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亿中国第六女富豪,开启“扫货”模式

2025-11-12
来源:雷达Finance 作者:丁禹
三季报营收净利双增,AI终端营收占比近九成

身家695亿元!在最新揭晓的《2025胡润女企业家榜》中,领益智造60岁的创始人——曾芳勤,强势跻身榜单第6名的高位,一举成为年度前十中令人瞩目的新面孔。

与上一年度相比,曾芳勤的财富暴涨315亿元,涨幅超过八成。而在《2025胡润百富榜》上,曾芳勤同样表现惊艳,排名大幅跃升45个位次,占据第71名的位置。

曾芳勤财富的迅猛增长,离不开领益智造业绩的坚实支撑。2025年,对于领益智造而言,无疑是硕果累累的丰收之年。在业绩层面,公司一扫去年利润下滑的阴霾,仅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便超过去年全年,同期营收也增长近两成至375.9亿元。

回看领益智造的发展,自搭上“果链”成为消费电子巨头后,领益智造并未满足于现状,从涉足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到如今积极投身于机器人、服务器等AI终端产业,领益智造始终紧跟时代步伐。

今年以来,曾芳勤更是带领领益智造开启“扫货”模式,积极在市场中寻觅优质资产,江苏科达、浙江向隆、铂科电子等企业均成其“相中”的投资或收购对象。

而在资本市场上,截至11月11日收盘,领益智造的股价为14元/股,较年初上涨超七成,最新市值高达1023亿元。

三季报营收净利双增,AI终端营收占比近九成

据领益智造最新披露的财报,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9.65亿元,同比增长12.91%;录得归母净利润10.12亿元,同比增长39.28%;扣非净利润更是大涨46.47%至8.97亿元,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放眼今年前三季度,领益智造的业绩同样可圈可点:公司营收同比增加19.25%,达到375.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上涨37.66%,攀升至19.41亿元,仅三个季度盈利规模便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在半年报中,领益智造将公司定义为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智能制造服务与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AI终端硬件核心供应厂商。

从半年报来看,领益智造的第一大业务为AI终端业务。上半年,该板块实现收入208.65亿元,同比增长17.26%,占总营收的88.32%,毛利率为16.89%,同比提升0.34个百分点。

至于第二大业务——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上半年为领益智造贡献收入11.83亿元,同比增长38.41%,占公司总营收的5.01%,毛利率同比提升13.27个百分点。

而领益智造的其他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15.77亿元,其中清洁能源业务实现收入13.82亿元,同比暴涨247.58%。

雷达财经注意到,从去年开始,领益智造就将自己的核心传统业务消费电子更名为AI终端。在AI浪潮下,领益智造前瞻布局机器人、AI眼镜、折叠屏、服务器四大赛道。

方正证券研报指出,在机器人业务方面,领益智造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智元机器人、强脑科技、傲意科技、九天创新等官宣了合作或深化合作进展,并获得海内外人形机器人客户的硬件订单。

在AI眼镜方面,领益智造专注于AR、VR、MR和AI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的核心组件与技术研发,为全球相关领域头部客户提供软质功能件、注塑件、散热解决方案、充电器等关键零部件。

在折叠屏方面,领益智造的核心产品涵盖不锈钢/钛合金/碳纤维等材质的折叠屏支撑件、中框、铜/不锈钢/钢铜复合/铝合金/钛等材质的VC均热板、折叠屏转轴模组、模切功能件/结构件、充电器等关键组件。且公司正全面覆盖国内外知名折叠屏终端品牌。

在服务器方面,公司整合自主研发的热管与均温板技术,助力显卡等高算力、高性能、高功耗、高热流密度的应用场景,并晋升为AMD核心供应商。

方正证券认为,领益智造的业务切入点均为高景气赛道,产品具备差异化优势,且与全球头部客户均保持深度合作,有望充分受益AI赋能带来的下游景气度抬升。

领益智造频频出手,开启“扫货”模式

雷达财经注意到,由于期内购建的长期资产及购买理财现金流增加,前三季度,领益智造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66.05亿元。

事实上,为了巩固公司的业务布局,并在AI浪潮中争夺话语权,领益智造早已开启“扫货”模式。

8月,深交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领益智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收购江苏科达斯特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6.46%股权的交易方案。

据悉,江苏科达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饰件总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是多家知名整车厂商的一级供应商,因此本次收购将成为领益智造布局“汽车+AI”的重要一环。

10月末,领益智造再度“豪横”出手。彼时,领益智造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领益科技将以24.04亿元的价格现金收购浙江向隆机械有限公司合计96.15%股权。

天眼查显示,浙江向隆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专业研发、制造、销售汽车等速驱动轴、传动轴为主的汽车零部件厂商。

据悉,浙江向隆的客户覆盖广泛,包括大众、丰田、长城汽车、比亚迪、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广汽、一汽等新能源及燃油车整车厂商,以及庞巴迪、北极星等全球全地形车头部品牌。

