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零售版图上,郑州从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但2025年的郑州商超江湖,早已不是简单的“开店抢客”,而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模式革命——本土巨头死守江山,外来黑马弯道超车,顶流大佬强势入局,这场“神仙打架”的残酷程度,远超所有人想象!
作为深耕快消行业20年的观察者,我始终坚信:零售的本质永远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任何无视消费升级的霸权,终将被时代碾碎。郑州商超这20年的三次迭代,恰恰印证了这个铁律。
1.0时代:群魔乱舞的战国时代外资品牌与本土品牌平分秋色
2000年前后的郑州,商超行业还是一片蓝海。彼时的消费者需求简单直接:能买到日常用品,价格实惠就行。没有绝对的龙头,只有群雄割据的混战。
本土阵营里,大商、世纪华联、永辉等品牌各自圈地,靠着本土化渠道优势站稳脚跟;外资阵营中,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带着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标准化运营模式强势杀入,一时间郑州街头“洋超市”与“本土店”隔街对垒。
那时候的竞争,谈不上技术含量,本质就是“价格战+位置战”。你家鸡蛋便宜两毛,我家洗衣粉买一送一;你抢占核心商圈,我就布局社区周边。消费者选择权不多,商家也谈不上服务升级,大家相安无事,却也暗藏危机——没有核心壁垒的竞争,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
这段“群魔乱舞”的岁月,为郑州商超行业奠定了基础,却也埋下了隐患:当所有玩家都在低维度竞争时,谁能跳出价格战,搭建差异化优势,谁就能掌握下一个时代的话语权。
2.0时代:丹尼斯独霸中原,外资巨头黯然离场
2000年后,丹尼斯的异军突起,彻底打破了郑州商超的平衡。它没有盲目跟风价格战,而是精准抓住了“一站式消费”的需求缺口,率先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商超模式,硬生生从混战中杀出一条血路。
丹尼斯的霸权逻辑很简单:用规模化采购压低成本,用全品类覆盖锁定客流,用密集的门店网络形成垄断。在那个消费升级刚刚萌芽的年代,丹尼斯的模式堪称“降维打击”——别人还在卖单一日用品,它已经能满足家庭“一次购齐”的需求;别人还在拼低价,它已经通过供应链优化实现“优质优价”。
在丹尼斯的强势挤压下,一批竞争力薄弱的本土品牌逐渐退出市场,就连全球超市老大沃尔玛,也没能扛住这场本土化围剿。2019年,沃尔玛郑州最后一家门店关闭,标志着外资商超在郑州的时代正式落幕,丹尼斯彻底开启了“一家独大”的霸权时代。
巅峰时期的丹尼斯,在郑州商超市场的占比一度超过60%,门店辐射周边县市区,成为河南人购物的“默认选项”。但长期的垄断,让丹尼斯逐渐陷入了“路径依赖”:既然没有对手,何谈升级?既然客流稳定,何谈创新?这种傲慢,为3.0时代的颠覆埋下了伏笔。
3.0时代:百花齐放的颠覆战,黑马与顶流联手破局
2020年,是郑州商超的“转折年”。随着消费升级加速,年轻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买到商品”,而是追求“买得好、买得爽、买得有个性”。需求变了,游戏规则自然要重写,郑州商超正式进入“战国争霸3.0时代”。
最先撕开口子的,是一批带着差异化打法的黑马。开封鲜风生活跳出传统商超框架,从中型超市跨界硬折扣社区店,用“通品+地方特色单品”的组合拳抢占社区流量;阿里盒马带着“生鲜+线上配送”的超前理念杀进来,30分钟达的时效服务,戳中了都市年轻人的痛点;华豫百佳、农夫刘先生、陶小胖等品牌则深耕细分赛道,有的主打本土生鲜直采,有的聚焦预制菜、净菜等便捷食品,各自圈住了精准客群
这些新玩家的共同目标,都是丹尼斯的软肋:产品同质化、服务标准化、升级滞后。他们用“精准定位+场景创新”打破了丹尼斯的垄断神话,让郑州消费者突然发现:原来超市可以这样逛——既能买到全球优质生鲜,也能尝到本地特色小吃;既能线上下单送货上门,也能在店里即买即食。
如果说黑马们是“搅局者”,那接下来的两位入局者,就是真正的“王炸”:胖东来与山姆。
2025年,郑州迎来历史性时刻——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拥有胖东来和山姆的城市。这两大顶流的入驻,让郑州商超3.0大战真正进入白热化。
