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回来了。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一度退出Costa咖啡竞购后,KKR卷土重来。
事情大致经过为:今年8月份前后,市场传出可口可乐公司计划出售Costa咖啡部分业务的消息,当时KKR短暂参与竞购后,退出了,距今已有2个月左右。
目前,已有多家私募股权机构对Costa咖啡出售有意。包括贝恩资本(Bain Capital)、TDR Capital(英国连锁超市Asda的所有者)。如今KKR回归,势必加剧市场对这家英国老牌咖啡连锁的争夺战。
Costa咖啡估值缩水近半,可口可乐忍痛“割肉”
据英国《天空新闻》报道,可口可乐公司正在与包括KKR在内的少数几家潜在买家进行谈判,此次出售的估值预计在15亿-20亿英镑之间。
2018年,可口可乐收购Costa咖啡业务时的价格高达39亿英镑(约合人民币347亿元)。与本次估值相比,7年前的收购价几乎“腰斩”。
尽管可口可乐方面尚未公开披露出售的具体原因,但市场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典型的“战略收缩”。
2023年,Costa咖啡的全球营收为12.2亿英镑,同比增长9%,但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此外,Costa在全球门店扩张、品牌年轻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表现,也未能达到可口可乐最初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规划,此次交易并不包括Costa的即饮咖啡业务(如瓶装冷萃、罐装拿铁等零售产品),可口可乐将保留该部分资产。
这意味着,无论最后是KKR还是贝恩资本胜出,买家获得的将是Costa的门店运营、品牌授权及咖啡平台业务,而非其完整的品牌体系。
Costa咖啡的前世今生:从街头小店到大厂“弃子”
Costa咖啡的故事,始于1971年的英国伦敦。这家由意大利裔兄弟Sergio和Bruno Costa创立的品牌,最初只是一家小型咖啡豆烘焙厂。
不过,凭借对意式咖啡的执着与品质追求,Costa兄弟俩迅速在英国本土市场站稳脚跟,并逐步扩展至全球。
2000年后,Costa进入快速扩张期,门店数量在全球多个国家迅速增长。2018年,可口可乐公司以39亿英镑的价格从英国Whitbread集团手中收购Costa,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全球热饮市场。
彼时,可口可乐CEO James Quincey 曾表示,热饮是饮料行业中少数尚未被可口可乐全球品牌覆盖的细分市场,Costa将成为其进入该领域的关键平台。
然而,现实并未如预期般美好。在可口可乐的管理下,Costa的全球门店数量在过去五年中减少了超过100家。尽管Costa品牌在英国和欧洲市场仍具影响力,但在北美和亚洲市场的扩张步伐明显滞后。
与此同时,星巴克、瑞幸咖啡等竞争对手通过数字化、外卖平台和本土化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Costa的品牌老化问题日益凸显。
2025年,面对全球消费市场的持续疲软和咖啡行业竞争格局的剧烈变化,可口可乐终于决定“断臂求生”,将Costa摆上货架。
KKR的“饮品野心”:从星巴克,到大窑,再到Costa
饮品企业,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KKR的并购名单上。
前不久,KKR就还曾参与星巴克中国业务的竞购,与凯雷集团、高瓴资本、春华资本、贝恩资本、腾讯、博裕资本等一同被列入潜在买家名单。
尽管目前星巴克中国的交易尚未最终落定,但KKR的参与已显示出其对中国及全球咖啡等饮品市场的长期看好。
前几天,PE星球在《星巴克中国的竞购名单,又变短了!》一文中提到,KKR没有出现在星巴克中国的5家名单和两家首选名单中,笔者是比较差异的。然后又过了几天,市场便传出KKR卷土重来的消息。
不知道“重新参与Costa咖啡竞购”是不是“KKR未出现在星巴克中国首选名单中”的“补救措施”,亦不知道二者有无关联。大有“两杯咖啡”,我KKR必须喝上一杯的意思。此处仅为个人思考,仅供参考。
和“与两家咖啡闹绯闻”不同,KKR收购大窑可是货真价实的交易。2025年KKR完成对中国本土汽水品牌“大窑”的收购,进一步扩大其在饮品领域的投资版图。
据知情人士透露,KKR此次重返Costa竞购,虽然态度仍显“摇摆”,其兴趣“并不稳定”——但其回归竞购Costa本身,已经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一,KKR在消费品牌、零售连锁和餐饮领域拥有丰富的投资与整合经验,曾参与对达能、蒙牛、现代牧业等多个项目的投资。
若KKR最终胜出,其极有可能推动Costa进行一系列深度改革,包括门店网络优化、品牌重塑、数字化转型以及国际市场的重新布局,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