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构名称:鼎晖投资
成立时间:2002年
管理规模:660亿人民币
代表案例:蒙牛、百丽、双汇、链家地产、现代牧业、奇虎360、晨光文具、谢瑞麟、美的、房多多……
投资业绩:鼎晖累计投资案例221起,累积投资金额491亿元人民币。3家被投公司挂牌新三板,其中42个IPO,4个并购,3个借壳上市。为投资人创造的投资回报高达300%。蒙牛一案更为鼎晖带来了高达5倍的投资回报。
鼎晖投资,这家老牌机构的故事被反复言说。他的掌舵者吴尚志为人称道的成功故事仍在继续。
成立于2002年的鼎晖投资从私募股权业务起家,涉足私募股权投资(PE)、创业投资、地产投资、夹层投资、证券投资、财富管理多个业务板块。鼎晖私募股权投资目前管理着五支美元基金和两支人民币基金,管理资金规模达660亿元人民币。
过去的十几年中,鼎晖投资了超过百家企业,覆盖农业、制造业、消费零售、医疗、互联网等诸多行业,其中30余家已经在国内外上市。在这份长长的投资明细中,不乏蒙牛、百丽、双汇、链家地产、现代牧业、奇虎360、晨光文具、谢瑞麟、美的、房多多这样的明星企业。
目前,鼎晖累计投资案例221起,累积投资金额491亿元人民币。2006年,鼎晖投资的创投团队成立,先后募集了3期美元基金和1期人民币基金。在2015年,鼎晖投资进行内部战略重组,将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的医疗、成长型投资团队战略重组为鼎晖创新与成长基金。重组后的创新与成长基金专注于医疗健康、TMT以及中国特色的消费成长等3块业务,投资比例分布为5:3:2。
鼎晖投资以PE投资起家,PE基金为公司的主力基金。借助鼎晖私募股权的助力,许多企业已成长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行业领导者。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鼎晖投资的项目中,3家被投公司挂牌新三板,其中42个IPO,4个并购,3个借壳上市。
鼎晖投资目前的6块业务中,针对私募股权投资类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和创新与成长投资。股权投资为PE投资,针对后期项目。创新与成长投资为VC投资,针对早期项目。根据鼎晖投资的官网披露,PE和VC类投资基金的总规模占到其所管理资产的67%。
鼎晖的发迹
刚刚成立之初,鼎晖投资并不似今天一般名声在外。创始合伙人王霖回忆,白手起家的鼎晖在创始时期也很艰苦。三四张办公桌、一部传真机就是鼎晖的全部家当。“去蒙牛调研时,公司甚至掏不出到内蒙古的机票钱。”王霖说。
彼时,企业家们对初出茅庐的鼎晖并不感兴趣。更艰难的是,鼎晖的募资也并不顺利。他们原本期望第一年募集一亿美元,但却只融到了7500万美元。“当时的头等目标是存活下来。”吴尚志说,而如果第一期基金业绩表现不佳,这家当时还默默无闻公司的下场很可能是清盘关门。
在食品快消领域,鼎晖拥有两个重要投资案例,一个是蒙牛,一个是双汇。通过这两次的投资,鼎晖在行业内站住了脚。目前,第一期基金目前已全部退出,为投资人创造的投资回报高达300%。而蒙牛一案更为鼎晖带来了高达5倍的投资回报。
2000年底2001年初,鼎晖投资尚未成立,焦震是当时中金公司直投部任副总裁。焦震从北京华联超市总经理处偶然得到一个消息:最近出了一款牛奶叫“蒙牛”,回头客特别多。
当时,蒙牛正在准备上市,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焦震与蒙牛的第一次面谈约了四、五个月。第一次见面时,蒙牛的当家人甚至并不清楚什么是私募,也对鼎晖所处的行业并不了解。
焦震没有放弃,“从我们的角度看,觉得这家企业的营业额能再长点,也不一定在小板上市而是在主板上市。我们对蒙牛方面说,你们上市也不差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抽个机会再聊两次。这样说,他们觉得合理,也没拒绝我们。”两次见面后,蒙牛开始接纳鼎晖。鼎晖投资分别于2002年年底和2003年年底,两次注资蒙牛。2004年,蒙牛顺利上市。
投资南孚,是鼎晖的另一个经典案例。
投资南孚前,焦震还考察了位于天津、上海的多家电池公司,当时投资决策会议上有人指出,为什么要到福建山沟去投资?焦震则针锋相对:“天安门位置好,你告诉我去那儿投什么?”
