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独角兽最终选择了去港股IPO!
近日,芯片独角兽云英谷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整体估值约85亿元。
此次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支持 AMOLED TDDI 芯片的研发和优化以及拓展应用场景;支持 Micro-OLED 和 Micro-LED 显示驱动背板的研发和优化;战略投资或收购以及用作营运资金等。
2023年初,云英谷曾计划在A股IPO,但最终未能成功。
去年11月,某上市公司曾发出对云英谷控制权的购买要约,但今年3月份,这笔备受瞩目的芯片独角兽“卖身”案,被宣告终止。
不愿“贱卖”,收购终止
去年11月,A股上市公司汇顶科技宣布称,公司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云英谷控制权。当时,汇顶科技还公布了详细交易预案,拟向深圳翼势等56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云英谷100%股份,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但是今年3月份的时候,汇顶科技突然宣布终止该收购,原因是双方虽就技术协同性和战略价值达成初步共识,但对云英谷的估值始终存在较大分歧。
作为买方,汇顶科技希望有更优惠的并购价格,而卖方云英谷作为明星独角兽,创始团队和背后股东等多方利益团体,不愿“贱卖”。因此该并购案最终被宣布终止。
累计完成9轮融资,大陆第一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
云英谷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注于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设计的明星企业。
云英谷创始人顾晶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学士与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留美期间主要从事超高分辨信号处理研究。
2012年回国后,顾晶创办了云英谷科技。
成立初期,云英谷主要做IP生意。不过,从2016年开始,云英谷从专利授权业务转向芯片设计。
天眼查显示,自成立以来,云英谷已累计完成9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哈勃、京东方等众多知名大厂投资方,以及红杉中国、启明创投、北极光创投等市场化VC机构,还有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投资基金、国开科创、深圳高新投以及策源资本等国资投资平台。
据2024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云英谷以85亿元估值入选。2024年,云英谷的销售量已超5000万颗,且在全球所有智能手机品牌的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供货份额从2022年的1.2%上升至2024年的4.0%。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4年,云英谷的营收分别为5.51亿元、7.2亿元和8.91亿元。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以2024年销售量计算,云英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全球第五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厂商。其已掌握软硬一体全栈自研显示驱动技术,涵盖显示驱动芯片设计、驱动补偿算法开发、像素补偿电路布局三大关键技术环节,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和VR/AR设备。
转战港股IPO
2023年1月,云英谷与中金公司签署A股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开启A股IPO之路。但此后半年多的时间,云英谷IPO计划一直没有新动态传出。
直到2023年8月,其保荐人中金公司才更新了辅导工作进展报告。不过后续云英谷的上市计划仍未有实质性进展,最终该A 股IPO计划不了了之。
有分析认为,一方面,云英谷存在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自 2023年起盈利表现并不乐观,2022年至2024年其毛利率分别为31.9%、0.4%和2.5%;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0.1%、- 30.2% 和25.1%,这或许是导致其A股上市计划搁浅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目前监管态度相对明确,二级市场不太欢迎内卷型企业,哪怕这类企业有着不错的财务指标。客观存在的大环境问题,也使得云英谷的A股IPO之路异常坎坷。
如今,港股IPO市场火爆,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到香港IPO。好事多磨!无论此前的A股IPO计划也好,“卖身”方案也罢,都已经成为过去。云英谷转身寻求港股IPO,或许是新的转机。
对于创始团队和背后的VC/PE和大厂股东而言,相较于心酸被收购,IPO实在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在IPO敲钟面前,其他所有的可能,都是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