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腾讯多轮押注,这家独角兽要用AI彻底重塑内容生成产业链

2025-09-30
来源:PE星球
接连斩获10轮融资,腾讯、红杉中国、招银国际等顶级资本持续加码。

2025年7月,AIGC赛道传来重磅消息——硅基智能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由嘉兴高新区产业基金独家注资。这家2017年成立的科技企业,接连斩获10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十亿元,腾讯、红杉中国、招银国际等顶级资本持续加码。

估值近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光环下,资本市场真正看重的是其“硅基劳动力”战略的落地能力:145项核心专利、数十行业场景渗透,数字人市场占有率稳居市场TOP,这份成绩单让硅基智能成为AI产业化的标杆企业。

AI MCN革命:视频生产的工业化重构

近两个月来,许多网友刷到了一个名为“硅基大司马” 的短视频账号,在各大平台解说着中国科技的进步。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大司马矩阵账号已经收获了1000万粉丝,全网播放量突破了15亿!谁能想到这一切数据的背后,竟然全都是由AI来完成的。

这套由硅基智能打造的DUIX Mind视频生产流水线,大大降低了视频制作过程中人力所占的比重,热点挖掘→脚本⽣成→数字⼈出镜→智能剪辑,全部由AI一键搞定。

商业化层面,其“卖结果”的模式更具颠覆性,彻底颠覆了传统的MCN模式,直接以流量分成成为客户的“增长合伙人”,矩阵化复制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未来有望赋能千万创作者成为“AI一人公司”。

短剧降本增效90%:AI重构影视生产逻辑

随着AI MCN模式的顺利落地,硅基智能还将 AI的工业化能力延伸到了短剧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效率革命。传统短剧要搭团队、请演员、租场地,动辄⼏天甚⾄⼏周才能拍完⼀集。

但AI短剧完全推翻了这套玩法,不需要编剧、不⽤演员、不⽤实景拍摄,⼀个+⼀台电脑+⼀套⼯具,就能撑起⼀个完整的剧组。

借鉴行业实践数据,AI在短剧制作的过程中,可承担 70%-80%的工作量:从剧本生成、玄幻场景建模到虚拟演员演绎,彻底省去场地租赁、真人片酬等重成本,使单剧投资从百万级降至十万级,成本直降90%。

更关键的是,其自研模型实现服装道具精准控制,虚拟演员不仅24小时待命、永不“塌房”,更能通过情绪识别技术呈现细腻表演。这种 “技术 + 内容”的双轮驱动,使得硅基智能正在打开价值千亿级别的短剧增量市场。

数字永生:情感需求的科技回应

在日本,硅基智能的数字永生服务正成为现象级存在——数十家主流媒体连番报道,数月内吸引数十万注册用户,年底预计突破25万体验者。这项由DUIX ONE引擎支撑的服务,通过逝者照片、影音等材料构建“数字人格”,4K级视觉精度、95%情绪识别准确率、300毫秒实时响应,让用户得以与至亲“再续对话”。

就在今年9月,日本一名医生依靠硅基智能的技术,“复活”了因癌症去世的妻子,一度登上了日本雅虎的新闻首页,超300万人观看,得到了日本网友的广泛认可,这也充分证明了”数字永生“这一需求的广泛市场前景。

硅基智能的创始人司马华鹏提出的“三阶段”规划更显雄心:从形象克隆到性格复刻,最终实现人格与情绪的完整再现,未来将从“逝者追思”拓展至独居老人陪伴、心理支持等场景。

万亿市场的开拓者之路

D轮融资的产业资本属性,暗示硅基智能正加速冲刺上市。嘉兴高新区的合作不仅带来资金,更提供了民营经济密集的产业落地场景,为其DAAS(DUIX AS A SERVICE)战略铺路——通过开源项目构建全球开发者生态,同时扎根产业带提供深度服务。

从短期看,数字永生的全球化(日本市场已验证)、AI短剧的规模化、MCN模式的复制扩张,将持续增厚营收;长远来看,“创造一亿个硅基生命”的愿景背后,是养老、医疗、教育等N个万亿级市场的想象空间。

正如资本圈共识:当AI从工具进化为“硅基劳动力”,硅基智能的上市之路,正是AI产业化的价值兑现之路。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