估值200亿美元。小红书当时表示此轮主要以老股东增持为主。
2024年7月份,完成E轮融资,金额委透露,投资方包括DST Global、红杉中国、高瓴资本、博裕资本、中信资本,投后170亿美元。
今年预计盈利30亿美元,远超Pinterest和Snap
值得关注的是,在疫情期间,尽管受到冲击,但小红书仍保持增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40分钟。
有媒体报道显示,小红书的月活跃用户已突破3亿,部分数据甚至显示超过3.5亿。而且每月有1.7亿用户主动表达购物意愿,具备极强的消费转化潜力。
用户超高的活跃度,最终转化为了收入的增长。
据报道,小红书2024年利润已经突破10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30亿美元。
这一盈利水平不仅远超Pinterest(2024年盈利约20亿美元),也远高于尚未实现全年盈利的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