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八十八周年校庆。
从1937年陕北公学的烽火中走来,这所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等学府,不仅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更在资本市场与投资领域孕育出一支声势浩大的“人大军团”。
不论是投资界还是创业界,人大学子都榜上有名,其中从事投资行业的校友占比最多,包括涌金投资陈金霞、高瓴资本张磊、重阳投资裘国根等人。但最出名的校友当属创办了京东的刘强东,值得一提的是,刘强东在2022年曾以149亿元的捐赠额首次成为中国首善。
在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浪潮中,引发新一轮改革的“人工智能”领域,首当其冲。其中便有一批年轻的人大人,秉承“有人类情怀的人工智能理念”,正勇闯无人区。如信息学院校友董天智创办了专注于智能喷涂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的曲线智能、另一位信息学院校友黄真则创办了致力于打造通用化一体式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数论科技、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博士高一钊创办了通用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智子引擎……可谓群星璀璨。
八十余年风雨兼程,人大用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强大的校友网络,持续为中国经济注入“人大力量”。而在未来的创投版图里,这股生生不息的“人大势力”,仍将继续闪耀。
“人大系”企业正排队涌向公开市场。
就在这几天,证监会官网最新发布的备案通知书显示,确认其通过境内运营实体北京京东数智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备案材料已收悉。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发行不超过2.53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计划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继京东集团、京东物流、京东健康、达达集团、德邦物流登陆资本市场后,这是京东集团旗下第6家上市公司。
去年这个时候,京东工业向港交所重新递交招股文件,美银、高盛、海通国际联合保荐,瑞银与中信证券担任财务顾问。尽管冠以“京东”前缀,京东工业早已不是集团内部的成本中心——2020年5月,它完成2.3亿美元A轮融资,GGV领投,红杉中国、CPE源峰等跟投,投后估值突破20亿美元;2023年,中东主权基金再度加码B轮,估值抬升至67亿美元。招股书显示,IPO前京东通过JD Industrial Technology Limited持股77.32%,刘强东个人平台Max I&P Limited仍保留3.71%,资本结构清晰而集中。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京东工业只是“人大系”今年第二波冲击港股的高潮。此前,全品文教率先递表,中信建投国际独家保荐。公司掌舵人肖忠远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7年拿工学学士,1990年再获法学硕士,是典型的“六零后”人大校友。1992年,还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任教的他利用课余时间在海淀开出一家考试专用书店——“北京海淀书店”,由此切入教育赛道;2002年,其携手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素质教育新学案》,正式注册“全品”商标,随后《全品高考复习方案》《全品中考复习方案》相继问世,奠定了公司在基础教辅图书领域的江湖地位。经过三十余年积累,全品文教已覆盖小学至高中主要学科,《全品学练考》《全品作业本》成为中小学生书包里的“标配”。若此次顺利通过聆讯,肖忠远将在花甲之年收获人生第一个IPO。
另一家由“人大学姐”执掌的基因科技企业也更新招股书。此前,优迅医学再次向港交所发起冲击。公司创始人王建伟拥有中国人民大学劳动经济学非全日制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后加入华大基因,从人力资源部主管做到总裁助理;2012年她转投天使投资人、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夏佐全孵化的安诺优达,担任CEO,并在此期间结识后来优迅医学的联合创始人马劲枫。2016年,王建伟受邀加盟优迅医学,出任总裁并取得控股权。她的到来为公司带来北大细胞生物学博士伍启熹、北大生物信息学博士赵汗青等顶尖科研人才,也吸引了华大基因、险峰旗云、德诚资本、美年大健康、英菲尼迪资本、中关村科学城公司等机构轮番注资,资本阵容堪称“豪华”。优迅医学主营产前筛查、肿瘤精准诊疗及病原检测三大业务,依托自研平台型技术,试图在分子检测红海中切出差异化路径。不过,公司IPO之旅并非坦途:证监会国际部已要求其补充股权变动、境内运营实体、股权激励、注册资本实缴、业务合规及个人信息保护等六大类材料,监管问询细致而严苛。
从教辅图书到工业供应链,再到基因科技,人大校友正以多元面貌批量制造IPO。若将视野进一步放大,会发现“人大系”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既精通政策语境,又深谙商业实操,在To B与To C两端都能快速找到场景切口。可以预期,随着港交所上市规则优化及A股注册制全面落地,这份名单还将持续刷新——更多隐藏在细分赛道里的“人大系”企业,正悄悄完成Pre-IPO轮融资,等待属于自己的钟声响起。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37年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陕北公学。为给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培养大批干部,中共中央1937年7月底决定创办这所学校,任命成仿吾为校长兼党组书记,11月1日正式开学,提出“培养革命的先锋队”。