胖东来的郑州首店落户高铁东站东广场,定位“艺术特色超市”,涵盖超市、餐饮、医药等多元业态,直接连通地铁站厅,实现“即到即购”。作为河南本土的“零售神话”,胖东来的核心武器是“极致服务”:无理由退换货、细致的商品介绍,甚至连卫生间的配置都堪称行业标杆。2024年胖东来总销售额达170亿元,超市业态占比近半,这份成绩单背后,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信任。它的到来,不是简单的“开店”,而是用服务生态重构郑州商超的竞争标准。
山姆则选择郑东新区北龙湖南岸,规划面积约2万平方米,依托双地铁覆盖,瞄准中高收入家庭客群。作为会员制零售的标杆,山姆的优势在于全球供应链和极致性价比:大包装进口生鲜、现制烘焙、Member’s Mark自有品牌,这些已经在一二线城市验证成功的模式,精准击中了郑州中产的消费需求。2023年山姆中国单店年均销售额超16亿元,会员年均消费达2万元,这份实力让郑州市场不得不重视。
面对新玩家的围剿,丹尼斯也并非坐以待毙。据悉,丹尼斯计划在郑州新增2家精品超市,重点提升生鲜加工品类占比,引入更多自有品牌,同时优化服务流程,对标胖东来的服务细节。但长期形成的霸权思维,能否让它快速转身?这还是个未知数。
与此同时,其他玩家也在加速布局:永辉优化商品结构,增加半成品、预制菜品类;盒马加大社区店布局,强化生鲜配送时效性;鲜风生活则推进多业态经营,持续扩大社区渗透率。一场覆盖全客群、全场景、全业态的立体战争,已经在郑州全面打响。
终极拷问:3.0时代,谁能笑到最后?
郑州商超3.0大战,表面是品牌之间的竞争,本质是新旧模式的对决:是固守传统的“渠道霸权”,还是拥抱变化的“价值竞争”?是低维度的“价格战”,还是高维度的“体验战”?
作为营销人,我认为未来能活下来并活得好的商超,必须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第一,守住“供应链”这个根本。
零售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供应链。山姆的全球采购能力、胖东来的本土生鲜直采、鲜风生活的特色单品整合,本质都是供应链的胜利。没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撑,再好的服务、再美的装修都是空中楼阁。未来的竞争,一定是“供应链效率”的竞争——谁能以更低的成本拿到更优质的商品,谁能更快地响应消费者需求,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第二,抓住“消费升级”的本质。
消费升级不是“卖更贵的商品”,而是“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消费者愿意为山姆的进口生鲜买单,是因为品质有保障;愿意为胖东来的服务买单,是因为体验更舒适;愿意为盒马的配送买单,是因为效率更高。任何脱离消费者需求的“伪升级”,终将被市场抛弃。只有精准洞察需求变化,持续优化商品结构和服务体验,才能穿越周期。
第三,打破“路径依赖”的魔咒。
丹尼斯的困境,本质是“路径依赖”的困境。长期的垄断让它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当市场变化时,自然反应迟缓。而新玩家们没有历史包袱,能够快速迭代模式。对于所有商超品牌来说,无论现在多么强势,都必须保持敬畏之心——敬畏消费者,敬畏市场变化,敬畏竞争对手。只有持续创新,才能避免被时代淘汰。
这场郑州商超3.0大战,没有最终的赢家,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幸存者。而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郑州消费者——更优质的商品、更贴心的服务、更亲民的价格,这才是竞争的真正意义。
2026年,胖东来与山姆将正式开业,郑州商超的竞争将进入最高潮。丹尼斯能否守住江山?黑马品牌能否持续突围?顶流大佬能否水土服?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战争都将改写中原零售的格局,也为中国商超行业提供一个重要启示: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没有永远的霸权,只有永远的创新。谁能真正读懂消费者,谁就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