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之王”苏泊尔正面临明显的经营压力。
近日,苏泊尔(002032)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同比降4.66%。其中第三季度还出现了营收、净利润分别下降2.3%、13.42%的“双降”局面。
苏泊尔长期依赖炊具和厨房电器,新业务拓展慢,近年来陷入“品牌老化”、产品竞争力弱的困境。以及公司面临的业务结构不合理、研发投入匮乏以及内部管理不稳定等问题正在削弱其竞争力。
“炊具第一股”苏泊尔遇到了哪些难题?其未来发展又将如何?值得关注。
增收不增利
苏泊尔成立于1994年,2004年尔登陆深交所,成为“中国炊具行业上市第一股”,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形成覆盖厨房炊具、小家电等四大领域的业务矩阵。
最新的财报显示,苏泊尔正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68.97亿元,同比增长2.33%;净利润为13.66亿元,同比下降4.66%;扣非净利润为13.19亿元,同比下降6.06%。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苏泊尔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处于行业于中游水平。
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4.2亿元,同比下降2.30%;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下降13.42%;;扣非净利润4.12亿元,同比降幅达14.5%。意味着剔除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进一步弱化。
实际上,苏泊尔业绩增长乏力早有迹象。近10年间,公司在2018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峰值后,便开始振荡下滑趋势。其中,在2020年年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出现了负增长,此后归母利润进入个位数增长或负增长周期;营收在2021年出现短暂扭转并高速增长后,次年又下滑至个位数增长阶段,至今未能摆脱增速下滑趋势。
毛利率与净利率方面,财报显示,苏泊尔前三个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处于同比下降状态。对比2024年前三个季度,今年前三个季度苏泊尔毛利率分别下降0.51、1.08和0.70个百分点,净利率分别下降0.17、0.65和1.01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苏泊尔的应收账款出现大幅上升。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已攀升至31.33亿元,该数据在去年末为26.90亿元。在9个月的时间应收账款增幅达到了16.47%.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40.95%,。意味着下游经销商回款能力减弱,苏泊尔或出现应收账款周期拉长与坏账风险上升的情况。
同时,成本与费用的增加也挤压了公司利润。财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销售费用累计支出达17.15亿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上升61.37%,主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减少及部分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导致短期借款显著增加,利息支出相应上升。
现金流方面,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3.19%,大量资金沉淀于低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影响了资金的及时回流与使用效率。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33.54%,期末货币资金余额为17.66亿元,较期初下降28.81%。短期借款较期初增长100%,主要系报告期下属子公司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所致。
业务模式面临考验
苏泊尔的业务模式正面临考验。
苏泊尔业绩增长主要依赖内销业务。国内家电市场已从“普涨式”增量时代进入“增量与存量并存”阶段,消费者需求分化明显,高端市场追求品质与品牌调性,基础品类则极致关注性价比。而苏泊尔传统优势的炊具和基础厨房小家电市场渗透率接近饱和,增长空间收窄,而新兴的环境家居与个人护理电器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渠道信心下滑进一步加剧了困境,
近年来,苏泊尔内销业务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的情况,拖累了公司业绩增长。财报显示,2020年以来,公司内销业务逐年增速分别为-12.71%、10.80%、5.02%、0.88%、-1.21%和3.36%,增速不断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合同负债主要由经销商预付货款构成。财报显示,苏泊尔三季度末合同负债余额仅为5.06亿元,较期初的10.88亿元骤降53.53%。意味着经销商正在主动减少备货、控制库存风险。苏泊尔的内需增长渠道推力被削弱。
外销方面,苏泊尔高度依赖外销业务严重依赖大股东SEB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开展业务。自2006 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苏泊尔借助后者覆盖 150 多个国家的分销网络,海外业务迅速扩张,2007 年后业绩稳健增长,2024 年营收已是合作前的 10 倍。截至目前,SEB 集团持有苏泊尔股份超 83.19%。
数据显示,2020 年以来,苏泊尔外销占全年营收比例长期在30%上下,与SEB集团的关联交易占年销售额28%左右。这种高度关联,使得 SEB集团业务波动会直接影响苏泊尔外销业绩。当SEB 遭遇区域经济波动或调整全球供应链策略,苏泊尔海外业务必然受到波及。
2025 年,SEB 集团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将部分欧洲订单从苏泊尔国内基地转向越南工厂,并推进美国本地产线扩产,导致苏泊尔国内基地订单分流。全球市场需求疲软,SEB集团自身面临业绩压力,压缩代工成本,直接冲击了苏泊尔产品毛利率。
2025年上半年,苏泊尔外销营收达37.16亿元,同比增长7.55%.与2024年21.07%的增速相比,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苏泊尔还存在“重营销、轻研发”投入失衡的现象。财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公司研发支出累计为13.17亿元,而同期花在销售方面的费用则高达64.18亿元,约为研发投入的4.9倍。
2025年前三季度,苏泊尔研发费用小幅增长2.97%达到3.37亿元,但这一规模仍然不到同期销售费用的五分之一。公司表示,为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适当加大了营销资源投入。小家电领域竞争激烈,研发投入不足或在根本上制约了公司转型突破。
管理层动荡
苏泊尔出现的管理层动荡局面,进一步动摇了市场信心。
2025年初,苏泊尔管理层出现重大变动,上任不足四年的总经理张国华提前离任,比原定2026年任期届满提前了一年多,财务总监徐波临时代行总经理职责。不久后,来自控股股东SEB集团的非独立董事Delphine SEGURA VAYLET也因个人原因辞职,这位在SEB集团担任人力资源高级执行副总裁的高管离职。曾引发市场对中外管理团队协同出现裂痕的猜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苏泊尔董事会大手笔分红和股东们套现一直没有中断。2005年以来,泊尔一直采取高额分红策略,仅在2007年未进行分红。以2021年迄今近五年分红为例,2021年,苏泊尔的分红金额达到15.59亿元,分红比例约为80%;2022年,苏泊尔的分红金额达到34.48亿元,大幅增加166.75%;4年,苏泊尔的分红比例也均处于高位,分别达到99.82%和99.74%。
然而,在今年5月底,公司刚完成年度分红,董事苏显泽、副总经理叶继德、财务总监徐波三位高管便迅速减持套现约542.92万元。而且,三名高管在2024年6-7月已进行过一轮减持,累计减持13.21万股。自2011年起,苏氏家族就多次减持股份。
高管在业绩下滑期密集减持,一般被市场视为对公司前景缺乏信心,这也与二级市场股价走势相对应。2025年苏泊尔股价表现低迷。截至10月31日收盘,股价收报47.7元/股,上涨1.47%。
管理层变动与高管减持,或暴露出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并不简单。作为外资控股企业,苏泊尔面临SEB集团战略意志与本土市场需求的平衡难题。SEB集团虽为其提供外销订单和技术支持,但也限制了其自主拓展空间。总经理提前离任与外资董事辞职,或许预示着这种平衡正被打破,而新管理层的战略方向尚未明确,进一步增加了公司转型的不确定性。
目前,苏泊尔在厨房小家电市场仍保持领先地位。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5年上半年苏泊尔在厨房小家电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均位居行业第一,并扩大了与第二名的领先优势。但如何将市场地位转化为持续增长动力,仍是苏泊尔待解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加剧、成本上升、需求转变的多重压力下,如何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发展,是管理层必须面对的课题。曾经的“炊具第一股”已走到关键时刻的十字路口。未来能否迎来业绩“翻盘”,我们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