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月豪掷21亿元拿下上纬新材控制权后,智元机器人又有了新动作。
8月11日,玉禾田在官微上表示,旗下深圳玉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树智能”)完成工商变更,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入股玉树智能,持股5%。
该消息一经披露,迅速在资本市场引发强烈反响。玉禾田连续两日大涨,累计涨幅达38%。截至8月12日,玉禾田报收29.50元/股。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智元机器人一面从风投那里融资,一面却不断投资同行以及上市公司。上个月,公司刚刚宣布将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以21亿元的交易总价收购上纬新材66.99%的股份。
公告发出之后,上纬新材接连收获十个涨停板,成为年内首只10倍大牛股。这意味着,若此次收购顺利完成,智元机器人或将揽获十倍浮盈。
而智元机器人的投资远不止于此。企查查显示,智元机器人的直接对外投资达29项,间接投资达23项,包括富兴电机、千觉机器人、灵猴机器人、希尔机器人等。
智元机器人再对上市公司“出手”
“不差钱的”智元机器人又出手了。
8月12日,玉禾田开盘即涨停,报收29.5元/股,两个交易日累计涨幅约38%,而这一市场表现与智元机器人的最新投资动作密切相关。
企查查数据显示,8月8日,深圳玉树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玉树智能”)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持股比例5%。此次增资后,玉树智能注册资本由5000万元增至5263.16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玉树智能在今年3月刚刚成立,是玉禾田集团旗下专注于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核心企业。
据悉,玉树智能主要从事智能环卫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已成功推出无人驾驶清扫车、多功能清扫机器人、巡查无人机等系列产品。其创新的“玉树智能魔盒”解决方案,通过为传统环卫设备加装智能模块,配合“玉禾田智慧大脑”管理系统,实现了环卫作业的数字化升级和效率提升。
实际上,这并非智元机器人与玉树智能的首次合作。玉禾田官方公众号显示,早在6月28日,双方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成立“深圳玉树具身机器人智创中心”。该中心聚焦“AI+机器人”技术融合,致力于构建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作为玉树智能的母公司,玉禾田集团在环卫服务领域具有深厚积累。这家创立于1997年的民营企业,是中国环卫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主营业务由城市运营与物业管理两大板块构成。
近年来,公司积极推动智能化转型,业绩稳健增长。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3.94亿元、61.61亿元、72.03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1.58%、14.22%、16.93%;归母净利润4.94亿元、5.21亿元、5.75亿元,分别同比增加4.61%、5.42%、10.4%。
2025年一季度,公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实现营收18.82亿元,同比增长10.58%,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9.2%。
东吴证券分析指出,环卫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将助力企业降本增利。据测算,在20%的无人化替代比例假设下,玉禾田未来5年业绩增长空间可达115%,对应2025年PE仅为12倍。
拿风投的钱投二级市场?
事实上,智元机器人正乘着具身智能的“东风”,快速构建起自己的投资版图。
7月8日,上纬新材发布控制权变更公告。根据公告披露的交易细节,智元机器人相关主体拟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的方式至多收购上纬新材66.99%的股份。按照7.78元/股的转让价格和要约收购价格计算,此次交易的总价款约为21亿元。
市场对这一资本运作市场反应极为热烈。公告发布后,上纬新材股价开启暴涨模式,从7月9日起连续10个交易日斩获“20cm”涨停板。截至8月12日收盘,上纬新材年内累计涨幅达1176.28%,报收85元/股。也就是说,若此次收购顺利完成,截至目前,智元机器人已浮盈超十倍。
值得关注的是,智元机器人的投资版图远不止于此。据企查查信息,智元机器人还投资了多个机器人产业链公司,包括富兴电机、千觉机器人、灵猴机器人、希尔机器人等。
以灵猴机器人为例,智元机器人于今年4月11日完成对其投资入股。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企业,是A股上市公司博众精工的子公司,专注于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博众精工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在工业装备制造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数字化装备领域。
更早之前的3月15日,公司还宣布将以增资扩股形式战略注资卧龙电驱旗下希尔机器人。随后的4月10日,又与大丰实业签订股权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适用于文娱体旅商场景的人形机器人项目。
智元机器人之所以能够如此频繁地进行投资布局,与其强大的融资能力密不可分。
据了解,8月1日,公司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此次融资由国际产业资本LG电子与韩国未来资产集团联合领投,这也是LG电子在全球具身智能领域的首次战略布局。
事实上,这已是智元机器人今年以来的第四轮融资。回溯来看,今年3月,公司完成了由腾讯领投的一轮融资,吸引了包括华发集团、龙旗科技、卧龙电气、蓝驰创投等多家产业方以及多家老股东的跟投。此轮融资过后,智元机器人的企业估值达到150亿元。
5月,智元机器人再获资本加持,京东云计算、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等参与融资,上汽投资、红杉中国等原有股东也进行了追加投资。
上个月,公司又宣布获得正大机器人战略投资。根据规划,正大机器人将依托其资源优势,重点协助智元机器人在生命科技、新零售、新消费及康养服务等应用场景的业务拓展。
关键人物邓泰华
事实上,智元机器人频繁投融资的背后,离不开前华为系高管邓泰华的运作。
据了解,邓泰华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1995年便加入华为,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2000年代初,面对中国自主3G标准TD-SCDMA产业化困境,他临危受命组建研发团队,通过优化基站核心算法,成功将系统延迟降低40%,助力华为成为首个通过工信部入网测试的设备商,一举打破欧美厂商的技术垄断。
此后,他继续带领团队攻克TD-LTE多频段协同技术,实现基站功耗下降35%的突破。
2016年,在5G技术预研阶段,他主导的MassiveMIMO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单小区峰值速率突破3.5Gbps,为华为后续斩获全球50%的5G订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年后,他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这一年,他开始执掌华为计算产品线,主导构建鲲鹏处理器和昇腾AI芯片的生态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一时期,智元机器人创始人“稚晖君”彭志辉正担任昇腾全栈研发工程师,这为日后二人共同创业埋下了伏笔。
2023年2月,智元机器人成立。2025年3月,邓泰华成为智元机器人法定代表人,并同时出任董事长兼CEO。
就在其任职当月,智元机器人产品迎来重大技术突破,发布了行业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即“智元启元大模型”。这款GO-1大模型将彻底改变具身智能的发展轨迹,机器人将从依赖特定任务的工具,向着具备通用智能的自主体发展,并有望在商业服务、工业制造、家庭生活等多个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邓泰华的带领下,智元机器人的发展势如破竹。8月11日,智元机器人宣布与富临精工达成合作,签署了价值数千万元的项目协议。根据协议,近百台远征A2-W型具身机器人将部署至富临精工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远征A2-W是智元机器人在去年8月发布的柔性智造机器人。此次合作意味着该品类机器人在全球智能制造场景的首次规模化落地。
未来,在邓泰华的运作下,智元机器人或将在发展主业的同时,持续扩大其投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