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合肥1986科创园焕新蝶变

2025-08-04
来源:融中财经
开园当天,可提供75间客房的配套青年公寓正式交付,将为青年人才提供舒适温馨的居所。

8月2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五里墩园区改造而成的1986科创园隆重开园。这处承载着合肥“创一代”四十年科技沉淀与记忆的土地,经由蜀山科创集团与弘毅投资联手焕新升级,蝶变为一座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的活力青年科创社区。

“科创+城市更新”,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1986科创园占地约95亩,原址于1986年8月正式动工开建。后中电科38所因发展需要整体搬迁,长期空置。2025年2月,蜀山科创集团与弘毅投资一拍即合,前者提供载体支持和政策支持,后者为园区导入资本赋能、服务赋能以及科创资源,双方携手共创科创招商和高效运营的新模式。

当天下午,“智汇蜀山 科创未来”1986科创园企业家座谈会在园区召开。安徽省科技厅厅长赵明,合肥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袁飞、中国电科38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贾珩珺、弘毅投资总裁曹永刚,以及众多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科创家和企业家参加座谈,共同探讨科创生态建设、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赵明指出,1986科创园“科创+城市更新”的定位,紧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契合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方向。希望园区充分发挥优势,汇聚优质资源,助力安徽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袁飞强调,1986科创园既有深厚历史感,又具现代活力,是蜀山区打造功能品质社区的有益尝试。希望蜀山区积极导入资源、激发活力,让这里成为创业者愿意来、留得住的热土。

贾珩珺表示,38所将全力支持园区运营,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科学教育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将园区打造成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曹永刚介绍,园区重点招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腰部企业,基于安徽省和合肥市优势产业精准抓取“强链”“补链”项目。园区将打造绿色低碳、全要素、一站式的创业服务社区,为科创企业提供资金(股权、债权)、技术(验证、测试)、市场(场景、订单)以及管理服务(人力、财务、法务等)等全方位赋能,助力企业加速创新。

开园活动现场,首批入园的6家企业代表和2家平台签署入驻协议,涵盖了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南生活北科创”,引领青年科创社区新潮流

在1986科创园,创新向“北”,生活向“南”。园区充分考量科创人才对居住和品质生活的需求,依托存量产业空间和周边丰富的生活服务场景重塑空间功能。

开园当天,可提供75间客房的配套青年公寓正式交付,将为青年人才提供舒适温馨的居所。楼下,一条从南向北约200米的“科创+文创”市集长廊热闹非凡。也正是这条长廊连接起园区“南生活北科创”的空间布局,让科研人员“上楼共享创新,下楼享受生活”成为现实场景。

坚持产业思维,深化“四个一”模式探索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是当前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重要使命,但其中蕴含的风险不言而喻。如何在早期投资中实现良好回报?近年来弘毅投资积极进行自我革新,完成了从“财务投资人”到“产业共建者”的转型,创新提出“四个一”(一区域、一产业、一基金、一园区)赋能模式。目前已在合肥、上海、成都、西安、苏州、深圳、湖州等地打造了多个差异化的区域赋能样本。

例如,2023年改造升级的上海利丰广场,立足上海“3+6”产业导向,依托漕河泾科技创新氛围,充分​聚合冯氏集团的全球时尚资源及弘毅深厚的科技投资积累,目前园区​已成功发展为沪上 “人工智能 + 时尚” 产业高地之一。

1986科创园正式启用,​​标志着弘毅投资“四个一”战略的又一标杆案例落地,也彰显了弘毅投资深耕合肥、联合蜀山区打造长三角具有影响力科创高地的坚定决心。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