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复活威马?一个欠债500亿,另一个欠债260亿

2025-09-15
来源:企业
宝能复活威马?

深陷破产泥潭快三年的威马,居然借尸还魂宣布即将复活。

其背后神秘的新东家,被认为是宝能集团。然而,宝能资金链早已断裂,外债欠了500多亿还不上。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自身都难保的宝能,如何能救活欠债260亿元的威马?

1. 宝能复活威马?

作为曾位列“造车新势力四小龙”的品牌之一,威马汽车早期手握稀缺造车资质,具备较强吸金能力,几乎是造车新势力中融资最多的车企。

然而从2022年起,威马便陷入财务危机,工厂逐渐停产。2023年年底,威马申请破产,法院受理。

与此同时,威马创始人沈晖借道德国莫尼黑转赴美国,并长期滞留海外。

令人意外的是,停摆近三年之后,威马近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宣布即将复工复产。

白皮书中透露,威马新股东是深圳翔飞。公开资料显示,翔飞的法代和实控人是黄晶,其也是昆山宝能实控人。

此外,翔飞持有悠宝佳汽车99%的股权。后者的法代张晓,为宝能新能源汽车董事,同时还在宝能汽车销售公司、昆山宝能汽车等多个公司任职。

工商信息显示,翔飞成立仅两年、社保参保人数曾为0。

故有观点认为,翔飞是“宝能系”为参与威马汽车破产重组而专门成立的“壳公司”。威马的接盘方,实际上就是宝能集团。

2. 宝能欠债500亿

宝能系的背后是姚振华,他1970年出生于广东汕头。通过卖菜赚得第一桶金,然后进入地产、金融等行业,建立了庞大的宝能帝国。

2015年前后,姚振华利用“万能险+股权质押”杠杆组合拳,掀起血雨腥风的“宝万之争”。他还曾血洗南玻A、围猎格力电器,令资本市场闻风丧胆。

2016年,姚振华以1150亿元的身家,晋升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第四名。

不过2017年保险监管风暴刮起,姚振华被罚禁入保险业10年。

与此同时,地产黄金时代也宣告结束,宝能帝国开始风雨飘摇。

于是,长袖善舞的姚振华将视线投向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他成立宝能汽车,拿出几十亿收购了观致汽车和长安PSA。

然而,宝能汽车越做越差,在车市几无存在感。宝能系的资金链,也逐渐断裂。

截至2025年6月,宝能集团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宝能汽车被执行金额逾120亿元。姚振华个人被执行金额也超310亿元,2023年还曾被讨薪员工围堵暴打。

3. 威马欠债260亿

自己都危如累卵的宝能,有什么能力复活威马?很多人对此都持悲观态度。

第一,资本和现金流问题沉重。数据显示,威马债权高达260亿元。而威马账面总资产只有仅40亿元,缺口超过200亿元。

接盘方翔飞初期预计投资仅10亿元。这点钱,对于重启研发、渠道、售后和备件等体系来说,可能都是杯水车薪。

一旦宝能出现较大危机,无法持续给威马输血,后续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威马复活计划就可能随时夭折。

第二,威马产品力落后。

威马要复产的EX5和E5,是2018年威马销量最高的两款车型。至今,仍有不少EX5车型作为网约车在路上行驶。

这两款车放在2018年还可以,但是如今其产品力,早已落后两三代了。这样的车型,即使生产出来,能卖得动吗?续航、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等,威马都需要补课。

另外,开发全新平台车型,至少需要18个月到24个月才能量产,远水难救近火。

第三,信任问题难解。

首先是供应商。威马停产两年多期间,供应商大面积流失,虽然目前已有不少供应商签订了“复工意向”,但普遍要求“先付款后发货”。威马在供应商那里的信用,其实早已破产。

其次是消费者。威马破产前接连出现“锁电门”、自燃、315晚会曝光售后推诿等问题,破产期间又出现了APP停服、4S店大面积退网,10万老车主遭遇“配件无、维修难、系统旧”等。

这样一家车企,要重建供应商和消费者信任,何其艰难。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