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港资本陈军:依然聚焦有长期主义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 | 投资人:快答2025

2025-05-21
来源:融中财经
“投早投好仍然是最佳策略,赛道分化会非常明显,合理承担风险仍然是一级机构原动力。”

前言:
2025年,以一副猝不及防的形态出现,国防、科技、文化、国际政治领域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回望过去几年,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震荡。疫情、战争、经济衰退、地缘政治……这些关键词充斥着我们的视野,也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运行规则。然而,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动荡中也孕育着新的希望。
2025年,作为投资人,我们比任何人都更深刻地感受到时代浪潮的冲击,更能深切的感受到春江水暖。站在产业前端,立在创新前沿,投资人对于已经到来的2025有着什么样的期冀和见解?
我们邀请了多位顶尖投资人,将以他们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未来经济、投资的路线图。
此文为融中特别策划·《投资人:快答2025》系列报道第十九篇。

2025年,创投行业行至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之复杂变化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市场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机遇。作为有着其中,见证过多个投资周期起伏的紫金港资本,凭借其稳健的投资策略和深刻的行业洞察,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着确定性,为投资者照亮前行的道路。

成立于2014年的紫金港资本,以学院派投资风格著称,核心成员多为浙大校友,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投资与企业管理经验,还具有深厚的工程技术背景,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资赋能服务。自成立以来,紫金港资本坚持“深度价值,分享成长”的理念,聚焦有长期主义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专注于早期硬科技项目,以“母基金+直投”的模式,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挖掘并支持具有创新技术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

面对2025年,紫金港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陈军表示,将更关注人工智能赛道、先进材料赛道、智能装备赛道等。对于下一个十年,陈军更是直言,“不能缺席全球人工智能和中国硬科技包括半导体和生命科技的崛起。”

以下为融中财经对话紫金港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陈军实录,以飨读者:

融中财经:您对于DeepSeek的现象级火爆怎么看?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垂直领域的突破?除了大模型之外,我们如何认识和国外人工智能产业的差距?

陈军:DeepSeek的火爆标志着我国在大模型领域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性能”创新之路,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范式,也使我国与美国的人工智能差距有所缩小,尤其是在推理模型方面,是中国AI产业的重要突破和标志性信号。

DeepSeek拥有诸如训练成本低、性能高的优势,如DeepSeek-V3模型训练成本不到OpenAI同性能模型GPT-4的十分之一,DeepSeek-R1模型推理成本仅为OpenAI o1模型的三十分之一。通过算法优化等创新,突破了“堆算力、拼数据”的传统路径,以较低成本提升了性能。DeepSeek开源开放的策略,吸引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快速跟进,众多科技巨头以及政务、教育、医疗等各个垂直领域纷纷接入,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降低了开发门槛,满足了市场对于高性能、低成本大模型的需求,推动了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的落地应用,真正开始了大规模普及。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和国外领先国家在人工智能产业上仍存在人才、算力、数据等差距。美国等国在AI顶级学者、从业人员数量上领先,国外高校在数学、物理等AI基础学科建设也强于我国;在算力方面,美国整体算力强,高性能GPU等算力硬件数量多,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称中美算力差距约10倍,英伟达等国外企业主导高端AI芯片研发生产,国产芯片在性能、规模上有差距,限制了国内算力的提升;在数据方面,国外关键领域数据标注、管理更成熟,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高,可为模型训练提供优质数据,且国外数据共享和开放程度高,有更多公开数据集与共享平台,利于AI研究交流与合作。当然,国内也早已注意到这些问题,正在奋起直追。

融中财经:DeepSeek之后区域政府都在反思如何产生核心项目?作为GP,和政府的合作模式会否有新的变化?

陈军:原则上合作模式不会有本质差别,仍然是聚焦有长期主义的优秀企业家和企业。行业热点本身有起伏,DeepSeek之后的AI的确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每家GP和政府都会更为关注人工智能的崛起对当地经济的推动,但是毕竟有360行,其他的大赛道和交叉赛道机会很多,紫金港资本仍然会坚持寻找和支持有长期价值的创新在合适的地方落地成长。

融中财经:如何看待像梁文锋,王兴兴这些年轻企业家的成长?最欣赏的创业者有哪些特质?

