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还没到需要谁力挽狂澜的时候

2025-07-14
来源:autocarweekly 作者:鐵西區的李子
当保时捷说Taycan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动车时,我想些什么。

Taycan的日子不好过。其2024年全球销量2万出头,暴跌近50%,2025上半年没有具体数字,有说法是去年暴跌的基础上仍有6%的降幅,还没有探到底。

具体到中国,保时捷并未公布Taycan的销售数字,只能从品牌整体销量中窥探,而这一成绩是:2024全年中国销量56887台,2025上半年中国销量21302台,均同比下滑28%。

我们似乎可以很容易地找到Taycan失败的原因。

新能源车型的崛起,尤其是EV车型的崛起,能源形式的转变只是部分因素,甚至是次要因素,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智能形态的蜕变。就像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一样,新能源车型从传统汽车变成了智能汽车,这才是爆发的真正原因。

而Taycan恰恰只是完成了能源方式的转化。围绕着纯电能,它满足了一切,极佳的加速表现、可观的续航里程、当时顶尖的800V高压架构,它甚至保留了保时捷原汁原味的驾驶体验。但它在智能化方面毫无建树,只是个换成了电驱动的传统汽车。

但因此说Taycan是一款失败的产品,似乎并不恰当。

保时捷德国总经理罗伯特·阿德尔(Robert Ader)说:“对我来说,Taycan是全球最出色的电动汽车。”我相信他在说下这番话时没有逞强的意味。这款产品的销量的确低迷,但这未必是保时捷不能接受的。

首先中国市场,百万级以上汽车品牌几乎是全军覆没,不光保时捷卖不动,宾利、法拉利、劳斯莱斯、玛莎拉蒂全卖不动,似乎只有兰博基尼是幸存者,其亚太销量也仅仅微增而已。

至于全球百万级纯电市场,更是到了毫无存在感的地步。Taycan只是下滑,Model S&X在欧洲部分单一国家市场甚至清零,今年4月在整个欧洲市场甚至只卖了不到70台。

Taycan的暴跌,其实是泥沙俱下之中的身不由己。

而在销量之外,Taycan完成了保时捷想要宣告的一切:1、保时捷有转变为清洁能源的担当;2、接下来的清洁能源时代,保时捷有能力奉上依旧出色的产品。

保时捷Taycan的确并不智能,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汽车品牌到了保时捷这个层级,智能与否对购买决策的影响很小。

如果是一款手机,不够智能就一定会被淘汰。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同样如此,无人机、VR设备同样如此。它们本身就是科技设备,智能就是这些产品的评价标准。

如果是一块手表,不够智能则是无所谓的事情。手表可以智能,AppleWatch销量够好,智能手环的销量更好。但那些最昂贵的,那些让人趋之若鹜、魂牵梦绕的手表,它们不需要智能。

AppleWatch与劳力士的腕表之争充分证明了这类市场的特征。

2017年,AppleWatch超越劳力士成为全球销售额最高的腕表品牌。值得玩味之处全在数字上,AppleWatch当年销售额49亿美元,劳力士约47亿美元,具体到数量,前者年销量约1500万,而劳力士呢,那一年的产量不过100万左右。(数据来自市场分析机构Asymco)

每块AppleWatch平均售价330美元,不到劳力士的1/10。

AppleWatch和劳力士都是腕表,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是一样的。AppleWatch是智能腕表,劳力士是传统奢侈腕表,从这个角度,两者实际上千差万别。

科技时代的原生产品——如手机、无人机这类科技产品——对功能与实用性有绝对硬性的要求,才将智能化当做标准。

腕表是科技时代之前就有的产品,并在漫长的产品历史中烟花成了阶级、财富、地位的象征。在这样的商品世界里,别说智能化与否无法构成评价标准,甚至功能和实用性都不那么重要,所以明明电子表更精准方便,更奢华昂贵的却是机械腕表。

我们总认为科技、智能化不容置疑地象征着未来,是“大趋势”。而事实呢,劳力士之所以屹立不倒,恰恰因为无数市场调查均显示其在Z世代、千禧世代群体中同样风靡,加密货币投资者赚钱后的第一笔消费往往就是买一块劳力士。

对于保时捷,真正的问题在于:汽车更接近手机,还是更接近手表?

