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突发大规模召回。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日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116887辆。
其中召回编号S2025M0149I:涉及XMA7000MBEVR2和XMA7000MBEVR2车型,共计98462辆;召回编号S2025M0150I:涉及BJ7000MBEVR2车型,共计18425辆。
从这一召回规模上来看,这几乎覆盖了小米SU7标准版上市以来的绝大部分销量。
而原因则与智能辅助驾驶直接相关。
根据官方通告,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消息一出,还很快引发市场热议。
没办法,“大规模召回”,确实惹眼。
所谓汽车产品召回,就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包括制造商以有效方式通知销售商、修理商、车主等有关方关于缺陷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除缺陷的方法等事项,并由制造商组织销售商、修理商等通过修理、更换、退货等具体措施消除其汽车产品缺陷。
一般用户认知中,召回往往意味着,出售的汽车出现了一些硬件缺陷、故障隐患等等,需要送回到实体店内,进行维修更换等。
不过,小米此次召回,并不一样。
据了解,小米此次召回,本质上是通过OTA升级免费优化辅助驾驶算法,以消除智能辅助驾驶层面的缺陷,而非物理返厂维修。
而之所以沿用“召回”一词,这也是源于今年8月市场监管新规要求企业严格执行OTA升级活动分类管理要求。并指出,未经备案不得开展OTA升级。
这意味着,造车新势力们的OTA行为,同样被进行严格监管,在特定层面上,还直接处于“召回”范畴。
小米此次,也正是合规表述。同时亦在此次召回同期,雷军在官方微博上宣布,“小米汽车OTA秋季大版本升级,今日起,小米SU7、YU7将同步升级!大家非常期待的座舱功能:小米超级任务、超级小爱、宠物模式……”,或是侧面回应“召回”事件。
不过这也对造车新势力们,提了一个醒。
目前新能源市场,国产造车新势力都在狂飙突进,在极短的时间内崛起,成为了舞台上的亮眼玩家。
但汽车工业,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安全层面,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虽说有声音认为,小米此次使用“召回”的合规表述,是太老实了。但是要知道,在汽车安全这件事上,所有人本就应该老老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