陈军:我欣赏的创业者应该具有这几种特质:1.强烈的使命感与宏大愿景,不单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渴望推动行业变革、解决社会问题,像马斯克致力于可持续能源发展,引领电动汽车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前行。面对艰难险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冒险,能突破舒适区,大胆追逐新机遇。

2.卓越的创新能力,能突破常规思维,创造出独具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他们应当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快速掌握新知识、新技能,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与技术环境。

3.极致地专注。专注让创业者在一个领域深耕细作,不被外界干扰与诱惑左右。创业之路布满荆棘与诸多诱惑,只有保持专注,才能深入钻研业务,积累深厚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提升核心竞争力。梁文锋专注于量化投资与人工智能领域,从创立雅克比投资到幻方量化,再到DeepSeek取得突破;王兴兴聚焦机器人领域,全球开创性开发低成本外转子无刷电机驱动的四足机器人,不断迭代,持续推出领先产品。他们的成功都源于专注。而且,专注有助于创业者集中资源,在创业初期资源有限时,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投入关键业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单点突破,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融中财经:2025最看好哪些细分赛道?什么样的项目值得投?有哪些“非传统性指标”衡量项目?

陈军:人工智能赛道包括诸如具身智能、智驾等,以及在行业垂类医药、材料,和文旅等赛道的应用,还有先进材料赛道,智能装备赛道等等。

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不小挑战,今年我们希望多投一些在细分领域有较为突出的技术优势,同时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项目。我们一直没有特别的“非传统性指标”,主要还是聚焦不一样的创业者在不一样的时候能够坚持长期做成一些不一样的事业。

融中财经:2025中小企业在中国的生存环境将会如何?建议创业者如何做好哪些准备?

陈军:2025年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会转好并相对不错。更为公平竞争的环境和DeepSeek之后政府对真实创新的大力支持和风险容错的提升,会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家积极向前。因此,如何像“六小龙”一样首先把有壁垒的创新搞好,同时也要积极重视创新流量的变现,这是创业者可以准备的。

融中财经:近两年募资放缓的情况下,2025在募资会有哪些新动作?

陈军:仍然聚焦在两个湾区推动基金设立,同时积极和更有创新服务意识和市场化的政府母基金、产业资本等合作。

融中财经:如果有机会重新开始投资生涯,会怎么做?

陈军:更加聚焦硬科技投早投小,心无旁骛,陪伴和服务。

融中财经:伴随着哪吒、黑悟空等中国元素的崛起,您认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是否已经回归?尤其是各地政府对文化产业/文旅的支持下,其中蕴含着哪些投资机会?

陈军:文化自信中国人一直都不缺,回归也是必然。同时,我们有地方文投的出资,我们的被投企业也在品牌出海、品牌打造上助力文化的中国元素。但是在这一块上,紫金港资本并不是特别专业,我们更多是顺其自然。

融中财经:2025年消费投资是否重新崛起?出海如何看?

陈军:是的,比较看好消费和消费投资的重新崛起。出海应该主要还是会在科技消费领域比如电动汽车,机器人以及优秀医药公司的license out等等,文旅的出海相对比较平稳。

融中财经:当下的牛市,您是怎么理解的?对一级市场的驱动作用在哪?一二级如何联动?

陈军:我们在新年寄语中就已经预判了值得期待和一睹更为长周期科技牛市。最近随着A股和港股二级的转暖和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期待,IPO的重归常态化似乎得到更多共识,因此一级的回暖也是不期而遇,叠加并购的助力,一二级联动会产生更多的火花。

融中财经:投资行业下一个10年机遇在哪?哪些类型的机构能参与其中?最基本的投资逻辑是?

陈军:不能缺席全球人工智能和中国硬科技包括半导体和生命科技的崛起。积极主动拥抱变化的机构都能躬身其中。最基本的逻辑还是最有创新力的中国人才和市场。

融中财经:2025年乐观还是悲观?请对中国一级市场做三大预测。

陈军:我们在24年新年寄语中就乐观认为是“乐观者前行”,25年DeepSeek和哪吒现象,值得大家乐观积极。对一级市场预测三点:投早投好仍然是最佳策略,赛道分化会非常明显,合理承担风险仍然是一级机构原动力。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