答案显然是后者。

消费文化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伴随着财富的增加,我们会制造自己的需求,并为之消费。

曾经人们拥有一台洗衣机就已经高兴得不得了,之后人们又想要一台烘干机,到今天,相当数量的人会专门买一台用于清洗内衣裤和袜子的小型洗衣机。

一台电脑可以满足办公、打游戏、刷剧看电影等等多种需求。而人们为了出行中更方便地办公或娱乐,往往同时拥有台式机与笔记本电脑;有人想更爽地刷剧看电影,会单独购买一台大屏幕电视或高清投影仪;有人想更爽地玩游戏,则又要在电视或投影的基础上再购买PS、Swatch或Xbox;为了出行也能无缝畅玩游戏,还要再买一部游戏掌机。

年轻人来到北上广深这样的大都市,最初住学校宿舍或者租住合租房间,洗手间都要几人共用一间。之后收入增加,开始整租,洗手间、WiFi、客厅全部自用了。收入再高,我们开始想要浴缸、卧室里客人不能用的洗手间、单独的衣帽间。收入再高,我们又想要单独的院子、浴缸之外的按摩浴缸乃至桑拿房、大屏电视与高清投影仪之外的独立影音室等等等等……

我们这样的平凡人在买东西的时候总是很挑剔,因为我们需要自己买到手的商品可以满足各种使用场景。

有钱人在买东西的时候往往只需要满足自己的情绪价值,设计是不是漂亮、材质是不是细腻、工艺是不是精妙……因为单一产品只需在单一场景下使用。

伴随财富的增加,人们的欲望越来越膨胀、细分,进而得到实体化满足。我们往往看不到车上的有钱人需要后排娱乐大屏,因为ta们还有用起来更顺手的pad。

我们这样的平凡人买车,两厢车的后备箱更能装东西都是一个卖点;有钱人买车,驾驶保时捷途径一条铺装不佳的道路都可能托底,但这也根本没关系。

随时可能托底都没关系,不智能又算得了什么。

当奢侈品牌进入到某个实用领域的时候,哪怕最终引发尴尬的结果显得理所当然,GUCCI推出的“建议不要穿着下水”的泳衣让我至今难忘。汽车当然拥有奢侈品的属性,保时捷就是财富的象征、就是阶层的象征。

智能化当然会影响百万级以上的汽车市场,或许的确如此。但其引发的效应远不会像在平价市场那么强烈,给保时捷、法拉利、劳斯莱斯们的时间窗口也绝对够长。

这世界上最高的门槛就是跨越阶层,而你我何曾见过哪个被赋予财富象征的品牌被颠覆?

财富与阶层是太多人这辈子最在乎的东西,为了得到那一切,ta们甚至灵魂都愿意放弃,更何况是实用性,更何况是智能。

清洁能源驱动,恰恰相反是非实用性的改变。这种改变首先很可能是强制性的,虽然近两年有推迟乃至停滞的迹象,但转型目前看来仍是全球政府的主流政策方向;这种改变又是品牌形象式的,越是象征财富与阶层的品牌,越有表现社会责任感的迫切意愿,奢侈品牌抛弃真皮制品的口号往往喊得最响亮。

Taycan是一个宣言,它当然是一个宣言,这个宣言的象征意义远超现实意义,所以它的销量不是最重要的,即便过于低迷的销量终究显得狼狈,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抛开中国这个近两年的豪车地狱市场,保时捷2024年以来的销量还算不错。2024年,其北美市场微增1%、欧洲市场(不含德国)增长8%;2025上半年,其北美市场增长10%、新兴市场销量突破3万同样收获10%的增幅。

Taycan只是没能力挽狂澜而已,保时捷也压根没指望它力挽狂澜,保时捷根本就没到需要哪款车型力挽狂澜的地步。

第一时间获取股权投资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中搜索“融中财经”公众号,或者用手机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获得融中财经每日精华内容推送。

融中 热门

您可能也喜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