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IPO,国资出手了!

2024-04-23
来源:智药投 作者:子任
地方政府充当“救世主”

IPO实质停滞下,地方国资正在成为一些创新药企的“救命稻草”。

4月19日,南京英派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派药业”)宣布完成4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特佳投资和熙诚金睿共同领投,扬州国金集团和顾屿南歌参与本次投资,老股东礼来亚洲基金与厦门建发新兴投资本轮持续加码。

资料显示,英派药业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合成致死作用机制的创新药研发公司,管线包括PARP抑制剂Senaparib、WEE1抑制剂IMP7068、ATR抑制剂IMP9064、PARP1选择性抑制剂IMP1734等,公司去年与Eikon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license out交易,并与华东医药达成独家市场推广合作。

据了解,英派药业项目为扬州市重大招引项目,公司拟在扬州建设生产基地,总投资约6亿元,用地面积6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用于生产PARP抑制剂项目,全部建成预计总销售超50亿元。

扬州国金集团公众号发布信息称,此轮融资中,国金集团管理的扬州国金英派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简称“英派基金”)投资了1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杠杆率4倍。而英派基金规模为1亿元,由国金集团负责运营管理,市高新区为主要出资人,联动江都区、市经开区、科教集团及百亿科创母基金共同发起设立。

从上述信息不难看出扬州市当地国资LP的良苦用心:为促成此轮融资,为英派药业设立了一只专项基金,使得公司在当下生物医药寒冬下顺利完成了一笔罕有的大额融资。

英派药业时任CEO曾在2021年表示,“在接下来的2年内,英派药业将在资本市场实现IPO计划”,而2年之后的英派药业并没有选择上市,而是在2024年选择背靠国资金主完成大额融资。

有过相同豪言壮志的还有葆元医药,当然,这家公司后来也没有成功IPO,并在不久之前卖身给了一家美国药企。

上市政策的调整仍在继续,未盈利创新药企的IPO前景仍然扑朔迷离,虽然部分公司已经通过其他方式“上岸”,但更多的企业仍然困在黑暗中不知去向。

专注合成致死,核心产品即将上市

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是指两个非致死基因同时被抑制,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利用这一机制找到肿瘤中的特异突变,再找到它的“合成致死搭档”,进而特异性杀死癌细胞,引发了肿瘤界的无限憧憬。

2014年,全球首款"合成致死"药物PARP抑制剂Olaparib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卵巢癌,标志着"合成致死"从概念变成现实。目前,全球共有六款PARP抑制剂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卵巢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疾病,其中Olaparib的年销售收入达26.38亿美元(2022年)。

图:PARP抑制剂全球已上市产品

作为“合成致死”领域最“卷”靶点,全球有近40款PARP抑制剂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吸引包括英派药业、正大天晴、汇伦生物、迪诺医药、英矽智能在内的多家国内药企入局。

英派药业的PARP抑制剂Senaparib针对卵巢癌的一线治疗目前已完成Ⅲ期临床试验,2023年9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Senaparib在中国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公司表示该款药物具备“Best-in-class”的潜力。

而除了PARP抑制剂外,基于公司在DDR(DNA损伤修复)领域的研发平台,英派药业还布局了WEE1、ATM、ATR、Chk1/2、DNA-PK等靶点,多款相关药物在中、美两地进入临床阶段。

成立于2015年的英派药业至今已有15年历史,公司能取得如今的成就,离不开蔡遂雄和田野两位灵魂人物的努力。

资料显示,现任公司CEO的蔡遂雄博士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拥有超过二十五年的新药设计和开发经验,曾任EpiCept,、Maxim及Cytovia三家生物技术公司资深总监十余年,参与Crolibulin、Azixa等多款新药的研发,是90项美国专利和81项国际专利申请的发明人。

公司常务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官田野在获得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药理学和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后,曾在Parke-Davis, 辉瑞及Transtech Pharma公司历任研究员、副总监及资深科学家,经其领导的数个新药项目进入了美国临床研究,其中包括肥胖症及老年痴呆症等领域。

