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为成员企业西安奕材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敲钟,开盘市值1615亿元

2025-10-29
来源:众为资本
早期重注硬科技布局,见证中国高端硅片自主创新力量崛起

10月28日,众为资本成员企业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证券简称为“西安奕材”,证券代码为“688783”,发行价8.62元/股,开盘价39.78元,较发行价上涨361.48%,开盘市值达1615亿元。西安奕材自成立以来始终聚焦12英寸硅片这一核心赛道,根据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公司均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仅次于全球前五大厂商,是国产硅片全球市占率最高的的公司。同时,西安奕材也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西安奕材上市敲钟现场

此次IPO募资规模约为46.36亿元,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进一步扩大高端硅片产能,提升技术研发与产品竞争力。西安奕材成功登陆科创板,不仅为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域再添重要上市力量,也成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首家受理并通过审核的未盈利企业,为硬科技企业融资树立了新标杆。

众为资本合伙人、西安奕材早期投资人于晓璐与西安奕材董事长杨新元在上市敲钟现场合影

01/

众为资本再迎硬科技赛道投资高光时刻

作为深耕亚洲、布局全球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众为资本始终秉持“价值成长投资”理念,重点聚焦AI、半导体材料、先进制造等硬科技赛道。凭借深厚的产业资源,众为资本自企业发展早期即持续关注并坚定支持其成长,长期为被投企业提供战略、人才与上下游协同支持,助力其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落地的跨越式成长。

热烈祝贺众为被投企业西安奕材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回溯西安奕材的发展历程,众为资本的投资布局远早于行业普遍关注的阶段。早在2021年公司发展初期,众为资本基于对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趋势的判断,以及对其团队技术实力、战略视野与执行能力的高度认可,果断以近3亿元人民币投资西安奕材,是极少数早期坚定支持公司发展的双币投资人。

众为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永汉与西安奕材创始人、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王东升在上市答谢晚宴现场合影

在后续的深度合作中,众为资本从协助企业梳理战略规划、优化经营管理,到积极链接上下游产业资源,持续助力西安奕材加速产品研发与技术迭代落地,始终秉持长期陪伴的理念,深度参与并见证了西安奕材从测试片到正片量产的关键跨越阶段。公司2020年第一条产线通线,从初访工厂时只有两台单晶炉,几万片测试片产能,到技术验证和正片量产,再到如今月均产能突破70万片,短短数年间西安奕材便实现了从行业新进入者到国内12英寸硅片龙头的蜕变。当前,西安奕材在良率、产能利用率、出货量与市场份额等核心指标上持续稳定提升,并通过对产业周期的判断,提前布局产能、产品结构及市场多元化来有效对冲风险,不仅印证了企业自身的成长韧性与竞争力,更凸显出众为资本在硬科技赛道长期深耕所积累的产业洞察力,以及对优质创新企业价值的精准前瞻判断力。

众为资本合伙人、西安奕材早期投资人于晓璐与与西安奕材创始人、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王东升在上市敲钟现场合影

众为资本合伙人于晓璐表示:“作为西安奕材的早期投资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见证公司从早期成长到成功上市的全过程,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硅材料创新企业。众为资本敢于在公司早期发展阶段重注投资,核心逻辑在于三重认可。一是对王东升和杨新元先生及其核心团队的高度信任。王东升先生被业界成为‘中国液晶显示产业之父’,是一位有理想、有情怀、有正念的实干家,杨新元先生也曾担任京东方高管,在泛半导体制造业有深厚的积淀和洞见。他们秉持‘以光明之心,创伟大事业’的愿景创立‘芯’事业,凭借对产业规律的把握、对技术突破的执着,以及团队高效的落地执行能力,让我们坚信他和团队能够将半导体级大硅片国产化带入一个新阶段;二是对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长期趋势的洞察。随着中国科技实力、制造能力的持续提升,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国内企业在成本管控、本地化服务响应等方面有天然优势,可借鉴其他产业从海外向国内转移的成熟路径,半导体材料领域也必将迎来本土企业的崛起,市场成长空间广阔;三是对中国企业立足国内、走向全球的长期潜力判断。我们不仅认为西安奕材能填补国产高端硅片的供需缺口,更相信中国半导体材料企业在中长期将具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实力。如今西安奕材已获得广大国内外客户认可,正是这一判断的有力印证。”

众为资本合伙人、西安奕材早期投资人于晓璐与西安奕材董事长杨新元在上市仪式现场合影

“众为资本的投资基于对半导体产业链的深度理解,提前挖掘各环节具备潜力的机会,优先选择国产替代路径明确、市场空间广阔、团队实力顶尖的标的,这也是我们在硬科技投资中一贯坚持的逻辑。作为活跃的人民币基金投资机构,众为资本始终将支持中国硬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核心投资策略。西安奕材的成长轨迹,正是我们‘投得早、下重注、伴成长’投资逻辑的典型案例,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持续挖掘并助力更多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本土硬科技企业。”

众为资本合伙人、西安奕材早期投资人于晓璐在上市仪式现场留影

她补充道:“硅片是芯片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凭借顶尖的技术水平、优质的客户网络以及清晰的产能扩张路径,我们相信西安奕材将继续引领中国12英寸半导体级硅片行业发展与技术升级,推动本土化设备和材料的创新。西安奕材的成功,是中国半导体自主创新能力持续突破的缩影,更标志着中国本土高端制造业正稳步迈向全球领先。

