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报道组 方晓璐)11月22日,开化召开首届产业资本招商大会。财通资本、富浙基金、东方嘉富、浙科投资、赛智伯乐、复星创富等百余家知名投资机构,上市公司、龙头企业以及部分浙江省省属国有企业等创投生态伙伴齐聚钱江源头,共谋发展、共创未来。会议正式发布百亿基金计划暨“2+1+X”基金集群,现场签约基金及产业项目总规模超100亿元。此次大会,既是开化向广大投资者敞开胸怀、汇聚发展合力的诚意之举,也是我们借力资本激活县域经济、塑造创投新质生产力的坚实行动。
开化打造创投生态的进阶之路
自2024年组建产投集团以来,开化将创投工作作为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持续探索专业化与市场化路径,推动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开化始终坚持“精准谋划、开放协同”原则,围绕“618”现代产业体系,创新构建“2+1+X”基金集群:即设立2支母基金(政府产业基金+国企投资基金),1支人才科创基金,X支专项基金涵盖产业链CVC基金、市县合作基金、山海协作基金等。
开化以基金集群为纽带,成功导入多个高成长性项目,通过“直投+基金”模式,投资新安股份、海纳半导体、矽盛电子、材华科技等8个重点企业,落地开化项目总投资额超26亿元。尤其是材华科技项目,一期工程已顺利封顶,即将投产,二期工程已完成规划,招商成果持续扩大,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与投资效益。
此次产业资本招商大会签约的科创产业园、稀土永磁产业园、金紫宇光刻胶感光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将加快推动开化新材料、新能源、低空经济等领域发展,实现了从“不敢投、不会投”到“精准投、高效投”的跨越升级。
创投机构为何选择开化?
作为县域创投生态的“关键变量”,开化与财通证券、浙旅投集团、浙大控股、浙股集团、浙药集团、浙江东方等多家机构达成合作,在新材料、生命健康、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组建多支股权投资基金。浙股集团副总裁王良荣在会上直言:“我们与开化长期战略合作,开化企业标的质优,愿以专业化运作优势持续赋能开化产业集群升级,携手开启价值共创的崭新篇章。”
自2025年1月国办一号文发布以来,开化率先行动,与浙江省属国企开展合作,联合财通资本组建两有通富基金、新安财通基金,打开开化创投合作新局面。在此合作中,开化按照文件精神,明确不做强制返投约束,创新推出超额收益激励机制,敞开大门、开放合作,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投资机构的参与热情。
得益于“无约束”的创新政策,开化从传统县域竞争中实现破局突围,资本“朋友圈”持续扩容。
开化如何打造新质生产力引擎?
锚定打造“长三角创投新势力第一城”县域样板目标,开化提出“三步走”计划:2025年基金总规模超过50亿元;2026年实现“618”全产业覆盖(即6大产业、18类产业赛道),总规模冲刺100亿元;2027年突破150亿元,形成辐射长三角的县域创投高地。
为实现目标,开化着力架设资本与产业的“共赢之桥”。开化县委书记陈利华在大会上表示要全力打造“近悦远来、双向奔赴的‘理想投资地’”,承诺提供“当年签约、落地、开工、投产、上规”的极速服务,让优质企业既能扎根沃土,更能拔节生长。通过规划创投基金小镇聚能,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五链融合”,形成“小而精、强而特”的生态体系。系统构建“以投促引、以引促投”的基金招商体系,与企业风险共担、成果共享,实现“投招协同”的良性循环。
同时,在此次大会上开化正式启动“浙西科创共富联盟”与“浙西金融生态联盟”两大联盟,构建起“资源+资本”的双轮驱动体系。浙西科创共富联盟致力于打通“省级资源—县域载体—产业落地”关键接口,推动省级技术、人才与项目在开化精准落地,实现以科创驱动共富的深度实践。浙西金融生态联盟则汇聚银行、券商、投资机构等多元金融力量,为企业提供从初创到上市的全周期服务,筑牢产业发展的金融后盾。两大联盟协同发力,形成从创新导入到资本支撑的完整闭环,为开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系统保障。


下步,开化将以“百亿基金计划”为引领,全力推动“2+1+X”基金集群建设,紧扣“618”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卡牌动漫、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展开产业投资,重点聚焦有机硅下游材料、林产化学材料、磁性材料等产业赛道招引,打造特色鲜明的开化创投生态。同时,依托链主企业、头部机构、产业资本,加快建设创投基金小镇,推动资本、人才与项目集聚,因地制宜培育开化新质生产力,以资本动能为县域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持续活力。