近30+机构押注,积极对外BD

作为国内“合成致死”领域的明星公司,自2014年以来,英派药业先后完成7次融资,参与投资的机构接近30家,包括礼来亚洲基金、元生创投、药明康德、深创投、君实生物、越秀产业基金、高特佳投资等知名投资者。

其中礼来亚洲基金在公司发展历史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礼来亚洲基金,也就没有今天的英派药业。

据了解,2010年左右,公司Senaparib项目启动,当时正值PARP抑制剂最火的时候。然而在2011-2012年,在PARP研究领域发生了iniparib乌龙事件以及olaparib 临床2期失败,很多公司都放弃了PARP抑制剂开发。

那段时间成为公司最为艰难的阶段,但英派药业坚持下来了,并在2014年获得礼来亚洲基金和其他基金的A轮融资后,逐渐步入正轨。公司此后的B轮、C轮、C+轮、D1轮、D+轮融资,礼来亚洲基金也均为投资方之一。

目前,英派药业董事长一职也由礼来亚洲基金董事总经理徐聪担任,作为英派的早期投资人,徐聪伴随并深入参与了公司的发展过程。

据不完全统计,英派药业外部融资金额共计超过10亿元,即便如此,考虑到其多款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公司仍选择积极对外合作以减轻新药开发及商业化压力。

为此,公司曾于2018年任命包骏博士出任CEO。作为医药行业BD“老将”,包骏在药物研发、技术转让、许可和业务拓展、风险投资、创业和公司融资等方面拥有超过25年的丰富经验,曾在华领医药、海和生物、珅奥基医药等负责相关工作。

2020年,英派药业与君实生物于2020年在中国上海成立合资公司,双方合作推进Senaparib项目在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多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和商业化准备等工作。

2023年,英派药业与Eikon Therapeutics宣布双方就IMP1734及其他PARP1选择性抑制剂签订独家授权及合作协议。根据协议,Eikon获得了除大中华区以外所有区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IMP1734是英派药业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PARP1抑制剂,预计将于2023年进入I期临床试验。

资料显示,Eikon Therapeutics的创始人Eric Betzig博士因开发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奖,此外,传奇药物Keytruda(“K药)的核心开发者、默沙东前全球CEO、默沙东前首席医疗官等人也已经加入该公司,目前Eikon已对外引进了多款产品。


同年,针对Ⅲ期结果良好的Senaparib,英派药业又与华东医药达成BD,根据相关协议条款,华东医药将负责塞纳帕利在中国的商业化市场推广,英派药业将获得1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最高不超过1.9亿元人民币的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同时英派药业将基于未来实现的净销售额向华东医药支付市场推广服务费。

不过,即便积极对外BD项目以开源节流,随着公司核心项目即将获批上市,生产项目建设仍旧是避不开的一关,没有选择IPO的英派药业只能通过别的渠道来补充资金,也就有了公司决定在扬州建工厂、从当地国资拉赞助的一幕。

根据公开信息,英派药业成立于南京,之后又将总部搬到了上海浦东新区,而此次进军扬州,某种程度上也是寻求政府资助的妥协之举,也正应了近期爆火的文章标题“张江biotech的终点是二三线城市”,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转折。

写在最后

等不来IPO的创新药企,正在积极自救。

IPO,曾是中国Biotech重要的募资渠道,据统计,2021年科创板上市药企共募资金约590.38亿元。

然而上市政策的收紧,使得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突然失去了每年数百亿级别的增量资金,其造成的直接和连带影响,为行业带来重大冲击。

对于每个身处其中的个人来说,能做的也只有适应,无论是降估值募资,还是被并购,亦或者寻求地方政府资助,还是借钱搞研发,在破产清算的威胁面前,一切都变得可以接受。

南美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有可能在未来引起某处的龙卷风。作为一二级市场的关键节点,IPO的阶段性收紧,又怎么能孤立地看待,大到整个产业的竞争格局、地域分布,小到个人的行为和心态,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今年3月“创新药”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政府对创新药的具体支持政策正在渐次推出。近期,北京、广州、珠海等多地政府同时出台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正在释放积极信号。

相信中国创新药终将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但在此之前,想尽方法活下去是唯一命题。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