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的年轻人,卖不动的糖果市场

2025-11-20
来源:赢销力
不结婚的年轻人,重伤糖果业?

从2014年到2024年,我国结婚人数从1347万对跌破了610万对。直到今年,结婚人数才止跌回升。

低结婚率给经济生活的影响方方面面,比如糖果业,以一对新人婚礼喜糖消费最保守2000元计算,每减少100万对新人,糖果市场规模就萎缩20亿元。

有喜糖铺老板就称,“现在结婚宴订的糖就比考学宴少。”结婚的人少了,同时人们对糖的态度也从“甜蜜的记忆”转向减糖控糖,心有不甘的糖果业者们正在自救,从新口味到时尚感设计,重夺年轻人的心。

喜糖不好卖了

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大众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结婚人数的下降,导致喜糖消费量减少。

《中国青年报》曾有一个关于三代南昌人结婚用糖的报道。最早时,南昌人的喜糖里,内含28颗水果硬糖,用的是红色塑料袋包装;后来,28颗变20颗,用的是简易纸盒;再到后来,20颗变8颗,用的是一个精致手提盒。

过去结婚都是大办特办,喜糖是必不可少的。但现在很多人选择简单领证或者不结婚,喜糖的需求就大大减少了。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喜糖销量,还对整个糖果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喜糖作为糖果行业中的重要细分市场之一,其需求的减少直接导致糖果企业收入下滑;另一方面,喜糖文化的改变也带动了整个糖果市场的消费模式转变。

这一数字的减少不仅仅是统计学上的变化,它背后反映的是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以及消费习惯的深刻变迁。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年轻人在婚恋选择上更加自由和多元,他们不再将结婚视为人生必经的阶段,而是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

结婚率的下降可能会对糖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婚礼是糖果的一个重要消费场景,新人通常会购买大量的糖果用于婚礼招待。

然而,随着结婚率的下降,婚礼的数量也必会减少,从而对糖果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冲击。

糖果市场萎缩多年

很多70、80后,对于糖果的记忆应该会很深刻。也只有过年过节,大人才会大方地称上几斤糖果,作为春节里能得的“奢侈品”分发给孩子。给长辈拜年,压岁钱是很少的,一圈下来糖果总是能装满衣兜。

一些好吃的大白兔奶糖,甚至能成为孩子之间的“硬通货”,拿来交换各种小玩意。可以说,以前过年,孩子们的快乐有很大一部分是糖果给的。

当我们忽然察觉自己“不爱吃糖”时,糖果市场已经萎缩多年了。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糖果业的发展问题归咎于年轻人不结婚。

据英敏特相关数据显示,从2015年开始,糖果市场开始变得不景气,2015-2016年期间下滑了5.1%。

新思思数据同样显示,2017年我国糖果产量为331万吨,较2016年的352万吨下降了6.0%,2018年同比降幅更是飙升至13.0%。

近年,糖果产业颓势依旧,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从产量看2021年中国糖果产量301.32万吨,同比下降2.36%。

这一方面是国人的饮食习惯改变造成的。近五年来,中国消费者对于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几乎所有的饮食都打上了“低糖”“少糖”“无糖”的标签,甚至连甜品都大量减糖甚至使用各种代糖(赤藓糖醇、甜菊叶和罗汉果糖等),面对“巨甜”的年糖礼包更是如临大敌。

另一方面,持续丰富多元化的零食种类,也取代了糖果的地位。曾经连续17年在年糖市场位居第一的徐福记,已经很少出现在走亲访友的年货里。取而代之的是坚果类、膨化食品大礼包,以及更为健康的水果礼盒。

老人糖尿病要戒糖,中年男人啤酒肚要控糖,女人抗衰老要抗糖,小孩保护牙齿更不能多吃糖。还有谁能吃糖呢?于是,糖果就逐渐边缘了。

寻新机,探新路

虽然结婚率依旧低迷,但市场上却仍然有这么多糖果品牌在推喜糖新品,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喜糖品类已经升级突围,不再只停留在婚礼上,而是出现在各大喜事中,突破消费场景。

喜糖产品,迭代更新快;消费者在变,品牌也要跟着变。

高端领域,徐福记精准发力,新增热门枣类喜礼,现代喜礼系列风格多元:心动系列缀以俏皮吉祥话传递东方婚俗文化、团花系列用海水江崖纹、团花纹延续古典美学、轻奢线花漾蝴蝶莫奈系列等,贴合年轻人精致审美;

马大姐携手故宫推出三大联名系列产品,以糖为媒,将六百年宫韵与四十载匠心融合于方寸糖纸之间,赋予喜糖文化厚重感;

旺旺聚焦大单品旺仔牛奶糖,将其改造为喜糖,在存量市场开拓新增量;

金丝猴则完善全品类矩阵,喜铺系列涵盖牛奶糖、麦丽素、软糖、蜜枣、饼干等多品类、多规格产品,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喜铺方面,迎来体验与模式的双重变革。

年轻消费者对喜铺体验感要求显著提升,长沙某喜铺负责人指出:“喜铺审美不局限于产品,店铺装修和陈列同样关键,优质设计能带来视觉冲击、提升体验感,助力提高成单率。”多数传统喜铺“进门见散装柜”的大流通陈列模式,虽能满足老一辈需求,却早就难以吸引追求精致仪式感的年轻新人。

面对行业困境,多方力量正探索突破路径。旺旺、雅客等糖果知名品牌,通过打造专属“喜铺”品牌形象,深耕线下B端渠道,为婚庆公司、酒店等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行业注入新鲜活力;连锁加盟模式同样势头强劲,近年来蝶尔、花与糖等品牌在江浙皖崛起,不仅推动自身品牌发展,更承载着壮大喜铺行业的决心,也让更多经营者意识到,打造品牌效应是喜铺做大做强的关键。

线上线下融合也成为重要突破口。越来越多喜铺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展示产品、吸引客流,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从店铺升级到产品创新,从单一零售到全域营销,喜铺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在挑战中探寻新的增长路径。

如何把握住这场糖果“突围战”的商机,或许答案就在每位喜铺人自己的手中。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