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新能源车新势力们都“卷生卷死”的时候,智能家电领头羊追觅,高调入场。
就在最近,追觅科技官宣加入造车行列,而且第一款车就要打造对标布加迪威龙的纯电超级豪华产品,初步计划第一款车会在2027年亮相。
从当下新能源赛道局势上看,新势力们正在30万以下卷生卷死,百万以上却留下大片真空;而追觅手握的三张底牌,恰好直击这片空白:一是“电机+算法+传感”全栈自研,能让零百加速比布加迪更残暴;二是横扫德国、法国市占率第一的高端渠道,直接复用即可触达全球高净值人群;三是组织沉淀出的极致用户洞察,能把AI情绪座舱做成“比你更懂你”的私人管家。
从清洁赛道到速度巅峰,追觅不是跨界,只是把“用技术堆出体验溢价”的剧本,换到下一个充满机会的舞台。
新势力,又添一员
电车新势力,又来了一名猛将。
融中财经获悉,8月28日知名科技企业追觅科技正式官宣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追觅超级马达加持下,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为用户带来最极致的动力体验。追觅表示将持续长期投入汽车领域,目前该项目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在持续扩张。
追觅想要对标的布加迪威龙,可谓是汽车历史的一大传奇之作。由德国大众集团旗下的布加迪品牌于2005年推出,它以极致的性能、精湛的工艺和昂贵的价格闻名,被誉为“工程学的极限”。布加迪威龙不仅是速度的象征,更是人类汽车工业技术与艺术的巅峰结晶,它重新定义了“超级跑车”的标准,并至今仍是无数车迷心中的“神车”。
这次,从扫地机、无人机到杀向汽车领域,追觅正在寻求将自身多年积累的核心技术能力复用到更深更广阔的业务领域,在以布加迪、法拉利为主的超豪华汽车品牌中,追觅科技的加入,必然会重塑新能源时代超豪华汽车的市场格局。
依托高速马达技术,追觅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新能源汽车时代,一直缺少一家真正智能化的超豪华品牌。
这次进军新能源赛道,追觅并没有选择做一台“大而全、形而上”的新能源车,而是重新定义了什么是下一个时代的超豪华汽车——“极致性能与智能科技融合的驾乘体验”。这是当前超豪华汽车市场的空白,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引领下一个汽车时代的最好的机会点。
首款超豪华纯电车以“感知-理解-进化”为核心,构建起区别于传统豪华车的智能生态体系。其搭载的AI赋能陪伴系统,如同为车辆注入记忆中枢,能持续学习用户的驾驶习惯、场景偏好甚至情绪特征,系统会自主沉淀并动态优化响应逻辑,让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成为“最懂用户的专属座驾”。
语音交互层面突破了传统车载语音的机械感,可精准复现用户熟悉的声线特质,从语调的抑扬顿挫,还是日常表达时的情感起伏,都力求贴近真实人际交流的温度,让用户的每一次人车交互,都带着可感知的情绪共鸣。
跨生态互联能力则打破了场景边界,车辆可与用户的智能家居、移动终端形成无缝协同:离家时自动同步行程调整家中设备状态,抵达目的地前提前联动各设备终端,让超豪华体验从座舱延伸至用户生活的全场景,构建起强粘性的智能生活闭环。
截至2024年底,追觅全球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其中45%为发明专利,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这些技术储备将直接转化为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在团队构建方面,追觅汽车已组建起一支涵盖研发、制造与质量控制的跨行业人才队伍,既包括原智能硬件业务的核心研发人员,也引入了来自传统整车制造领域的资深专家,形成“智能+制造”双基因驱动的组织架构。既能高效推进技术迁移与集成创新,又能保障研发、量产与品控环节的专业性与成熟度。
80后学霸的创业之路
追觅从创立到走红,是一个科技理想和商业现实完美融合的过程。
带着航空级的技术基因,追觅科技在2017年成立,切入智能清洁赛道时从0到1攻克高速数字马达,先后突破10万转、15万转,直至如今量产18万转、储备20万转的世界级水准。创始团队把原本高冷的航天动力、SLAM算法、流体力学等技术“降维”应用到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洗地机、高速吹风机等高频生活场景,让“核心科技”走进千家万户。
从2017年成立至今,追觅用八年时间从初创团队蜕变为行业“超级巨头”。其自主研发的20万转/分钟高速马达技术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该技术量产的企业,并以此为基石构建起涵盖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吸尘器、吹风机等品类的智能清洁生态帝国。
