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58亿,70年0亏损:美国最神秘食品亿万富豪家族

2025-11-06
来源:福布斯
鲍勃·里奇的冷冻食品业务曾取得巨大成功,1973年,他买下了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NFL)史上首个体育场冠名权。如今,布法罗比尔队(Buffalo Bills)的主场将在本赛季结束后拆除,他的儿子鲍勃·里奇二世回顾了经营这家年销售额58亿美元家族企业所面对的现实挑战。

维益食品集团是纽约州布法罗市一家年销售额58亿美元的食品巨头,你可能从未听说过它,却时常有人向它提出收购意向。作为集团高级董事长、创始人之子,鲍勃·里奇二世早已备好一封标准信函,让助理直接回绝。

据里奇透露,这封回信的使用频率很高,信中写道,“尊敬的XX,感谢您对我司的关注。维益食品暂不考虑出售。此致敬礼”。

助理常会询问他是否想知晓收件人身份,但他其实并不在意。“我真的不在乎,”这位84岁的亿万富豪笑着说,“这么说是不是有点过分?”

他的妻子明迪补充道,“我们的首要目标是让公司永远保持私人持股状态。”明迪现年68岁,目前担任维益食品的董事长及董事会主席。

里奇家族的核心原则是保持家族对公司100%的控制权,正如鲍勃所说:“这样才能自由、快速地做出决策,也能更快地推进业务。”

1945年,他的父亲鲍勃一世发明了首款非乳制打发奶油顶料——比更知名的乳制品牌Reddi-Wip早三年上市。如今,维益这款招牌奶油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仍是公司核心产品之一。

《福布斯》对这家大型食品集团估值超70亿美元,其旗下产品琳琅满目:超市烘焙区售卖的饼干、咖啡店提供的冷奶泡、独立及连锁披萨店使用的披萨面团,还有SeaPak冷冻海鲜和Carvel冰淇淋蛋糕。沃尔玛(Walmart)、克罗格(Kroger)、唐恩都乐(Dunkin’ Donuts)、Publix、索迪斯(Sodexo)等都是其长期客户。

里奇表示,“我们的增长并非指数级增长,也不是直线上升式的增长,而是一点一点积累的。”根据里奇在企业的持股及其他投资,《福布斯》估计其财富达65亿美元。

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年收入提升至100亿美元,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包括:为餐厅和批发商打造更多“突破性”产品,以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针对“让美国再次健康”(MAHA)时代的需求,改良部分畅销产品配方。

维益食品即将迎来另一重大变化:本赛季NFL赛事结束后,布法罗比尔队的球场将被拆除。1973年,鲍勃一世以150万美元签下25年冠名合同,成为NFL史上首个出售体育场冠名权的案例,当时也仅有他一家参与竞标。该体育场一直沿用里奇家族的名字,直到1997年更名为球队创始人拉尔夫·威尔逊(Ralph Wilson)的名字,这一名称沿用至2015年。

鲍勃说,“如今全球大约有500座体育场出售了冠名权,当年那个决定确实很疯狂,但结果还不错。”

鲍勃和明迪都是比尔队的铁杆球迷,他们对新体育场充满期待,正如他们对维益食品下一个80年的发展满怀憧憬。“上周我看到有人穿着一件T恤,上面写着‘我们仍叫它里奇体育场(Rich Stadium)’,我忍不住笑了,”鲍勃说,“这会成为所有人的骄傲,我们也不例外。”

鲍勃·E·里奇(Robert E. Rich,鲍勃一世)是布法罗一位奶农的儿子,上高中时一放暑假就帮父亲送牛奶。1935年毕业后,他创办了自己的乳制品企业,很快便成为该地区规模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二战期间,乳制品实行定量配给,他担任牛奶管理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家医院的采购代理来电,里奇得知他们正在使用亨利·福特(Henry Ford)旗下乔治·华盛顿·卡弗实验室(George Washington Carver Laboratory)生产的豆奶和豆奶油,这给了他启发。参观该实验室后,他以1美元象征性费用获得了该生产系统的使用权,随后着手研发一款面向大众的打发奶油——比普通的搅打奶油热量更低、更不易变质,且最重要的是,生产成本更低。

1945年,他推出的蓝色罐装冷冻非乳制打发奶油大获成功,第一年销售额便达到2.99万美元(相当于如今的54万美元)。随着二战配给制结束,战后食品杂货消费热潮兴起,产品销量也一路飙升。1952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万美元(相当于如今的1200万美元)。尽管乳制品行业曾发起40起诉讼,指控他“伪造奶油”,但公司仍屹立不倒,里奇也并未退缩,反而迅速将这款产品推向全球市场。

“我父亲常开玩笑说,他的办公室就在飞机托盘上,”鲍勃二世回忆道。1963年,他全职加入公司,此前的暑假和课余时间,他都在家族的装卸码头帮忙。鲍勃二世是被父亲说服才加入的,此前对家族生意并无兴趣:他曾是布法罗美国冰球联盟(American Hockey League)球队的替补守门员,1964年奥运冰球选拔赛失利后,还面试过美国空军(Air Force)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但鲍勃二世给了儿子一个诱人的机会:在加拿大建立工厂,并以公司首个国际部门总裁的身份,掌管100万美元预算(相当于如今的1000万美元)。