2002年,鼎晖投资首次对南孚进行投资。南孚一役,让鼎晖顺利进入了名利双收的时代。
2003年,包括鼎晖、摩根士丹利在内的投资方曾将所持股份全部转售给持有金霸王品牌的吉列公司。而对南孚的投资并没有因转售而结束。
2005年宝洁以5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吉列公司全部股权。至此,南孚成为了宝洁旗下品牌。宝洁为南孚引入了西方管理制度,但在宝洁庞大的品牌序列中,南孚所能得到的资源和资金支持力度并不大。
12年后,鼎晖从宝洁公司手中收购南孚电池,整个交易价格近6亿美元。鼎晖投资也充分利用自己在跨境、跨区域大型并购及复杂交易中积累的经验,帮助南孚电池实现国际化扩张的目标。
产业链中捕捉机会
曾在航天院担任工程师的焦震从中金时代开始和吴尚志合作。在他看来,投资重要的不是选择项目,而是在产业链脉络中捕捉到更多机会,并创造项目、改造行业。
在投资蒙牛之后,焦震发现了上游的养牛产业和包装企业对于奶业公司的重要意义,由此发掘了现代牧业和纷美包装。现代牧业之后,养殖行业得以进入投资人视野,并引发众多资本跟进。这也是鼎晖在产业链布局的最初模型。
2013年9月,焦震领导双汇71亿美元吞并美国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成为中国农业企业国际化的经典成功案例。此次收购,让双汇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猪肉供应商。在鼎晖的支持下,双汇经历了MBO(管理层收购)、双汇上市,并成为了国际化的现代公司。“鼎晖在重组时给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没有鼎晖,我们的视野不会这么开阔。”双汇董事长万隆对外毫不掩饰鼎晖的功绩。
事实上,这场跨国吞并非如想象一般简单。从2013年的5月开始,这场蛇吞象的游戏就已经启动。焦震指挥全球上百名律师、会计师、投行家和企业家通力合作,历时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桩价值71亿美元的交易。多线作战,压力可想而知,在纷繁芜杂的事务中,焦震必须耐心地预想到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并制定对策。
收购完成后,焦震随即启动了万洲国际(原“双汇国际”)的IPO进程,拟集资292亿至411亿港元。如果成功,万洲国际将成为自2010年以来香港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鼎晖对双汇长达八年的蛰伏也将取得丰厚回报。但由于认购额不足,2014年5月万洲国际IPO被迫中断。回忆当时,焦震说:“我要为此担负100%的责任”。他坦陈自己遭受了巨大的心理打击,但仍然要直面困境。
在重新调整发行策略后的2014年8月,万洲国际终于成功登陆港股。万洲国际坐拥了中国和国际两个庞大的市场,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猪肉产品供应商,而史密斯菲尔德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也如期推行。双方开始在资源、技术、品牌等各方面进行共享,特别是史密斯菲尔德在技术和食品安全方面的优势,被应用到中国国内市场,协同效应也正在借此发挥。
至今为止,鼎晖的核心创始团队无一人离职。当初出走中金对吴尚志而言,是“失去锁链”般的自由。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六人的创始团队始终如一。从鼎晖第一期基金开始,凭借对市场的判断,鼎晖开始集中对国内民营消费品类下注。“新的消费品牌在建立过程中,将浮现大量新巨头。”正是在这一理念引导下,鼎晖第一期基金投资了南孚、蒙牛、李宁、分众等九家公司。
已年过花甲的吴尚志被称为PE界的老船长,如今,面对投资,他仍感觉自己正值壮年。“我的父亲73岁创立安贞医院,87岁退休,”他说,“投资的确是可以干很久的行业。” 正值壮年的鼎晖投资,未来路仍很长,他将创造的奇迹,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