目前,追觅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在德国(占比42%)、法国(占比29%)、波兰(占比30%)、以色列(占比38%)、新加坡(占比32%)的市场占有率均位居第一,而追觅洗地机在越南(占比45%)、泰国(40%)、马来西亚(占比27%)等亦成为当地市场份额第一名。
过去,追觅科技已经在产品矩阵和供应链布局上为自己铸造了两条深厚的护城河。
在产品矩阵方面,针对不同场景下的技术适配,追觅在拓展多品类立体化布局的同时,各品类之间也能互相带动增长。依托核心技术底层架构的共通性,追觅科技的核心技术在不同产品上实现了技术复利。看似是不同赛道,但本质上都是核心技术在不同场景的复利应用。
并且,每个业务单元都要打造极致的用户洞察能力,以为内部输入更前沿的行业信息。在追觅科技看来,一切技术产品的创新都要基于消费者的需求。为了深入了解用户需求,追觅科技设立了消费者洞察中心,有规划地进行用户调研,收集产品反馈,了解消费者诉求,推动产品决策,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产品功能与体验。
在追觅公司的企业文化中,开放包容就是一个非常核心的价值观,在技术层面以及商业层面,追觅也一直秉承着这一理念,与伙伴取得合作共赢,以技术和产品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
纯电豪车的市场空间
选择造车,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行业机会是属于追觅的“天时”,目前车企大多在终端和低端车型上发力,但高端、超高端或豪华市场相对空缺,追觅希望从高端市场切入,抓住智能化升级之下的超豪华汽车空白市场。依靠中国的产业链,不打“性价比”,以技术溢价在全球市场上打造一个高端品牌。
在智能硬件领域,追觅抓住了“苹果机会”。当下,造车行业仍然有“苹果机会”。追觅希望在汽车领域复刻过去的成功经验,以“中国供应链+全球高端渠道”的模式,依托中国的供应链、技术与工程师储备,追觅要打造一个能在全球市场占据高端地位的“中国品牌”。
追觅科技过去在消费电子和智能家电累积的技术和人力优势,则是“地利与人和”。
车是另一种形态的“机器人”,追觅过往技术在车上也有着很强的复用性。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是追觅造车的信心所在。一直以来,高速数码电机、AI算法、传感控制等领域都是公司的技术强项。在汽车层面,追觅已经在马达、AI交互、智能座舱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外,基于广义机器人领域深耕,追觅多年来与行业顶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电池、马达、自动驾驶等关键零部件上有可靠的供应链支撑。公司背靠国内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供应链集群(上海临港、苏州等地均聚集了电动车核心供应商),可以高效整合资源。
除此之外,追觅的销售网络已经非常成熟。追觅拥有在海外100余国的6000家线下渠道,并非简单的“销售网点”,而是经过多年运营沉淀的“高端品牌触点”——在清洁领域,追觅能与戴森等国际品牌同台竞技,且以更高定价实现市占率第一,这意味着其已掌握高端用户的需求洞察与品牌沟通逻辑。
这种能力迁移到汽车领域,将大幅降低“用户教育”的成本,让其在2027年车型推出时,快速触达目标客群。
追觅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公司营收及利润率的不断提高,让公司有能力做造车,并有信心和耐心支撑高端豪车的研发发展。
目前,追觅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在持续扩张。与此同时,追觅也将在汽车领域应用其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在技术成果上,追觅在汽车产品所需的马达、AI交互、智能座舱领域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团队管理上,追觅汽车团队汇聚了“双重基因”的人才组合:一方面,公司内部培养了一批在智能硬件领域富有方法论和产品创新经验的核心骨干,对高端科技产品的研发、市场有成熟心得;另一方面,从传统汽车行业吸纳了众多资深人士,包括整车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营销渠道等各条线的老兵加盟,为造车项目注入了整车行业Know-how。
作为硬件行业的“后发者”只要抓住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节点,完全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而当前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转型,正是这样一个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