起初,父子俩的关系颇有竞争意味。但鲍勃二世在加拿大新工厂生产的首批5000磅奶油无法打发时,他不得不放下骄傲向父亲求助,此后两人便意识到彼此是并肩作战的队友。

维益的首次重大收购是在1976年,那年公司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

公司以1150万美元收购了冷冻海鲜品牌SeaPak,此举也确定了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增长的战略方向。两年后,鲍勃二世接任维益总裁职位,此后又通过收购为公司增加了60个品牌。他还买下了布法罗惨淡经营的3A(美国职棒小联盟最高等级)棒球队,以确保球队能留在本地,并自1983年以来一直拥有隶属于多伦多蓝鸟队的小联盟球队布法罗野牛队。

同年晚些时候,鲍勃二世在布法罗野牛队的一场棒球比赛中遇到了比他小16岁的明迪,原来她也是在一个家族食品企业中长大。她家的企业位于辛辛那提,销售甜甜圈和挤压成型工艺制造的酥脆洋葱圈等产品。

后来,两人成婚,这是鲍勃二世的第三段婚姻。1985年,他们蜜月归来当天,明迪就进入了维益的娱乐部门工作。(多年后她才得知,自家因经营问题出售企业后,一些品牌几经易手,其中的洋葱圈品牌最后竟被维益收购。)明迪说:“我在食品行业长大,婚后去其他行业工作岂不奇怪。”到1996年,公司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美元。

2006年,父亲以92岁高龄去世后,鲍勃二世接任董事长。鲍勃一世执掌公司长达61年,直到去世,他口袋里始终装着一张被翻得卷边的纸,上面记录着公司年销售额。鲍勃一世经营期间,维益每一年都实现盈利(至今仍是如此)。《福布斯》估计,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24亿美元。

鲍勃二世继承了至少价值15亿美元的财富。弟弟戴维(David)搬到了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市,成为一名圣公会牧师。他继承了家族剩余股份,价值数亿美元。妹妹乔安娜(Joanna)未在遗嘱继承人之列,她的丈夫曾两次起诉鲍勃一世,均败诉。

伴随公司快速成长,里奇夫妇不得不努力避免在家里谈论工作,甚至发誓在渔船上也绝不谈工作。明迪回忆道:“我估计我们大约有八成时间能做到这一点。”里奇还撰写了几本钓鱼题材的小说,其中2015年出版的 Looking Through Water 讲述了一对疏远的父子参加飞钓比赛的故事。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由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主演,并于2025年9月在美国上映。

2021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40亿美元。就在这时,鲍勃二世决定辞去担任15年的董事会主席职务,并认为明迪是接任的最佳人选。他说:“这让我有机会担任高级董事长这一新角色,而且看到明迪充分展现她的个性,也让我感受到了新的喜悦。”

明迪补充道:“我们在困难时期依然保持透明和真诚,这帮助我们建立了信任。情况可能并不如预期美好,但你不能总是把它描绘一幅完美的图景。”

里奇夫妇一致认同鲍勃一世的核心原则——保持公司私有化。“我们意识到,上市公司缺乏我们这样的稳定性。像我们这样一家运营良好的私营企业,能保证领导层与发展方向的连续性。”

坚持家族所有权并不意味着公司未来必须由家族成员经营。多年来,他们制定了一条规则,四个孩子中任何想在维益工作的人,都必须先在其他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并获得晋升。

公司的接班人似乎会是56岁的泰德·里奇(Ted Rich),他是鲍勃二世的次子。1995年,时年26岁的他开始在维益从事销售工作,现任首席增长官。泰德同时也是维益董事会成员和家族委员会的负责人。但当被问及是否会成为下一任接班人时,泰德没有正面回答:“我每天醒来,都会思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坦率地说,能参与其中,能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发挥领导力,我就很满足了。我将继续尽一切可能提供支持和领导力。”

他补充道:“如果不前进,就无法成功。在商界,你不能停滞不前。”

65岁的维益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费兰蒂(Richard Ferranti)将鲍勃和明迪的领导风格描述为“简单但有力”。他提到二人的一条核心信念是“与品行不端者难成好生意”,并分享了几年前让他深刻领会这一理念的一次经历。当时,费兰蒂正筹划一项重大收购,理论上能重塑维益的产品组合并显著扩大客户群。“从纸面上看,这是一笔能改变公司格局的交易。”他说。

但在尽职调查的后期,他们发现了两个严重问题。费兰蒂回忆:“虽然被收购方提供的解释和缓解方案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但一个刺眼的事实是,他们并不真正关心所涉问题对客户和公司声誉的影响。这让我们得以看清其管理团队的价值观——而我们本计划保留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这直接导致了交易告吹。要放弃这么大的项目很难,但下这个决心却又没那么难。”

维益不妥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司选址。里奇说,公司曾多次被邀请迁往“气候温暖宜人”的城市,那里通常还会提供税收优惠或其他资金支持,但他都一口回绝。

“我们是一家布法罗公司,我们要为自己的社区而奋斗。而且,正如大家所说——谁最后一个离开,谁就关灯。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最后离开的很可能就是我们。”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