众为资本创始合伙人张永汉、众为资本合伙人、西安奕材早期投资人于晓璐与西安奕材董事长杨新元在上市答谢晚宴现场合影

西安奕材的成功上市,亦是众为资本在硬科技投资领域的又一高光时刻。我们相信,硬科技投资不仅是财务回报的赛道,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产业自主的长期事业。未来,众为将继续深耕科技与产业结合的投资逻辑,陪伴更多像西安奕材这样的优秀成员企业加速创新发展,共同书写中国硬科技的崭新篇章。

02/

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

西安奕材产品--12英寸电子级硅片

12英寸硅片作为芯片制造的“地基”,是整个半导体产业最不可或缺的上游环节。长期以来,半导体硅片市场被少数海外厂商把持,中国众多企业高度依赖进口。

西安奕材自成立起便聚焦12英寸硅片这一核心赛道,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公司均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同时也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目前,公司已构建覆盖拉晶、成型、抛光、清洗和外延的五大核心工艺体系,产品的晶体缺陷控制、低翘曲度、超平坦度等核心指标已比肩全球头部厂商,可满足2YY层NAND Flash 存储芯片、先进际代DRAM存储芯片和先进制程逻辑芯片的量产需求,更先进制程 NAND Flash存储芯片、更先进际代DRAM存储芯片以及更先进制程逻辑芯片的12英寸硅片均已经在主流客户验证。

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这一新兴领域,公司亦提前布局,有望在AI产业爆发期中抢占先机。目前,除了正在验证适配先进制程的高性能专用逻辑芯片外,公司也在同步配合客户开发下一代高端存储芯片,相应产品可用于AI大模型训练数据和模型参数的定制化存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在硅片领域的技术优势,西安奕材的硬科技生态圈也在不断完善。作为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公司持续培育本土化12英寸硅片装备和材料的供应商。目前无论从上游原材料,还是工艺设备,公司通过合作开发不断提升本土化供应商的量产供应比例,特别是晶体生长、硅片磨抛、量测等部分核心设备,超导磁场和热场等部分关键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也已实现本土供应商配套。随着公司上市融资,第二工厂将进一步推动本土化设备和材料的突破,全面提升国内电子级硅片产业链的竞争力。

03/

长期稳健成长,未来发展广阔

作为芯片制造的“地基”,硅片的性能和供应能力直接影响半导体产业链的竞争力。12英寸硅片是当前业界最主流规格的硅片,贡献了2024年全球所有规格硅片出货面积的75%以上,且随着人工智能应用普及,其全球出货面积占比将持续提升。据SEMI预测,2026年全球12英寸硅片需求将超1000万片/月,中国大陆地区需求超300万片/月,市场空间广阔。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西安奕材12英寸硅片合并口径产能已达到71万片/月,全球占比约7%;到2026年,公司合并产能将达120万片/月,届时可满足中国大陆地区40%的12英寸硅片需求,公司全球市场份额预计将超过10%。目前,公司产品已批量供应联华电子、力积电等全球一线晶圆厂,外销收入占比稳定在30%左右。同时,更先进制程的硅片产品已在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战略客户验证导入。

除此之外,公司还是国内主流存储IDM厂商全球12英寸硅片厂商中供货量第一或第二大的供应商,同时稳居国内一线逻辑晶圆代工厂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供应商供货量第一的供应商,同时也是国内新建12英寸晶圆厂的首选硅片供应商之一。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通过验证的客户累计161家,其中中国大陆客户122家,中国台湾及境外客户39家;已通过验证的测试片超过490款,量产正片超过100款。

得益于持续扩大的产能规模与全球市场的深度布局,西安奕材近年来实现了高速增长。据招股书披露,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0.55亿元增至2024年的21.2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1.83%。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销量达384.35万片,营业收入同比大增45.99%至13.02亿元,创成立以来半年度营业收入新高。

04/

掌握核心科技,国内领先全球一流

作为国内12英寸硅片领域的“硬科技”代表,西安奕材自成立以来持续加码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5.76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39%,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为33.15%,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研发实力的积累直接转化为公司的专利优势。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已申请境内外专利合计1,843项,80%以上为发明专利;已获得授权专利799项,70%以上为发明专利,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目前,公司已掌握无缺陷晶体生长技术、翘曲和弯曲控制技术、硅片表面平坦度控制技术、表面污染控制技术以及外延设备基座、反应腔室改善设计等核心技术,覆盖12英寸硅片生产制造的所有工艺环节,整体技术水准已达国内领先,全球一流。

05/

布局全球市场,加速构建海外竞争优势

12英寸硅片海外需求更大,因此西安奕材不仅立足国内需求,更放眼全球市场,服务全球客户。目前,公司已向联华电子、力积电、格罗方德等大多数中国台湾及海外主流晶圆厂批量供货。2022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外销收入占比稳定在30%左右,已从全球12英寸硅片的新进入“挑战者”快速成长为颇具影响力的“赶超者”。

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已通过验证的客户累计161家,其中中国大陆客户122家,中国台湾及境外客户39家;已通过验证的测试片超过490款,量产正片超过100款,其中中国大陆客户正片已量产90余款,中国台湾及境外客户正片已量产近10款。2025年1-6月,量产正片已贡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60%。

此次科创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第二工厂)。该工厂已于2024年正式投产,预计2026年达产,届时公司两个工厂合计产能将达120万片/月,全球市场份额有望提升至10%以上,跻身全球12英寸硅片头部厂商。

西安奕材12英寸硅片生产基地

(图片来源:众为资本、西安奕材)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