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羽臣赴港IPO:营利双增,销售费用上涨,股东朗姿股份大幅减持

2025-10-17
来源:博望财经
业绩依赖少数电商平台  

“电商代运营第一股”正寻求赴港IPO

近日,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若羽臣”)近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2025年上半年,若羽臣交出一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公司实现营收13.19亿元,同比增长67.55%;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85.60%。然而,公司目前业绩高度依赖少数电商平台,易受平台政策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影响;且营销支出与研发费用存在失衡的情况。

若羽臣是一家怎样的公司?本次上市“闯关”能成功吗?值得关注。

销售费用快速增长

若羽臣成立于2011年,早期为国内外超100个品牌提供电商服务。2019年收购LYCOCELLE开启自有品牌转型,2020年9月登陆深交所,成为深交所主板电商代运营第一股,推出自有家庭清洁护理品牌“绽家(LYCOCELLE)”。2023年9月、2025年6月又孵化斐萃、纽益倍两个自有品牌,同年推出品牌管理业务,转型为代运营、自有及投资品牌兼具模式。

近年来,若羽臣营收呈增长态势。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2.17亿元、13.66亿元和17.66亿元,经营利润分别为2471万元、5146万元和1.19亿元,年内利润分别为3379万元、5429万元和1.0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若羽臣营收13.19亿元,同比元增长67.6%;经营利润、期内利润分别为、7909.6万元、7226.4万元。

在营收增长的背后,若羽臣业务结构变化明显。招股书显示,作为起家根基的代运营业务(电商运营服务)规模连续两年出现调整,从2022年的10.56亿元变动至2024年的7.64亿元,收入占比也在2024年首次低于50%。2025年上半年该数据已低于30%。

从收入结构看,2025年上半年,若羽臣来自绽家收入4.44亿元,占比33.7%;斐萃收入1.6亿元,占比12.1%;品牌管理收入3.35亿元,占比25.4%;电商运营服务收入3.8亿元,占比28.8%。

业绩高增长背后,是若羽臣费用的激增。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公司销售其营销开支分别为2.76 亿元、3.80 亿元、5.26 亿元、5.99 亿元,对应费用率 22.7%、27.8%、29.8%、45.4%。2025 年上半年,该数据同比增涨124.23%,已超过2024 年全年支出。

具体来看,2025 年上半年其 5.99 亿元销售及营销开支中,营销开支占比达 83.6%,约为 5亿元。

有一点值得关注,2025年上半年,若羽臣财务成本中有492.9 万元为借款利息支出,同比增长193.04%。

营销投入持续加码正对若羽臣利润形成显著挤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若羽臣净利润率仅5.48%,较2024年末的5.98%下滑0.5个百分点。反映出若羽臣“以投入换增长”策略的隐忧:当营销成本持续高企,且费用增速持续跑赢营收增速时,利润空间将被逐步压缩,长期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对于近些年销售费用大增,若羽臣事长兼总经理王玉曾公开表示:“随着对自有品牌加大投入,销售费用增长是业务转型的必经过程,从利润增长结果来看是好的,并且公司内部对费用也一直有严格控制,未来会有所下降。”

业绩依赖少数电商平台

若羽臣对线上平台的依赖度较高。

近年来,公司线上自营业务的占比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5年6月30日,公司来自线上平台自营店的收入占比不断上升,分别为41.7%、45.3%、57.1%及67.2%。

意味着公司业务与电商平台的关联愈发紧密,且大部分收入严重依赖少数在线平台,包括抖音、天猫、京东和唯品会。然而,在电商行业算法频繁迭代、监管政策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若未来遭遇平台规则调整、合作条款优化或推广成本上升等情况,或对公司日常运营产生影响。

若羽臣表示,若该等平台的服务或运营中断,或我们与该等平台的关系终止或恶化,则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近年来,若羽臣旗下的绽家品牌表现出色。招股书显示,2022 - 2024年,绽家品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2.55亿元、4.84亿元。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同比增速高达157.11%,达到4.4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从2022年的12.7%增长至如今的33.7%,超过了若羽臣最初起家的电商代运营业务。

然而,绽家的高增长并非没有隐忧。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家清赛道,且瞄准高端定位。联合利华、宝洁加码高端线,立白、奥妙推出香氛洗衣液新品,高端化赛道竞争激烈,绽家能否持续领先决定了其成长上限。

另一方面,绽家流量依赖抖音和小红书达人种草等渠道,流量成本上涨将侵蚀利润,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同比攀升124.23%至5.99亿元,费用增速远超营收增速。此外,在绽家之外,若羽臣尚未出现能支撑营收大梁的品牌,2025年上半年自有品牌收入中绽家占比超70%,若绽家增速放缓,公司整体业绩将面临波动。

其实,若羽臣正在积极尝试改善“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如入局保健品赛道、培育抗衰老产品斐萃系列,从目前来看,距离取得“革命性”效果仍需时日。

另外,若羽臣对品牌合作伙伴依赖严重。公司依靠品牌合作伙伴发展业务,若不能吸引及留住主要品牌合作伙伴,或与他们的业务关系去中介化,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受不利影响。

并且,若羽臣与品牌合作伙伴的合约期限一般为一至三年,无法保证这些合约会以相同或更优惠的条款续期。品牌合作伙伴的业务或营销策略调整,或导致对公司服务的需求减少。

股东连续大比例减持

若羽臣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布局。8月初,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正筹划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旨在拓展海外融资渠道、提升国际知名度,并为其品牌出海铺路。

然而,进入2025年,若羽臣的原二股东朗姿股份多次实施大比例减持操作。数据显示,2025年3月,朗姿股份持股比例仍在10%左右。随后在其进行了一系列的减持动作之后,截至9月30日,最新持股比例已下降至5%以下。

2025年8月,若羽臣抛出了股份回购计划,拟回购不超过260.42万股公司股份。或意在为了后续能顺利在港交所上市,以及业务的发展表明公司的态度。

若羽臣研发投入金额相对稳定。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2830万元、2404万元、2573.5万元和1644.1万元,占同期营销开支的比例分别为17.92%、9.67%、6.81%和3.29%。其中,绝大部分为员工成本。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若羽臣产生63.2万元外包研发服务费。

但与高额的销售及营销开支相比,若羽臣在研发上的投入则略显“寒酸”。

在自有品牌生产方面,若羽臣并未自建重资产工厂,而是将产品生产外包给OEM供应商。

若羽臣在招股书中表示,若我们与OEM的关系出现重大恶化、他们面临任何重大业务挑战或他们未能生产符合我们标准或合约规定或监管规定的产品,都可能影响我们的产品质量或供应、引起消费者不满,甚至面临产品责任索赔、监管处罚、声誉受损或财产损失。

存货方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5年6月30日,若羽臣的存货分别为1.94亿元、3.19亿元、2.26亿元及2.79亿元。而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16天、117天、104天及82天。

若羽臣依赖需求预测来管理存货,但需求可能受季节性、新产品推出、定价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如果公司未能有效管理存货,可能面临过高仓储成本、存货过期风险增加、存货价值下降及大量存货撇减等问题,对经营业绩和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在自有品牌出海方面,若羽臣计划推动绽家、斐萃等品牌进入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市场,并构建海外营销和销售基础网络。若羽臣能否创造奇迹,仍有待观察。

若羽臣本次冲刺港股IPO,能否闯关成功,以及其未来能否借资本实现业绩“飞跃”。我们将持续关注。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