对于此次交易,领益智造表示,旨在加速深化在汽车产业领域的布局,完善在汽车领域的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收入结构,实现产业的升级优化,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并为迎合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及探索AI终端硬件的扩大应用提供基础。

领益智造认为,本次交易将切实提高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方正证券研报认为,领益智造收购浙江向隆,有望构建“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领域双重优势。此次收购有利于公司构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产品矩阵,是公司完善汽车产业链的重要战略布局。

方正证券进一步指出,目前,领益智造的汽车业务已从最初的动力电池结构件,扩展至汽车饰件、动力传动系统轴件等核心领域,全链条布局雏形已现。

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与机器人零部件在技术复用、供应链共享等方面存在协同,可形成“车-机共生”的产业效应。

在机器人这一高潜力赛道,领益智造同样动作频频。11月7日,领益智造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积累了大量核心技术能力,形成了丰富的具身机器人硬件产品矩阵,拥有伺服电机、减速器、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等执行层核心技术。

领益智造还透露,公司已与多家头部具身智能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正积极推动具身机器人硬件制造业务的落地。

据领益智造介绍,公司对机器人业务的定位是“三位一体”的具身智能:第一,专注核心零部件、总成研发设计;第二,打造全方位硬件服务;第三,为机器人提供完备的工业应用场景落地开发。

事实上,作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热门赛道,机器人行业有着巨大的潜力。据国际研究机构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

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11月7日,领益智造还通过官方公众号透露了新的布局动向:其作为重要战略投资方入股铂科电子,双方将在AI算力能源系统制造工艺、系统协同与全球交付上形成互补。

此外,领益智造与铂科电子已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湖南赛铂电子有限公司,围绕智能制造与系统集成展开协同布局,并建立双层股权合作关系。

据悉,合资公司将专注于高功率电源产品的研发、销售以及方案设计,包括但不限于AI 服务器电源、储能电源等。

从“果链”巨头到多点开花,拆解曾芳勤的经营哲学

如今,领益智造能在AI终端设备、汽车及低空经济等领域多线布局,并成功达成千亿市值,这一切都离不开其创始人曾芳勤的努力。

据21世纪商业评论,曾芳勤1965年生于广东深圳,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深圳一家国企从事渔业管理工作,并一路做到副总位置。

20世纪80年代,曾芳勤放弃稳定体面的“铁饭碗”工作,抱着“想做一些特别一点的事情”的想法,她选择去美国留学,成功取得休斯顿大学跨国管理硕士的学位,并在硅谷赚得第一桶金。

在美国期间,曾芳勤接触到一些美国企业,开始做市场策划和企业管理,在摩托供应链形成了一定的声望。回国后,曾芳勤担任美时精密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进入精密件行业。

后来,当时的手机巨头诺基亚为了发展热熔胶业务找到曾芳勤,这直接促使她产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于是在2006年,曾芳勤创立领胜电子科技,这便是领益智造的前身。

当时,国内有很多企业涉足模切业务,但曾芳勤并不想让自己的公司成为第二个富士康。与其他同行相比,曾芳勤的优势在于她更了解海外客户、海外文化和国内优质工程,于是为了实现差异化发展,曾芳勤朝着降低产业链成本的方向努力。

以设备成本为例,曾芳勤买下全球最贵的两台德尔塔机器,经过分析调查和自制等环节后,领益智造率先成为国内最早做圆刀机器的企业。曾芳勤透露,购买一台机器40-50万美金,而自己做大概30万人民币。

同时,曾芳勤在原材料和管理费用等方面的把控也十分到位。在各环节的优化下,领益智造可以实现比同行减少至少20个点的整体成本。

2009年,领益智造成功接入苹果供应链。不过,苹果对供应链企业十分严苛的把控,也曾压得曾芳勤喘不过气来,她曾用“把牙血都咬出来了”来形容她当时的状态。

不过,在曾芳勤的带领下,领益智造最终还是成功在“果链”中站稳脚跟,“利润亏本”、“良率要求高”等诸多挑战,都被其以效率和成本一一解决。此后,众多国产手机巨头也纷纷选择与领益智造合作。

2018年,领益智造通过反向收购江粉磁材,成功登陆A股市场。但上市首年,领益智造便录得6.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亏损。在当年的年报中,领益智造形容这是“对领益智造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领益智造表示,正当公司意欲借助资本市场的东风,扬帆起航、乘风破浪之时,原壳公司体系内的公司先后发生了金立事件和大宗商品贸易预付款事件,不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公司的发展,而且对二级市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幸运的是,在以曾芳勤为领导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领益智造很快走出困境。2019年,领益科技成功扭亏为盈,并在随后几年将商业版图拓展至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在谈及在新能源业务的总体布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时,曾芳勤曾笃定地表示,“领益智造不是一个单纯追求规模的公司,我们追求的是高质量发展。我们看准的不仅是具备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我们甚至会进入一些高竞争的赛道,以全球领先的、要求高的企业为目标客户。”

如今站在AI风口上,曾芳勤又将目光瞄准了机器人、AI眼镜、服务器等赛道,而已经市值千亿的领益智造能否借此再度起飞,我们将持续关注。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