随着战事发展,陕北公学后与鲁迅艺术学院等合并组建华北联合大学,又经历北方大学、华北大学等阶段,始终承担为革命和建设培养干部的使命。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素养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中共中央决定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中国政法大学,并抽调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部分干部,筹建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确定校名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方针为“教学与实际联系,苏联经验与中国情况相结合”。
1950年2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校长,胡锡奎、成仿吾为副校长;10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刘少奇在典礼上指出:“中国将来的许多大学都要学习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
从陕北公学的窑洞课堂到张自忠路3号的开学典礼,中国人民大学历经十余年战火洗礼与合并调整,最终在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中正式诞生,开启了党办新型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在人大,创业不是一场孤立的比赛,而是一条嵌入教学、校友与资本生态的完整链条。每年春季,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准时开放申报,国家级立项可拿到1—5万元启动经费,还配上一名校内导师和一位校友投资人共同指导;通过结项的项目直接拎包入住人大创业园,免租工位、法务、财税、知识产权服务一站式配齐。五月草坪正绿,“RUC学生创业主题日”把当年最耀眼的25支学生或校友团队请到世纪馆北广场摆摊,产品现场体验、扫码下单、投资洽谈同时进行;下午,“京东杯”创新创业大赛决赛擂鼓开战,京东集团、洪泰基金、元和资本等机构的合伙人坐在评委席,优秀团队常常当场收获TS。
课堂里的创业教育也在同步运转。商学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合作的“企业家金融投资课程”每月占用一个周末,把股权设计、估值建模、并购退出、美元基金架构讲深讲透;结业的校友自动进入“人大创投校友圈”,往期同学众筹完成pre-A轮融资的故事几乎每届都在发生。创业大讲堂和校友沙龙则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全年,红杉、IDG、高榕、华创等机构的合伙人定期回母校分享,演讲结束后设“私密对接室”,学生带着BP一对一聊融资,热水续了一杯又一杯。
资金端同样活跃。由校友发起并管理的“人大创投基金”“人大天使汇”已运行多年,单笔投资50万—500万元,只投校友早期项目,“一号哨位”“SmarTalk智言”等学生公司都从这笔“校友钱”里拿到第一口氧气。在人大,只要有想法、有BP,就能在校园里找到启动资金、找到合伙人、找到退出通道;创业被写进本科到校友的生命周期,也写进这座校园的基因。
在中国创投江湖,也有"人大系"一股低调却耀眼的力量。
比如与母校一直保持联系的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1990年,张磊从河南驻马店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今财政金融学院),据张磊回忆,在人大接受的教育,不仅仅带来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更让其意识到,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帮你喜欢的、真正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1994年从人大毕业后,张磊找到了一份“铁饭碗”工作,但张磊很快发现这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不是他所要的。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出国继续深造。1998年,张磊来到美国耶鲁大学求学,毕业之后他开始在美国金融界发展。2005年,张磊拿着千万美元风险投资,回国创办了高瓴资本。
今天的高瓴,管理规模逾千亿美元,投资清单横跨TMT、医疗健康、消费、先进制造、企业服务等多个赛道...
高瓴的标杆效应只是冰山一角。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兼总裁肖冰、大钲资本创始合伙人黎辉、CPE源峰的董事长兼CEO刘乐飞、琨玉资本董事长兼合伙人杨戈、执一资本创始合伙人陈文江、朗玛峰创投创始人肖建聪……一大群人大人,在投资圈熠熠生辉。
饮水思源,是镌刻在人大人骨子里的基因。2011年,张磊捐资设立"高礼研究院",初衷是"让杰出商界领袖与年轻人面对面",通过导师制、国际访学、案例竞赛,把课堂搬到华尔街、硅谷和伦敦金融城。2017年,他再次向母校捐赠3亿元人民币,重点支持交叉学科和基础科研,鼓励学生在复杂世界里保持批判式思考。同年6月,京东集团创始人、人大社会学系校友刘强东也宣布捐赠3亿元,设立"中国人民大学京东基金",用于学科建设和学生资助。刘强东在微博写下:"人大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站,给了我知识、勇气和信心。"
2019年,张磊兑现2017年捐赠承诺,再次出资支持成立"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他在成立仪式上说:"教育是永远不需要退出的投资,人工智能是交叉学科的新动能。"学院引进全球顶尖师资,与耶鲁、MIT、斯坦福等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短短三年即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慧司法等领域产出高水平论文与专利,成为人大"双一流"建设的闪亮名片。
人大校友会投资专业委员会的年度论坛,如今已成为"圈内人"必打卡的聚会。从捐赠课堂到联合投资,从案例分享到共同尽调,人大人在资本世界形成了一张高密度、高信任、高协同的网络——这正是他们在激烈竞争中持续胜出的隐性砝码。
未来,随着北交所、注册制、科创板做市制度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人大系投资人仍将在新消费、硬科技、生命科学、绿色能源等赛道继续捕捉高成长标的,同时把更多资源带回母校:设立奖学金、资助交叉学科、共建联合实验室、赞助学生竞赛……资本与知识、商业与教育、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在他们身上实现了螺旋式上升。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